競爭的壓力越大,我們的動力也就越足,強大的競爭對手會讓我們提高警惕,并時刻準備迎接戰斗。
人生在天地之間,萬物孕化,天覆地翻,萬物為我所用,我們所衣、所食、所用,“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對于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怎能不心存感激呢?
有的人一生遇到的挫折可能很少,但可能僅有一次就把他打倒;可當一個人一生挫折不斷的話,他反而會越發堅強,更好地活下來。
著名經濟學家本杰明ž魯迪亞德曾說過:“沒有誰必須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業,就請在你的心中種下一棵責任的種子,把工作做到盡職盡責,讓責任慢慢發芽、成長,直至它成為你的一種習慣。相信到了那一天,你就可以品嘗到成功的果實。
善始善終是所有想要成功的人都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能善始善終做完工作的人,必然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必定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你是一個上司的話,試問,你會愿意看著這樣的員工從你身邊溜走嗎?
很多時候,人的潛力就是在這樣的三心兩意中被埋沒了。而一個負責任的人對待工作,他會聚精會神、全力以赴,甚至有時候會廢寢忘食。正是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他的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當自己的潛力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時,他會更加如癡如醉地沉浸在工作中,最終會圓滿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人人渴望成就一番事業,可是大事業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在小事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才能做到;當做大事的機會降臨時,就能夠胸有成竹地將其承擔下來,并且信心滿滿地做到最好。
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敏曾說過:“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最好就是不平凡。”
所有的老板都更愿意信任那些有責任感的人,哪怕他們的能力并不是很出色。因為在老板看來,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而責任心則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培養出來的,甚至有的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有責任心,所以,不管你的能力是強是弱,一定要學會負責,它是人品的證明。能夠主動負責的人,無論做到哪里都會得到別人的信賴和敬重,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有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你想獲得加薪和升遷的機會,你就得有一顆責任心,就要永遠保持主動做事的精神,哪怕你面對的是多么無聊或毫無挑戰性的工作。”
逃避責任的人,看似省卻一時之力,卻拒絕了成長,更遠離了成功;而擔負責任的人,不僅有力地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質、有能力,更是一步步走在通向成功的階梯上,向著成功前進。
一位哲學家說過:“不論你手邊有任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地去做。這樣,你每天都會取得一定的進步,你的潛力才能得到釋放。”
一個人不能忠誠于自己原來的企業,人們很難相信他會忠誠于別的企業。
如果一個員工背叛了自己的企業,他將背負著一輩子都擦拭不去的污點,怎會有人愿意用這樣的人呢?可以說,背叛忠誠的代價等于是給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摸黑。
比爾ž蓋茨曾這樣說過:“這個社會并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相對而言,員工的忠誠對于企業來說更重要,因為智慧和能力并不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對企業來說,忠誠比智慧更有價值。”
那些世界頂級公司里的員工是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他們從不會把工作當成是一個應付的差事,對工作也完全沒有敷衍了事的心態。這是這樣的心態,使得那些員工往往對自己的事業有一種使命感。所以他們工作起來會完全忘了上班下班,根本沒有心思和時間是看表是否到了下班時間。
一個經常跳槽的員工缺乏對企業最起碼的忠誠。這樣的人無論能力有多高、經驗多豐富,都不會為企業帶來太多的價值,同樣,他也難以在企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公司是絕不會給這樣的人機會的。
一個真正想有所成就的人,是無論如何不會在工作中找任何借口的。因為,你在工作中“打折”,就是讓你的人生“打折”;你讓工作“貶值”,你的人生就必然會大打折扣。
不要老想著找借口,工作沒有借口,人生更沒有借口。如果你不想拿自己的人生開玩笑的話,那就在工作中勇敢地承擔起屬于你的責任。
我們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要有敢于嘗試、不怕失敗、不怕“丟人”的闖勁,只要是領導交給的任務,我們就要勇敢地承擔下來,不要說“我不敢、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會”等沒有信心的話。不試一試,怎么知道自己就真的不行呢?機會稍縱即逝,如果讓它跑掉了,它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富有責任感的員工,絕不會為自己找任何推脫的借口,他們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公司解決問題。
一個人要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才能獲得精彩的人生,一句話:工作態度永遠是第一位的。
未來學家佛里曼曾寫過一本名為《世界是平的》的書,在書中,他作出了這樣的預言:“21世紀的核心競爭力是態度。”這是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比黃金還要珍貴的最稀缺的資源,它是個人決勝于未來最為根本的心理資本,是縱橫職場最核心的競爭力。
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像日本前郵政大臣野田圣子一樣: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
如果你想成為最優秀的員工,就不要等到老板讓你做什么你才做什么。主動工作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凡事主動去做,會讓老板覺得你是個有責任心、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海爾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看事情小,想要做好是很難的。
不要追問那些白手起家的商界精英、政界領袖為什么能夠成功,在他們光鮮的背后,有著我們根本看不見的超出常人的付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
