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我同行,學習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寫作水平在日復一日的提升。下面小編整理了2016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范文1】
憶往昔學習歲月,經典作品一路伴我們走過。因為你,這一路才歌聲洋溢;因為你,這一路才微笑甜蜜;因為你,這一路才鮮花爛漫,因為你,這一路走來才倍感溫馨,不再孤獨寂寞。我喜歡讀文學作品,但我更熱衷于文學中的經典。
魯迅先生的散文令人驚嘆,斯威夫特的小說令人蕩氣回腸,“詩仙”李白的詩浪漫非凡,“詩圣”杜甫的詩,讓人悲喜交加……那么多的經典,而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戰火連日不休,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三個君主都想統一天下。劉備他的軍隊被稱為仁義之師。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諸葛亮為其的真誠所感動,后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為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傳為千古佳話。想當年周瑜使美人計,將其妹子許配給劉備想將劉備留下,讓他回不了荊州。緊急時刻,劉備打開諸葛亮贈他的錦囊并依計行事,周瑜的妹妹很明事理,知道后愿和劉備一同離開。周瑜得知后氣急敗壞地派人去追擊,誰料最后卻變成了:周公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談。
孫劉聯軍攻打曹操,周瑜為主帥,諸葛亮為副帥。周瑜為報仇,下令讓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枝箭,并且暗中讓其他人不得相助。后來,諸葛亮用裝滿稻草人的船只佯攻曹操,曹操因當時天氣上霧不辨真假,急命弓弩手放箭,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造出”了十萬支箭,且遠遠超出了周瑜所給的數字。這便是《三國》中有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諸葛亮三氣周瑜,使周瑜三次吐血,最終氣絕身亡,死前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嘆。
手下的張飛、關羽、趙云幾員大將個個驍勇善戰,當年曹操盡管對關羽不薄,但他還是過五關斬六將,到了劉備的身邊,趙子龍當日長坂坡救阿斗一人力敵千軍,但也差點喪了命,劉備知道后險些殺了幼小的兒子。
精彩紛呈的三國故事塑造了一個個叫人過目難忘的人物形象,曹操被稱為“奸絕”,而諸葛亮則被稱作“智絕”。這“奸”和“智”可謂評論此二人的點精妙筆。《三國》還給后人 留下了許多歇后語,如: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當然小說給我們留下的遠遠不止是這些,有人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從這點看出讀這部作品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對于這部小說,最后我不得不說諸葛亮死得有點不值,后主劉禪沒有一句關心他的話,只是急于問他死后的政事怎么辦,讀者的心瞬間涼了大半。劉禪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最后竟落個“樂不思蜀”。
三國早已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但它留給我的卻是一段永不磨滅的三國情。
書香伴我學習,經典與我同行。
【2016閱讀與經典同行征文范文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理解有限,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在論語里,《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我最喜歡的一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它的意思是:“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4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論語》中還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做錯路,但隨時會有人提醒你,那就是經典文學,因為它匯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使民族智慧的結晶。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誦讀經典,自幼開始文明熏陶,提高文化水平,明白做人道理。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就像我們身邊的老師。讓我們繼續誦讀吧!讓他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