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關于環保的主題在美人魚珊珊與開發商劉軒愛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明顯,這也讓我們看到,周星馳在宣傳環保理念時,并非是呆板的說教,而是讓每一位觀眾都在故事中感同身受環保的重要。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周星馳《美人魚》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星馳《美人魚》觀后感1】
《美人魚》關于環保的主題在美人魚珊珊與開發商劉軒愛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明顯,這也讓我們看到,周星馳在宣傳環保理念時,并非是呆板的說教,而是讓每一位觀眾都在故事中感同身受環保的重要。
影片中,開發商劉軒在張雨綺飾演的李若蘭面前播放的那段視頻來源于第82界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獲獎影片《海豚灣》,該片也是豆瓣網評分最高的一部紀錄片。身為《美人魚》編劇之一的盧正雨表示,播放《海豚灣》是希望讓觀眾看到真實的“海豚被殺”的圖像,以突出真實感。
紀錄片《海豚灣》記錄了前海豚訓練師理查德•貝瑞帶領攝制團隊前往日本太地町,揭露當地殘殺海豚并冒充鯨魚肉販賣的故事:在太地町寧靜的海濱小城每年有23000只海豚被屠殺,數以萬計的海豚在血水中掙扎,無助的哀號聲,向我們訴說著不幸。一直小海豚拖著滿身的鮮血游向鏡頭,渴望獲救,但最終無望地沉入海底。
當影片的主人公因小海豚的死去而流淚時,在旁監視他們的漁民卻在麻木調侃和挑釁的嘲笑,而可怕的是,我們看到學校里孩子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含高汞的海豚肉。這些觸目驚心畫深深刺痛每一位觀眾的心。
這部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人在巨大金錢利益的驅使下,人貪婪的欲望被放大,才造成了如此人與自然不和諧的畫面。導演路易西霍尤斯拿著奧斯卡獎杯,心中所牽掛的仍然是那些前途未卜的海豚,“直到這些海豚不再被屠殺,我才算真正獲得了奧斯卡獎。”其中,《海豚灣》中的“可不可以放海豚一條生路”以及“海豚的微笑,是最大的欺騙”,這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并且發人深省。
《美人魚》也想藉著這樣的畫面,傳達環保的理念。周星馳在談到執導《美人魚》的初衷時透露,其實拍這個童話的最終目的是帶出一個環保信息,他說,“當人類加速破壞地球環境時,已經不是從人類的視角出發,而是從其他生物的角度,去看看人類做了些什么。”
在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當這個世界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錢又有什么用?”這樣的話語在美人魚和軒口中反復出現。這讓我們看到,人心在金錢的驅誘下,顯得何其詭詐和敗壞。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因著人類的自私而被肆意利用毀壞,很多都是破壞之后難以恢復的,可見,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已經釀成了“大禍”。如果我們對自然的破壞再視若無睹,充耳不聞,有一天我們將親嘗苦果。
圣經記載說,上帝托付人類“治理”這地,“管理”萬物,我想上帝的心意不是讓我們隨意濫用資源,不是讓我們毀滅資源,而是教導我們要有“治理”的智慧。我們的管理權是上帝授予我們的,是上帝委派我們要去管理維護的。作為管家,我們更多的是要肩負起一份愛的使命。
歷世歷代上帝的仆人中不缺乏愛好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有“非洲之子”之稱的史懷哲,一生致力于在非洲的宣教事工,并竭力維護生命的尊嚴,敬畏一切生命是他生命倫理學的基石。他所寫的《敬畏生命》一書更是成為西方倫理學著作,他說到:“除非你能擁抱并接納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將愛心局限于人類而已,不然你不算真正擁有憐憫之心……除非人類能夠將愛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否則人類將永遠無法找到和平。”
愛是在受造界中看到自己的責任,這種愛除了表現在人與人之間,也表現在愛我們人類共有的地球和萬物上,我們相信真正的愛能修復一切傷口,化解一切仇恨,如此看來,愛才是最無敵的。
【周星馳《美人魚》觀后感2】
昨天我去看了星爺拍的《美人魚》。
許多笑點很尷尬,比如一上來的博物館部分,簡直可怕,喋喋不休的“做雞”和“我屎都噴出來了”則完全是惡俗了。另一些笑點不算太Low,但設計感過強了,比如鄧超跳著舞躲過了暗殺,比如兩個人的對歌,比如八哥的章魚燒。每一幀的企圖都心知肚明,也就沒那么好笑了。
但也不乏像吊扇、警局、鄭少秋這些“信手拈來”的笑點,充滿一種自如的靈氣。
斷崖加破船的場景很棒,船內像個游樂場,各種機關設定也很可愛很卡通,一如珊珊溜滑板的幾個鏡頭。要說星爺的童心,我覺得這兩個地方展示得最純粹。
演技方面,每個人都用力過猛——故意的那種,仿佛不會演戲的人的浮夸表現。一兩處這么玩可以,所有人都這樣有些過猶不及。
話說回來,這種浮夸的演法謎一樣地適合鄧超和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