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越大,證明他的價值就越大,所以,你應該為自己所承擔的一切感到自豪。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說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對了,做對了不等于做好了,今天做好了不等于永遠做好了。”是的,對于每一個員工來說,只有“做好”才算“做了”,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價值。
迪士尼公司用一句著名的標語:不管你現在處在哪一個崗位上,把你該做的事做好是一個員工負責的表現。
我們著名企業家張瑞敏曾經說過:“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完美。”
“做了”與“做好”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前者只是走過場、糊弄人,后者卻意味著對組織的目標負責、對工作的名字負責。對于一個負責人的人來說,“做好”才是“做了”。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僅僅是因為差那么一點兒,就是我們工作中的很多努力化為烏有,很多工作就是因為“差不多”才前功盡棄的。
戴爾ž卡耐基曾經說過:“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自動自發的員工不會墨守成規,他們不會像機器人一樣吩咐他們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自覺發揮主動性,積極、有效地執行任務,就出色地完成。
想到就要做到,行動最有說明力。在這個世界上,有90%的人因為拖延懶惰而一事無成的。對于有些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于有些人來說,時間就是廢品。100次胡思亂想抵不上一次立即行動。
富蘭克林說:“把握今日等于擁有兩倍的明日。”不要再拖延了,不要再為自己找借口了,從現在就動手做吧,因為拖延就是不負責任,拖延會毀掉你的前程。
卡耐基認為:“如果你只是一顆毫不起眼的小沙粒,就不要抱怨自己得不到別人的注意,因為你沒有被注意的價值。要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要想在公司立足,你就要用行動為自己爭取傲人的業績。”只有這樣,你的價值才會被別人看到,你才能成為公司中一顆最閃亮的珍珠。
人難免有疏忽的時候,沒有誰能做到盡善盡美,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對待已經出現的問題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于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的人能夠做到責任止于我,而不是不斷地推諉和找借口。其實越多的推諉和借口,越能夠證明一個人責任感的匱乏,一個人缺少承擔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前美國國務卿科林ž盧瑟ž鮑威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一切工作都是光榮的,只要永遠盡職盡責地去做每一件小事,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多加1盎司”,是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訣,就是這小小的1盎司的積累和沉淀,讓你能夠變得與別人不同。
最后的“多1盎司”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如果你能一直堅持“每天多做一點”,那么,它不但能夠展現你勤奮的美德,而且能發展成為一種超凡的技巧和能力,能夠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關于感恩與奉獻的征文2】
用責任撐起一片藍天,發生在我的身邊;用真愛滋潤一片荒漠,內心猶如噴發的火山 。這就是我觀看完《感動沈局十大道德模范頒獎典禮》的最直接感受。觀看過程中,那一幕幕令人難忘的片段和一件件感人的事跡,模糊了我的雙眼。每一個道德模范的事跡都讓我們心潮澎湃,他們在平凡中見證輝煌,在困難中選擇堅強。獲獎者,來自不同的崗位,有著不同的身份,卻詮釋著同一個主題:人間有愛。我看過中央電視臺的《感動中國》,說實在的內心很不平靜,畢竟離我們很遠,可是現在面對你熟悉的一切,你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窒息,太熟悉了……那個百問不倒的女問詢員劉曉云,在旅客危急時刻,及時的將病患送往醫院并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的馬曉峰;那個8年磨一劍,為孤寡老人捐款的劉政權;那個每天干著最臟最累的沈北集便檢修工蔣明鐵等等,他們的事跡像一團火一樣感染著每一個人。每一名知情者都會被他們所感動,為了他們的執著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
他們的事跡和崇高精神是那么的真實感人,深入人心。是他們,一次次觸動我的靈魂;是他們,時刻激勵我奮進。是他們,詮釋著人間的真愛,是他們,書寫著責任的信念。雖然他們有不同的崗位,雖然他們事跡各有不同,但他們傳遞給人的情感感是相同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一個人責任的重要,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解讀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帶給我們無以倫比的靈魂撞擊。
“愛到濃時,相濡以沫;情到深時,蕩氣回腸;她以柔弱的雙手,攙起癱瘓的兒子,扶起臥床的丈夫,不離不棄,相伴相依;她就是好母親的典范,好妻子的楷模。”她就是當代女杰的代表-----洪戰輝。一個女人在兒子癱瘓,丈夫臥床的時候,沒有選擇離開,經歷了她本不想經歷的人生磨難,在困難面前,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坦然面對,我們為她的事跡感動,但為她的精神所折服。不拋棄,不放棄,人間自會有奇跡,讓我們為這個家庭祈禱。
2012年近30年最寒冷的冬天來臨,西部鐵路遭受29場暴風雨的侵襲,極寒和風雪再一次向西部鐵路人發起挑戰,賀斯格烏拉線路工劉景文半夜里帶領2名職工一刻不停除雪2個多小時,確保了列車平穩暢通。我們作為西部鐵路最邊陲的車間,每一名職員都曾經歷過那個場面,災難面前,我們的干部職工擰成了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體現了豪邁,見證了擔當,默默發揚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傳遞著無私奉獻的正能量。錫林郭勒大草原上,西部鐵路的建設者用汗水,信心和信念,體現著一代鐵路人的價值,追求和夢想,通霍精神,傳承,凝聚和影響著今天的鐵路人。
每當想起這一刻,有多少鐵路人都會落淚,為他們平凡而偉大的故事而感動。此情此景,作為一個工務人在漫天飛雪的冬季除雪,我深有體會,何況是在皚皚白雪的西部鐵路。我想,這一刻,有很多人會心潮澎湃,有很多人會熱血沸騰
《感動沈局》這只是一次鐵路職工內部評選,可是卻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寫照,是發生在我們自己身邊的故事。雖然,這只是幾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物,但卻看到了鐵路系統的錚錚鐵骨。他們走在人群中,你我都無法將他們認出,但是回到工作崗位上卻是明星,卻是行家里手,可以獨當一面。
我們需要這樣的感動,來筑牢我們心中的那份責任和使命,來激勵我們心中的那份熱情。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物,來引領我們心靈走向新的輝煌。
2016年的新春,我們感受到了春潮涌動,我們體會了責任與風險。我們在感動中邁開奮進的雙腳,我們在興奮中揮舞著前進的雙拳。 回想這些名字,為我們樹立了楷模和榜樣。銘記這些面孔,為我們喚醒了內心的激情,觸動了我們最柔軟的心田。把最真摯的情感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