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它作為我國流傳廣泛的傳統節日有著極不尋常的特殊意義。清明節回家掃墓祭祖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思念家鄉、懷念親人、寄托對先輩、先烈的不盡哀思和緬懷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世代相傳的重大日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清明節征文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清明節征文800字1】
裙裾繽紛的季節,會想起我的遠房堂姐,紅裙。記憶中,我家和堂叔家家境大不相同。堂叔頭腦靈活,會面食手藝,還常去漁場販來魚蝦到市場上賣,貼補生活。我的父親,老實木訥,只知道土里刨食,所掙的僅夠我們吃食。
堂叔家搬進鎮子中心一上二的樓房時,我家依然在村子里住著。紅裙的年齡和我相差有十歲,但是我們感情很好。我上學必經她家,她只要看到我,一定出來叫:“小霞,小霞,中午來吃飯呀!”我朝她點點頭,一路小跑著去上學。
紅裙不念書了,她學了理發的手藝,樓房的下面一層剛好是鋪面,我常常看到里面很多人,想必生意很好。逢著雨天,紅裙一定站在門口守著我,看到我一把拽進屋里來。我來的時候,堂叔和堂嬸都吃過飯上樓休息了,紅裙一個人招待我,從鍋里給我盛滿滿一碗白米飯,紅燒肉也裝上一盤,讓我放開吃。
吃過飯,她就把我按在專用的理發轉椅上,給我剪個清爽的短發。紅裙說:“頭發長了,姐再給你剪!”
紅裙不光名字好聽,長得也好看。她的皮膚像瓷一樣潔白光亮,劉海鉗成彎彎狀,身上一襲湖水綠的連衣裙,裙擺上鑲了白色的荷葉邊,我想不出還有誰比她好看。看我一直盯著看她的裙子,紅裙低頭問我:“姐姐有一件穿小的裙,你試試看能不能穿上?”我搖搖頭,她不管不顧地拿出那裙子。我眼睛亮了一下,這件裙看上去依然嶄新,綢緞般亮滑的布,白色打底,上面撒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圓點子,鮮艷活潑。從沒有穿過裙子的我,滿心中意,但依然忸怩著不肯試穿。在紅裙的堅持下,我到底穿上了,這就有了平生第一件裙。自此,紅裙姐陸陸續續送我不少裙子,因為她,我青春時候愛美的心才沒有那么荒涼。
后來,我去遠方念書,與紅裙姐斷了聯系。放假回來的時候,經過紅裙家,發現店鋪關了門。到家,詢問母親,得知紅裙出嫁搬走了。再見到紅裙姐的時候,她自顧自睡在那里,第一次沒有站起來叫我,也永遠不能再叫我的名字。聽說她脊柱生了病,站不起來了,短短的一段日子后,竟已天人永隔。
我看到紅裙姐四歲的小女兒,那酷似姐姐的面容,讓我淚眼蒙眬。命運如同狂風驟雨般無情地摧毀了一朵花,不過相信花謝花又開,用不了多少年,丫頭也會長成姐姐的模樣,熱情善良,美麗如伊!
【2016清明節征文800字2】
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彪S著清明時節逼近,不禁暗生怯意。孤墳凄凄,野草立立,人間天上,雨紛飛,花落地,悲涼更勝從前。讓我想起了祖宗的亡靈。思念的淚,感恩的淚,哭泣的淚都融合在了一起。
人們常說,故人已有自己的世界,他們已與今世的我們作了徹底了斷。生者哀思,亡靈凄凄,莫非一寸思念的境地都不能保全,莫非一點點眷念都不能再繼續?歲月流失,光陰荏苒,人間天上又何其悲凄?忽地迷茫重重,生為誰?為何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是不情愿,還是舍不下前世的糾纏?去竟為誰?來去無牽掛,復幾度迷離與彷徨。
哀哀清明,恨恨離歌,頻頻回首,恍如隔世?v未有深遂的目深遂的目光,亦沒有澄凈的心境,一番離愁,竟換了人間,冥冥中滋生一種物是人非的幻覺,緊緊纏繞,相伴相隨。
清明,思念似雪漫天飛舞;清明,思念如淚如雨揮灑。花冢落落,短松岡再添新墳。無意,喚醒的心靈,無意,惹來滿心的傷悲。徒步還唱“清明時節雨紛飛,路上行人欲斷魂”,竟教路旁桃花黯然失色,清明節若不是在草長鶯飛的春天,若是在大雁離別、落葉飄飛的秋天,恐怕會徒增更多的傷感吧。至少,春天的綠草和鮮花能傾訴思念的情懷。
試著告訴自親朋不要在意清明節,極力抒解一股因清明來臨而驟生的愁緒。淡然相對生生別離,從容與共死之訣絕,然而,卻是愈逃避愈無法解脫。人一世只有一次生命,想籍著生來表達更為堅強的信念,想以亡來陳述更為坦然的豁達。終在“人非草木,敦能無情”的寬容里一次次釋懷又一次次地束縛自己,終究在面對歸處時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幾份生怯。
清明節的情結緣于無法釋懷的離別,人間天上從此永不再見的決裂。區別僅是一個在地下長眠,一個在人間徘徊,但最后的歸宿仍只是一捧黃土,逃不過灰飛煙滅的夙命。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情也許莫過于此吧。一聲喟嘆,泄露了心底的傷。正如紅樓夢的歌曲,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清明時節情幾許,天上人間永相隨。但愿,天上人間一年三月里的春天,花團錦簇,沒有離別時的哀愁,也沒有追憶時的惆悵,有的是豁達,從容,溫暖和幸福。
