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是傳承民族精神的紐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愛國影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愛國影片觀后感1】
4月3日,我觀看了電影《新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于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后,敵人就往里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中國人并不比別人笨,為什么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2016愛國影片觀后感2】
清明節時,我看了一部戰爭片《新地道戰》。影片反應的是戰爭年代,有個叫王家村的地方,那里的村民一直過著平靜安和的生活,麥包和他的伙伴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敵人闖入了村莊,家園淪陷,一場保衛家園與和平的戰爭就開始了。
影片中,王家村的村民手無寸鐵,沒有槍支彈藥,但卻非常聰明的用“地道”這種古老的戰斗方式,處處打擊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看到敵人進村欺負百姓時,我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加入隊伍跟敵人拼了。看到敵人被地道戲弄得暈頭轉向時,我又樂得
哈哈大笑。還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多呀!
影片中麥包和他的小伙伴們就是我們這個年齡,正是天真無邪的快樂無憂時候。可他們卻不得不投入到殘酷的戰爭中去。和麥包比起來,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呀。你說,我
們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影片還告訴我們團結力量大,團結可以改變世界。
讓我們團結起來吧!
【2016愛國影片觀后感3】
《背起爸爸上學》講述的是甘肅某偏遠、貧窮、落后的小山村里一個叫石娃的孩子歷盡坎坷考上師范的故事。
石娃讀書的機會是用勺子轉來的,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退學操持家務,石娃懷著對父親對姐姐感恩的心讀完小學中學,石娃在中風的父親和自己的師范學業之間選擇了一個周全的辦法,那就是背著父親去上學,背著父親毅然走出了生他養他的家鄉——馬蓮河.他面對困難時自強自立,敢于拼搏的精神,還有那堅不可摧的意志,都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在今后的生活上和學習上,只要勇敢面對,敢于承擔,就沒有走不出的困境。
困難與挫折,人人都會遇到。只要堅定信念,奮斗不息,我們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