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散文作文

時間:2021-02-26 16:41:36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散文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散文作文4篇

散文作文 篇1

  我想,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吧,那些或秀逸的,或鄉(xiāng)野的,或清雋的,或尋常的名字,若被人用心記著,并且準確無誤地喊出來,那些花兒是不是會興奮得枝葉亂顫,暗想,哦,原來我的心事她都知曉。

  是了,你只要細細地念上幾遍那些花的名兒,再拿筆寫一寫,便可探知一二花事。

  比如,夏日里的朱瑾,籬邊長著,喜氣安穩(wěn)。綠意枝頭搖搖欲墜的一抹飛紅,鮮妍明媚。它絢爛著,艷麗著,任由時間從身邊打馬而過,它也不爭不躁,悠然自得地看過一日好風光,再慢慢慢慢老去。

  老到露水清涼的年紀,不愿再仰著頭遙望遠方,便低下頭來,看看腳下的小草,如何歡心雀躍地鉆出地面,迎著暖風跳一支舞。

  又如,秋雨后的桂花,香味散漫,撲面而來,與人撞了個滿懷。它悄悄把你的衣襟染香,讓你無處可藏,半點招架之力也沒有了。你不禁要想,這花兒,這般隨性自我,又這般熱烈大膽,它是在藏哪了呀?

  轉身去尋,原來秋在枝頭已十分。碎米粒一樣的桂花,躲在枝葉間,不仔細,是看不見的,等你走遠,它一定掌不住發(fā)出香香甜甜的竊笑,這樣小家碧玉的模樣,怪道要別出心裁以香味取勝。而你忘不了它,因為花的香已經(jīng)迷得你熏然欲醉。

  還有冬月的水仙,亭亭凈植,傲然出水,它是清水樣的,素雅,純潔,風度翩翩,真正不食人間煙火,有似觸犯了天條被貶到下界的仙子。它愛美,喜歡顧影自憐,常常低頭凝望著水漾的清波,并為自己的姿容傾倒。

  如用青花秀麗的盆養(yǎng)一株水仙,給它喂養(yǎng)清水,有河邊撿來的鵝卵石也放幾顆進去,營造出一種清凈悠然的意境,擺在案頭,作歲朝清供,伴君幽獨,又何嘗不是人間樂事?

  再有春天的木蘭,老樹枝椏上開著,朵朵溫雅如同水磨的白玉酒杯,盛著幽素幽素的心事,這般風雅韻致。它色如玉,味如蘭,開得盛大,連路過的春風都要留駐幾分在花盞里,搖漾,搖漾出細膩的白和綿長不染的芬芳。

  記得席慕蓉寫在《一棵開花的樹》里面的詩句,“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jīng)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我以為,書里這棵開滿了花的樹,一定是木蘭,不僅因為木蘭花容靜美,顧盼生輝,更因為它的落花,從風中跌落,有鈍重的聲音,不像別的花一般輕盈無恙。木蘭的落,會把自己碰疼,猶如一顆凋零的心,那么楚楚,惹人憐惜。

  還有一些山野的花,開得滿谷滿坡,你以為它沒有名字,你叫它野花,它也應了,在和風暖日里頷首,淺笑。野就野了吧,有什么關系?你來,我在這邊荒野,年年日日。你不來,我依然偏安于這蜂飛蝶舞的一隅,日日年年。

  最愛是草熏風暖天氣,坐在庭前,探得一二花間夢事,正楷端然寫一頁花名冊,泛黃紙箋,暈染著淺淺花的香味與好氣色。如若,賞心品味,花的名字,亦是耐讀的罷,堪比《茶經(jīng)》,一般風雅。

  以后,若是有個女兒,一定以花為名,就叫做“萱”吧,萱草清樸,貞靜,又名“忘憂”,愿她一生平安喜樂,一生月白風清。

散文作文 篇2

  剛剛送走了涼爽的秋天,冬天好像迫不及待地邁著匆匆的腳步降臨了。冬天尤其喜歡捉弄人,總是悄悄的來到你身邊,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冬的氣息……

  冬是美麗的。紛紛揚揚的大雪飄飄灑灑,宛如仙女散花般飄落,一朵朵,一片片潔白透亮,薄如輕紗。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覆蓋了粉妝玉砌世界的.世界,萬里江山潔白無瑕,千里冰封.