自古以來,人們發現每逢清明,總有雨水相伴。故諺語有云: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雨。雖然這種自然現象隨著世事的變遷,人心的浮動,人類活動對自然天象日益嚴重的影響,已經使其有所變化。正如有人所言,是否有雨,要受大氣環流的影響。如近年來的清明節,某些地方就有未降雨的時候。但在許多地方,人們依然可以見到清明降雨的天氣。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會烏云密布,隨即陰雨連綿,午后天氣卻急轉直下,艷陽高照,讓人倍感清明雨水的特點。對于清明時降雨,網絡上如是解釋:清明正值夏季風發展,西北季風后退的時候。從海洋上過來的濕熱的暖氣團和勢力逐漸減弱但仍然比較強的冷氣團相遇,暖氣團中的大量水汽遇冷氣團產生凝結,于是發生大量降水;清明時節江南遇雨的幾率很大,清明節前后,東南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交匯,往往形成降雨。而且由于這個季節冷暖空氣在江南上空交鋒頻繁,因此常出現綿綿細雨。所以清明時節的降水多是鋒面雨。鋒面在清明季節通常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的南部地區。而民間對于清明降雨的解釋則更為直接了當:鬼不走干路。
我們相信一切客觀存在必然有其內在的根源。人們永遠都在其自身力所能及的知識體系和認知層面上對其做出盡可能詳盡、合理的解釋,人們也在不斷探索,使其理論不斷完善,終歸使其闡述科學合理。這也是正確的做法,我們只需要接受自己能夠接受的解釋就足夠了。當然人也可以就此自然現象按照自己的理解不妨進行觀想,也許更有趣味和意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我們就從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著名的絕句進行觀想。清明時節正值人們祭祀故人的時候,無量無邊,生生世世因為迷惑顛倒,種種造作而墮入六道的群靈,終于可以在這個時候暫時脫離惡道種種酷刑的折磨,來接受家親眷屬的供養。
在世的家親眷屬清明時至誠的孝敬,修善、超度、救拔、誦經,持咒、念佛、回向,是善行的集中釋放。這種善的力量匯聚在一起也非常巨大,也是感天動地普降甘霖的緣起。天人感應,同時調動了世出世間真誠、慈悲、清凈、平等的力量,虛空法界有如此龐大的感應在起作用,清明時節出現雨紛紛的景象也就很自然了。這樣難得的機緣,哪個惡道眾生會輕易放過?只怕是個個爭先恐后出來接受供養和超度了。于是無處不是群靈們行進的隊伍。人道中的眾生雖然沒有得見其身影的神通,當然沒有工夫的人也不適宜看見他們,但卻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因為人的神識有知。不同心境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程度的感應。加之在這樣的時候,追念故人,必然會聯想到他們在世時的種種情景,不由得使人聯系到自己,感慨人生的短促和世事的無常。不禁悲從中來,憂從此生。如何排遣個中的情緒,古人習慣于選擇借酒來抒發身心的煩憂。
佛在法華經譬喻品中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逼鋵嵢松噙@個客觀存在人們時常都能體會到,只不過是許多人對世事的認知層次有別,習慣于被動承受,以為無法改變,也就不去努力。苦難的三界眾生也不是人人都已經善根因緣成熟,愿意接受圣賢慈悲的教誨,從根本上去改變命運。所以輪回之苦也就永遠沒有窮盡。甚至因為愚昧而大肆造作,其苦就只有不斷加重,墮落就日益加深,果報也就苦不堪言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法雨普降似灌頂。了脫生死何處覓,求生凈土最殊勝。大地如畫,歲月如歌。厲我心志,化我抑郁。早年足印化作詩行,昭示著我回歸之途。
有一種愛,從來不奢望回報!有一種愛,至真至誠!有一種愛,血濃于水!
心靈瞬間仿佛成了一根繃緊的弦,刷刷的流淌著,急速自轉,作響了無數根陽光光線想表達的真諦感謝清明!感謝這份美麗的懷思,讓我學會了反省生活的每一個片斷,學會了珍惜每一個行為里面含蓄著的愛 清明時節祭奠親人!“清明時節想故人,祭奠懷念了心愿”! 清明節中國人自己的感恩節!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
2.
8.清明節散文摘選
9.2017年清明節散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