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800字1】
最近上映的IMAX 3D 動畫《瘋狂動物城》真的有點瘋狂,作為迪士尼第55部動畫長片,它不僅在豆瓣上刷出了9.4的高分,更以近3億元票房打破了由《冰雪奇緣》保持的迪士尼首周票房紀錄。比起枯燥的票房數字,它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俯拾即是的笑點以及深刻雋永的寓意,更令其成為微信朋友圈贊聲一片的佳片。
這可以說是一部要啥有啥的動畫片,有網友評論說,“無論你是為了陪伴孩子,還是單純放松娛樂,甚至是想要反思現代社會,《瘋狂動物城》都是這個春天最好的選擇。”
和以往迪士尼的作品相比,《瘋狂動物城》的故事并沒有特別出新。從小地方來的草根兔子朱迪努力想融入大城市“動物烏托邦”的生活,但夢想受挫,身為警官卻因為受到“種族歧視”而遭遇職場天花板,最終她憑著不氣餒、不妥協和堅持夢想的精神打擊了犯罪分子,維護了烏托邦的和諧。
影片的喜感很大一部分來自角色設定的“反差”。比如黑幫老大“大先生”竟然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鼩鼱,給他充當保鏢的反而是高大的北極熊。更有趣的是,“大先生”不僅著裝、做派都像極了經典黑幫電影《教父》里的馬龍·白蘭度,就連意大利口音的英語和見面的吻手禮都與《教父》如出一轍;再如兩位主角兔子朱迪和狐貍尼克在自然界本是一對天敵,但在動物城卻成了冒險拍檔……影片主創刻意用這樣的反差來制造萌點和笑點。
但笑點背后,可以看出影片的深刻用心,美國政治家的嘴臉、族群矛盾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元素或明或暗地充斥在融合了犯罪、懸疑、動作、幽默等元素的故事當中。甚至有網友認為,影片的創意甚至受到了喬治·奧威爾《動物農莊》的啟示。
這種高明的編故事方式,20年前在迪士尼的《花木蘭》中我們領教過,10年前在《功夫熊貓》出現時我們學習過,今天,迪士尼開始玩“烏托邦來“思考現實社會”了,我們卻還在玩熊大熊二。
這不是說中國電影沒有進步,只是相比之下,我們的電影人耐心不夠,這耐心指的是觀察生活的耐心。《動物城》這部沒有任何人類蹤跡的動畫片,卻無時無刻不在映射著人類社會,從動物城的城市構建,到各種角色遭遇的現實對應,哪一個不是來自現實生活?
如綽號“閃電”的樹懶,凡事都慢一拍,卻被安排在交管局擔任辦事員。相信每個人都有到“衙門”辦事被效率低下的辦事員折磨的經歷。網友說,你從車管所辦事員樹懶那怡然自得的慢悠悠,與辦理業務的普通人絕望的表情對比中,就能讀懂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
這些社會現象每天都在生活中重復上演著,迪士尼的編劇們關注到了,他們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打磨劇本,算計著怎么告訴觀眾,這就是人家拍動畫片不一樣的地方。
不僅是樹懶這一個角色,這部電影共有64種動物,為了真實地呈現動物的特點,制作團隊前往各地拜訪動物專家,僅調研就長達18個月。迪士尼的主創們并沒有拍拍腦袋想出一堆不神不人、非妖非怪的角色,而用一群最普通的兔子、山羊、狐貍捏出了一個個生動的形象,這種耐心不該學習嗎?
大部分迪士尼動畫片最可愛之處在于,它們即便“引導”,身段依然柔軟,且絕不做你的老師,而是只想跟你交朋友。以這部電影為例,草根尋夢,消除族群偏見、重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這些主題,被巧妙穿插在行云流水的敘事中,在觀眾被感動的同時,潤物無聲地完成一次“洗腦”。
其實電影的本質是娛樂,因此,很多承載宏大主題的影片,往往敗在無處不在的說教上,讓影片擁有中心思想沒有錯,價值輸出也是理所當然,但又有多少人喜歡在電影院里聽語文老師做總結陳詞?
荷蘭紀錄片大師伊文思早在1957年訪華時,就告誡中國同行:中國影片中,文學的、戲劇的痕跡太強了,總想用臺詞來表達。同西方比起來,西方文化許多是靠圖像來表現。或許是中國電影人濃重的文學情結,讓中國電影更像是要將電影做成一本可以讀的書,而不是將書做成可以看的電影。
電影作為超越國界的精神產品,需要插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翅膀來承載精神的傳遞。《瘋狂動物城》給我們的啟迪是,國產動畫片應在技術層面之上思考問題,要讓人看到真正接地氣的故事和動人的情懷,而不要總是用營銷技巧以及所謂的“IP”來哄騙粉絲,否則一旦走出中國,走出龐大基數的粉絲群,就會在國際市場輸得體無完膚。
【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800字2】
迪士尼又一力作《瘋狂動物城》最近上映,獲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影片講述了一只小兔子不顧父母反對,一心想當警察;在通過警察學校的嚴酷培訓后,如愿以償成為了第一只兔子警察;入職后的小兔子,面對重重困難和刁難鄙視,不改初心,在一只狐貍的幫助下,勇破奇案,揭露了一樁驚天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