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大地的振動。它發源于地下某一點。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于防震減災科普展觀后感,歡迎大家參考!
【關于防震減災科普展觀后感1】
去了紹興科技館以后,我再次想起了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樹大地震時的悲慘景象。我很好奇---地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傷害,使得房屋變成一片廢墟?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我去解開謎題。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答案。原來,地震時由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從而產生一股作用于貯存器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會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產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強烈振動,這種振動就是地震。
地震分為三種: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構造地震是發生次數最多,破壞力最強,汶川地震就是屬于這種地震
切記,在發生地震時,請就地選擇開闊的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反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筑如:樓房、水塔、煙囪等。避開高聳支撐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吊車等。
這次“防震減災”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收獲了不少知識,在生活中我可以好好利用它們。
【關于防震減災科普展觀后感2】
在觀看科技館防震減災的科普展覽時我的眼前又出現了5.12汶川大地震和4.14玉樹大地震的慘烈情景。那么多無辜的生命在瞬間就消逝了,那么多毫無防備的生靈在傾刻間消亡了,那么多的樓房成了廢墟瓦礫……中國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無助的孤兒,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殘疾人……地震真的好可怕!
但看了科普展之后讓我首先了解了地震,它是由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從而產生一股作用于貯存器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國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強烈振動。這種振動就是地震。
接著這個展覽還告訴我們地震雖然來的很突然但可以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預防,如:1、地震云2、地聲3、生物異常4、地下水異常5、電磁異常等等。前兩種可能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但象生物異常我們通過這個順口溜就能分辨出來: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還有發現地下水異常的順口溜: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最后通過這個科普展我還掌握了一些地震來時的避險方法和自救互救方法。避險方法如在樓房里則要迅速遠離外墻及門窗,選擇廚房、浴室等開間小、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跳樓,也不能使用電梯。自救互救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被埋壓人員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氣,消除恐懼心理,能自我離開險境者,應盡快想法脫離險境。不能自我脫險時,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清除壓在自己身上的物體,特別是腹部以上的壓物,等待救援。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暢,防止煙塵嗆入窒息。
總之這個防震減災的科普展讓我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更多象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都能被我們有效地預防,象汶川玉樹震后這樣的慘象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