  杉樹也開始落葉了,落得異常艷麗,滿地的鮮紅眩得我熱淚盈眶。這才發(fā)覺,空氣真的寂靜了下來,看不到蒼鷺的身影,也少見喜鵲的歡躍。世界好空曠,空曠的一無所有,卻什么也容納不下。天不再高而青藍,只是沉沉地、暗暗地壓著我的世界。

  春天固然絢麗,夏天著實熱情,秋季的確豐滿,大多數(shù)人都想像他們一樣,清純、陽光、穩(wěn)重。可我卻喜歡冬天,不是我假裝另類,不是故作個性,我真的愛冬天的那份冷靜、那份無私、那份寬容。由我的性格取向,我以后很可能作一位幕后人,默默奉獻的那種職業(yè),我喜歡它,就像我喜歡冬天一樣。我會盡心盡力,雖然我不風光;我會踏實肯干,雖然我不耀眼。因為我認為:“冬天”,更有魅力。總讓人想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期待,想起“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幽謐,想起無數(shù)個美麗的傳說。蒙朧著,縹緲著,卻又如此沁入心魂的動人。這時,望一望遠山的輪廓吧,它以冬特有的靜謐,蒸騰著宣告著它的博大與厚重。世界也在這一刻沉靜,沉進亙古的安寧。

  冬,你以長者的姿態(tài),昭示著人們:一切的生機都孕育在枯澀中,一切的希望都蘊藏在喧囂外。

散文作文 篇3

  晚飯后,按照慣例打開電腦。恰此時,卻被一股破窗而入的涼風迎面撲來,循著窗欞望去,天色昏暗,似有雨來臨。索性關上電腦,倚窗而立,一任微風輕撫發(fā)際,靜候這場秋雨、惹人間.......

  不一會兒,秋雨如約而至。攜著微涼,從光潔的青石板小巷滴落;從搖著櫓的阿婆歌聲中滴落;從青磚瓦房、亭臺樓閣中滴落;從案頭一頁詩箋中滴落......那樣柔柔的、輕輕的落進筆底、落進心里、落進江南水墨里、落進唐詩宋河中。

  江南的雨,總是那樣的輕柔。如同江南女子的笑靨,嬌柔而美好。煙紗雨霧,柔籠嫣然,似幻存真,朦朧的美,恰若初見。忍不住將手探出窗外,雨滴如花,那細雨就這樣輕輕柔柔的落滿掌心,溫柔、纏綿而多情。醉了丹青,覆了水墨。微涼的指尖,繾綣一副永不褪色的畫卷。

  云,倚山攜水,聆聽風中的笛音,綿長、悠遠。紅顏,青衫。永遠流傳的神話,不倦的詩篇。誰在斷橋上執(zhí)傘?誰又在煙雨中等待了千年?輪回中,古今同影的章節(jié),續(xù)寫了人間月缺月圓、離合悲歡。

  煙雨,那般空濛。揣摩了多少如煙往事,若隱若現(xiàn),淡卻不散。煙柳婆娑,于風中、雨中獨舞千絲萬縷的情愫,欲系長久的纏綿。翹首江岸,那些過往的船帆,承載多少婉轉的期盼。楓橋上,萬古幾多斷腸詩句,淺醉輕愁了似水流年。

  煙雨江南,終是眉頭心間的一聲輕嘆。是滄海桑田中一把收不起的油紙傘。是風弦上,一抹永恒的韻律,淺唱水云間。

  一場秋雨,幾縷炊煙,隱逸多少樓臺?誰的吟唱這般穿簾而過?細雨籠煙,雨過花落。一場秋雨一場寒,那些水意,那些幽思,那依稀薄涼,縱向靈魂深處的紅箋小字彌漫著思念。風聲、雨聲,可否渡心聲?

  簾外雨潺潺,望著這纏綿的雨,我想起了你的堅強,你的勇敢。任憑病魔纏身,你依然堅持著你的事業(yè)、創(chuàng)作著一首首動人的詩篇。品讀著你感人的詩句,肝腸寸斷。惟愿與你相依在光陰中,捻過時光的波瀾,清幽的、慢慢的在指尖流淌、細數(shù)流年。

  秋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無心于任何事,只想這樣靜靜的望著窗外,希望我的心聲可以穿過雨簾,借每一個雨滴,串織著對你的思念與祝福,溫潤心靈、安慰憂傷,化作萬語千言,在煙雨中彌漫心香一瓣和深情幾許。

  守一窗煙雨,讓心靈靜靜徜徉,尋覓撿起片片剪影,輕輕展開,于唐詩宋詞中找尋你的模樣,于平平仄仄中追尋你的蹤跡。那些唱過的歌、流過的淚、走過的路、經(jīng)過的事、遇到的人,珍藏于心,每每回憶,便是滿滿感動。

