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把金子一樣的愛情獻給你,我把銀子一樣的愛情獻給你,親愛的姑娘啊……”,一批承載著紡織夢的新疆班同學們在一路歡歌笑語中去到了江南水鄉(xiāng)。這個片段出自于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熱播的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劇中,維吾爾族青年艾拉提(巴哈提亞爾·艾則孜飾)和青梅竹馬衛(wèi)明霞(阿孜古麗·熱西提飾)在新疆分離,又在水鄉(xiāng)重逢,最后一同回到和田。他們用紡織技術織出了夢想,也織出了愛情。
江南織女“出使西域成傳絲公主”
劇中,宋佳倫飾演的方凱書記為了在新疆建設紡織工廠,選拔出一批優(yōu)秀的新疆青年送去江南紡織學院學習紡織技術。三年后,當他們學成歸來時,還帶回了江南的一批批繅絲女工和技術人員,一同參加新疆紡織工業(yè)的建設。他們穿著紡織工人的工作服帶著彩色頭巾,朝氣蓬勃的氣質讓這身衣服并未顯得老土。她們和維吾爾族同胞圍坐在桌旁,共同品嘗新疆美食,感受新疆文化,從未知到了解,從習慣到熱愛,如同方凱所說,她們帶著技術來到新疆,就像傳說中的東方公主將蠶桑種子藏在帽內(nèi)一樣,她們都是“傳絲公主”。
青梅竹馬昆侖山下織盡愛情
在衛(wèi)明霞一家去江南的前一晚,艾拉提曾守在衛(wèi)明霞屋外,獨自彈唱“親愛的姑娘啊,你什么時候才能到來,你像花枝一樣嫵媚,你像月亮一樣美麗……”,用歌聲為她送別;當知道有機會去江南學習紡織技術的時候,他不顧母親反對,決然地坐上了開往江南的汽車;和衛(wèi)明霞攜手回到和田后,他們和援疆的江南姑娘們一起建設新疆的紡織工業(yè),一起研究艾德萊斯綢,一起在昆侖山下編織出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如果情人不在那里,即使天堂我也不去。就像大海沒有珠寶,采珠人也不會潛水下去……”,用這句詩來描繪艾拉提與衛(wèi)明霞的愛情再貼切不過。從兩小無猜到相濡以沫,他們共同實現(xiàn)了人生理想與價值。江南織女的到來,為新疆的雪山與大漠又增添了幾分水鄉(xiāng)柔情,昆侖絲綢廠融合了兩個民族同胞的點點滴滴,是兩個民族間的奉獻與付出,也是相互之間友情的交融。
篇二
由中國民族音像出版社打造,民族影視金牌編劇、制作人景宜領銜制作,著名導演王文杰和青年導演趙立軍共同執(zhí)導的《絲綢之路傳奇》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熱播。劇中優(yōu)美的新疆風光,高顏值又養(yǎng)眼的維吾爾族妹子,以及不輸于時尚舞臺的靚麗服裝,讓該劇一經(jīng)播出就俘獲了大批觀眾的芳心。更有網(wǎng)友笑稱,這部電視劇是“偶像劇的配置,正劇的內(nèi)核”。
“風光勝似紀錄片 情節(jié)大氣如史詩”
《絲綢之路傳奇》開播不久,眾多網(wǎng)友就被劇中波瀾壯闊的美景和引人入勝的劇情奪去了眼球。主角艾拉提(巴哈提亞爾·艾則孜飾)和衛(wèi)明霞(阿孜古麗·熱西提飾)從小生長在昆侖山下。冬日,他們走在頂峰覆滿皚皚白雪的昆侖山腳下,夏日,他們路過“金色瀑布”般的花田,一幅新疆畫卷隨著他們走過的腳步在觀眾眼前緩緩展開。這對青梅竹馬攜手穿梭于昆侖古城;迎來解放后,他們?yōu)榱藟粝敕指魞傻兀贿h千里去追尋對方;艾拉提的母親帕夏汗(梅麗古力·艾買提飾)也不清閑,與王桂琴(胡伶飾)展開了奪子拉鋸戰(zhàn)。
“風光勝似紀錄片,情節(jié)大氣如史詩”是網(wǎng)友看后對這部電視劇的評價。有網(wǎng)友說“這部劇從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開始講起,這是要看他們浪漫得慢慢變老的節(jié)奏啊”,還有網(wǎng)友說“每次看到劇中穿插的那些新疆風光,就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有網(wǎng)友笑稱“昆侖山真是得天獨厚的約會地點啊”。
千套華服成就首部民族偶像劇
片方曾說,在拍攝期間,為了將維吾爾族的魅力通過電視熒屏展現(xiàn)給觀眾,他們特地精心設計打造了上千套華麗繽紛的少數(shù)民族服飾,將從古老時期流傳下來的新疆特色的花紋圖案運用到劇組服裝中,相信會給期待已久的觀眾們一個驚喜。除此之外,艾拉提和衛(wèi)明霞兩人兩小無猜的默契關系,更為這部劇增添了幾分偶像劇色彩。尤其是兩人臨別前一晚,艾拉提在衛(wèi)明霞窗外自彈自唱的場景,讓眾多網(wǎng)友大呼“心痛”。
編劇景宜曾形容自己的作品寫作范圍,從中國海拔最低點艾丁湖畔一直寫到海拔最高的喜馬拉雅山,每部作品都不是局限于單一民族,而是多個民族多種文化的交錯展示。在今晚即將播出的兩集中,維吾爾族人民將迎來盛大節(jié)日古爾邦節(jié)。不論是在新疆還是在江南,維吾爾族的姑娘們和小伙子們都穿上華麗的節(jié)日服裝,在教室和自家院落中唱起歌來跳起舞。
《絲綢之路傳奇》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