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道德的作者散文
季羨林先生在《修身與治學》一書中闡述“學術道德”篇章中說到,“我的中心想法是不要騙自己,不要騙讀者。做到這一步,是有德。否則就是缺德。寫什么東西,自己首先要相信。自己不相信而寫出來要讀者相信,不是缺德又是什么呢?自己不懂而寫出來要讀者懂,不是缺德又是什么呢?”
季老雖然用設問句指出不道德的寫作行為,但意中認為季老的說法是站得住腳的。
意中在自己的隨筆《淺議文章與讀者的選擇問題》一文中說過,“意中在機關工作期間,經常要寫一些情況匯報與請示,因為也涉及很多專業(yè)術語。意中唯恐領導看不明白,重要、復雜的文章,都要找一位悟性一般的、與所撰寫內容無關的人,先看看能不能看懂,以免給領導增加額外負擔。”這就是意中寫文章的一個基本原則,不僅自己能看懂,只要識字的人都能看懂。其實還有一點沒說,意中的公文,從來不抄襲報紙,就是后來寫一些規(guī)章制度類的.工作文書,也從來不去網上查找現(xiàn)成的,因為那樣既怕限制自身的創(chuàng)作與思維,又怕不符合實際。
今天讀了季老這段文章,意中很欣慰。因為從執(zhí)筆寫作以來,意中所撰寫的、所提到的、所分析的、所議論的,雖然有些觀點或感悟道理淺顯,不足為道,但那都是意中自己的真實想法,沒有一絲一毫的舶來味道。
在北京的時候,同事李慶圃經常說意中能編故事,當時意中什么也沒有辯解,開始寫發(fā)生在北京的人和事,將真實的故事進行文字加工整理,既保持故事的真實性,又具有可讀性。此后,李慶圃信服了意中認真又精準的敘事本事。
意中自詡是個講道德的人,做人如此,寫文章更如此。僅此而已!
【做有道德的作者散文】相關文章:
有哲理的散文11-29
有夢的地方散文01-30
天上有塊雨做的云散文02-06
做一條快樂的小魚散文01-28
因為有你散文11-19
我有書房散文11-22
我想為你做件事散文欣賞02-04
我有“良駒”散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