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之靈》是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自編自演的女子獨舞。一只孔雀,在高視闊步。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旋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6楊麗萍《雀之靈》觀后感,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6楊麗萍《雀之靈》觀后感1】
那分明是人!
只見舞蹈家楊麗萍在臺上舞蹈,她忽而輕柔地抬手,將手臂化作孔雀修長的脖頸;她忽而揚起蓬松的長裙擺,將長裙化作孔雀怒開的尾羽;她忽而在金色的燈光下仰頭旋舞,將自己化作一只接受陽光洗禮的孔雀——
那分明就是孔雀!
只見一只白羽的孔雀在臺上嬉戲,她有時俯下身來,把雙翼舞作波浪狀;她有時高傲地直起身、仰起頭,亮開尾羽,似乎即將擺脫大地的束縛,一飛沖天;她有時嗔視天空,在陽光下成了一只金鳳凰,欲叫卻又未鳴——
那分明是人之魂與雀之靈的交織!
我這個外行分不清那是演員與角色,我想楊麗萍也許也分不清當時的自己。她已將自己的靈魂與雀的靈魂融于一體,不可分割,才舞出了這近乎傳奇的靈魂之舞!
忘記周圍、忘記自己,才能將一門專業修行至佳吧。
【2016楊麗萍《雀之靈》觀后感2】
今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無疑是最驚艷的一位表演者。由她和搭檔王迪合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戀》清新脫俗,特別在春晚三十年回顧中在幾首熟悉的旋律之后,一下子吊起了觀眾的胃口,在美輪美奐的背景中,兩只孔雀翩翩起舞,不僅讓熟悉楊麗萍的人想到了《雀之靈》,想到了《兩棵樹》,不由得在懷想中被再次征服,感受到既有《雀之靈》的纖巧,又有了《兩棵樹》一樣纏綿悱惻的溫度,真是美得令人窒息,美的一塌糊涂。
于是莫名地引起我的關注,對比中驀然發現,這不再是單純的民族舞,更多的舉手投足融入了現代舞的元素,更多了一種激情,一種溫度,聲光電音樂仿若層層揭開的迷霧,尤其是在最后一個動作與大屏幕相得益彰的落幕,讓人不得不佩服,驚嘆如此的天衣合縫,有一種酣暢淋漓,又戛然而止,意猶未盡的感悟。
驚嘆這就是藝術,無論你自己是否會跳舞,但細膩的程度,那扣人心弦的情感體悟,人性化,時尚化,一舉手,一投足,都讓我們的視野如此豐富,不得不屏息頓足,藝術的美就這樣噴薄而出。
你無法否認這支舞很民族,同時又有很國際化的元素,舞蹈的人有天賦,有情感,還有學問,是一種追求卓越,盡善盡美的演出,“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那華麗帶有粗野的色彩中,那似假非假的孔雀羽毛舞動中,精神升華了,靈魂顫栗了,心也徹底的凌亂了!分不清她那是在舞蹈,還是一只神鳥降臨到了凡間。只覺著,不論時而幽雅地蟄伏,時而指尖纖巧的傾訴……撞擊著泊在我心底多年的門戶,如同醍醐灌頂般靈魂被罩住,只能任眼光一起起舞,觸摸著詩意的真善美的在仙境中彌散而出……
可我們不能忽略,如今五十四歲的她從1986年的《雀之靈》到今年的《雀之戀》,又經歷著怎樣的輾轉,要繼承還要發展,要顛覆還要繼續驚艷,她窮盡著怎樣的艱難,一招一式似乎化在骨子里的似曾相識,似乎又是恍若初見,處處彰顯出一抹新鮮,無以言表的愛戀,是有情感的,是一種臻于化境的召喚。
而她在訪談中卻很坦白地直言,這只是她最近創編的大型舞劇《孔雀》中的片段,對于春晚的表演,只達到她60%的滿意度,又讓我們情何以堪,如何想見極致又將會如何呈現。
難怪有人說,她是為孔雀舞而生,所有的心血都化在舞蹈里面,她的生命將因為舞動奇跡而絢爛。
從《雀之靈》到《雀之戀》,的確在給我們視覺的震撼的同時,也在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心若在,夢就在,相信努力,相信超越和改變,美的火焰就會在剎那間燦爛,成為一種綿綿不斷的精神召喚,鼓舞我們超越自我,超越從前,才能享受每一次人生中的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