  雨,是一種穿透歲月的美麗。面對人生煩憂,不亂于心,如雨淡然微笑,從容處之,是一種最美的姿勢。面對時光荏苒,不困于情,如雨櫛風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種最美的情懷。面對生命起伏,不惑于世,如雨用心經(jīng)歷坦蕩如滌,是一種最美的優(yōu)雅。

  雨還在悠悠的彈唱,只為有心之人飄灑,只為用心之人釋然,只為唯心之人傷懷。風弦之上,滌蕩心靈的音符,穿街走巷的煙雨,向這古老的江南小鎮(zhèn)敞開了多情的懷抱,洗盡鉛華,萬物清新。

  天青色等煙雨,若可以,將我留在江南煙雨里,留在唐詩宋詞里,等你......

散文作文 篇4

  很多年來,遲子建作為一名小說家頗受文壇重視和關注,遲子建散文讀后感。但當我讀完《假如魚也生有翅膀》后,我認為遲子建也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散文家。

  《假如魚也生有翅膀》全書分六輯,共73篇散文。自序是一首《致愛人》的詩。“你離去了/從此環(huán)繞我的河流/就是兩條了……”這凄傷優(yōu)美的歌,仿佛以里爾克式痛苦召喚人性復歸神性的語言,青銅般地唱起了序曲。我把她寫在第一輯《春天最深切的懷念》里的篇章,視為通過語言而進行的一種很內(nèi)在的心靈歷險和疼痛。的確如此,遲子建在愛人出車禍去世后,經(jīng)歷了“最殘酷、黑暗、絕情”的日子。那日子盡管悲痛,但遲子建是堅強的。為此,她有了對生命無常的更深切的感悟和對親人刻骨銘心的懷念。當然除寫愛人的篇章之外,遲子建在此書所涉及的題材頗廣。其中有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對出訪國外的隨想,對小動物的遐思,以及閱讀札記和寫給同行的印象記。通讀全書,你會呼吸到一種大自然與作者和諧之美的氣息。比如:《中國北極的天象》、《女人與花朵》、《魯鎮(zhèn)的黑夜與白天》等,既以女性獨特的視角,闡述了自然萬物的生長與變化,又道出了人在大自然中滄海一粟的哲理。

  遲子建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她在寫小說之余所寫的散文,是真情的流露。讀者很容易用心靈去感覺、觸摸、溝通和接近一個真實的她。她是孤獨的,又是安靜的。她唯一的嗜好是創(chuàng)建精神之塔。她說:“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消蝕的過程,讀后感《遲子建散文讀后感》。我們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消蝕。” 遲子建寫作就是渴望一種生命的超越,一種整個人生境界的升華,一種寒冷中的燃燒。她的長篇小說《滿洲國》是這樣,這部《假如魚也生有翅膀》也是這樣。該書第二輯《時間怎樣地行走》等22個短文,便是她寫得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所謂:“辭達而已矣”也。

  《會唱歌的火爐》是一篇描述作者少年時代,在大興安嶺度過的時光。它讓讀者跟隨著他們姐弟三人,推著空車上山拉柴火。“那里生長著的鮮樹,比如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是絕對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樹,只有枝椏縱橫的柞樹和青色的水冬瓜樹。冬天的時候,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這篇散文以大興安嶺寒冷的冬天為背景,寫出了在艱難生活中親情的溫暖。

  文中說:“在山里呆得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fā)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枝椏,為我們籠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的火焰,那畫面格外地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著幾個土豆藏到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后,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土豆。”也許正是因為小時候有這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時光,遲子建的筆底便有了東北風景的蒼茫與壯美。

  《木匠與畫匠》是作者愛人去世后,裝修新居時的隨感。遲子建的散文大多與童年生活有關,這篇也不例外。她說:“童年的時候,我覺得木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們那時用的家具,哪一個不是木匠親手打出來的呢!想著木匠能讓椅子長腿,能讓桌子鑲上抽屜,就覺得他們是有道理牛氣的。”

  倘若你縱觀遲子建的這本散文集,你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風光的融融暖意,可以體會到一個藝術家、文學家或思想家的成就最終都是孤獨所取得的成就。孤獨的堅守,才能創(chuàng)造精神之塔。拿《莊子》的話形容,則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遲子建正是這樣一個孤獨的堅守者。因此在熱鬧的群體中,她特別醒目地擁有了她自己。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