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流浪狗》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父親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借鑒!
【2016金牌流浪狗觀后感1】
一開始,我看這名字以為寫的是一只狗的故事。看了一會兒,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個十四歲少年與一只流浪狗結緣的故事。主人公叫魯飛,今年讀初二,他生活在一個家境清苦,缺少母愛的家庭。因為母親在他四歲時就去世了。所以,他很缺少母愛,這也造成了他在生活中、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學習上不思進取,生活中不積極向上。成為一個同學嘲笑,老師嫌棄的人。當然,這也與他父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他父親從不會對他多說一個字,總是斬釘截鐵:“打。”他父親在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只會打他,不會細心地去教育他。后來,他撿到了一只狗狗,這也是改變他人生的緣分,他喜歡這只狗,他也結識了謝老師,謝老師教他玩飛盤狗。過了幾個星期,魯飛帶著狗狗東樂參加了全市的飛盤狗比賽,獲得了全市二等獎。魯飛非常高興,又重新拾起了自信!后來他父親知道后大發雷霆,不許他再玩飛盤狗,就這樣魯飛又過回以前的日子了。直至最后,魯飛的爸爸漸漸明白:教育孩子不是用武力就能教育好的。魯飛和小狗東東參加了全國飛盤狗比賽,魯飛爸爸也悄悄地來到比賽現場為他吶喊、助威:“加油”!這樣,使魯飛也有了自信,開心地進行了比賽。雖然魯飛在比賽中沒有獲得任何獎,但他已經明白了:夢想是偉大的,只要有堅持下去才會成功,這個過程中往往有許多挫折需要我們一一沖破,最終走向終點。
【2016金牌流浪狗觀后感2】
魯飛整天渾渾噩噩不好好念書,所以受到同學的嘲笑、老師的警告還有父親的責備。而這些恰好形成惡性循環:學習不好招來父親的責罵、責罵讓魯飛更加厭惡學習、厭學成績當然提不上去、成績不好又要再度挨罵!其實這種現象正是當下許多學生與家長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問題,試想十幾歲的孩子,不僅要承受學習上的壓力、還有來自老師家長等多方面的壓力,如果始終都不得肯定,那他們怎么還有學習的勁頭呢?
流浪狗東東的出現,給了魯飛前所未有的樂趣和改變。他將東東偷偷地養起來,并在班主任朋友謝耀的指導下開始練習飛盤狗。他瞬間滿血復活了,對學習和生活都充滿了信心和全新的看法,不僅贏得了本市飛盤狗比賽的名次,在班級的名次也大幅上升。練習飛盤狗對于魯飛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開啟了他生活的新起點,但遭到了父親的阻止,他不能允許學習中的“開小差”,即使拿了獎,對于學業也是完全沒有幫助的。
這和現實生活中的家長又是如出一轍,除了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它對于考試和上大學是無益的,浪費時間在那上面做什么?很多家長都把學業看的比學生自身還重,只一味讓孩子學習,不懂得其他任何技能或特長,甚至生活根本不能自理。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有些偏激,雖說是社會環境所致,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長和出路,孩子的想法和特長也是不容忽視的,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要過。
當然,影片最終以大團圓結局,父親親自觀看了魯飛參加的全國飛盤狗比賽并為他喝彩;魯飛雖然沒有獲得名次,但是卻積累了一段非常可貴的經歷和美好的回憶,并且真正地長大了。當然,除了東東,一直在身邊默默支持他、對他不離不棄的謝耀、班主任以及同學們,都是魯飛成長的強大后盾。這種師生情和同學愛都是學生時代最彌足珍貴的東西,可遇而不可求,一定要好好建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