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散文
生活是什么?一直搞不明白。偏執地覺得生活就像天氣,晴空萬里有時;烏云密布有時;傾盆大雨有時。幻化多姿,你覺得難以預料,可是冥冥中又似乎早已有了定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不愧為國學經典。字字珠璣,泰然又敏銳。別說心態好,生活就沒煩惱,沒憂愁。看得開也不全然就是麻痹大意又或者是得過且過,更不是放任。大凡活的輕盈的人,一定是走出了生活的死胡同。胡同很深,走到盡頭,才知道已無路。覺得活得累,差不多就是苦苦行走,還不見前方光亮,是失敗嗎?你覺得失敗是什么?以前我覺得失敗就是數學不及格,總分沒有別人高……若干年后,也許我會覺得失敗是工資低,過不起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失敗只是這些嗎?活的好失敗,做人做得好失敗,在你滯意的時候,全世界都在下著傾盆大雨,淹沒了你的心田,以及你的靈魂。傾盆大雨是不好,有泥濘的道路,有模糊的視線,有濕噠噠的衣服,有冰冷的身體,有烏蒙蒙的天空……以及有一個好像被全世界拋棄的.你。所以你也義無返顧的拋棄了你自己,以折磨自己來獲得解脫。
解脫了么?怎么能解脫,這世界就是一個障,能做的不過是一步一步的行走。你覺得自己活的不如別人如意,哪知道,你只是提前走完這一生的該有的魔障。“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生活最好的一點,便是猜不透與必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哪有至死不渝。
一盤棋下完,不過一壺酒的時間,一輩子呢?以前總覺得最浪漫瀟灑的不過“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別問我現在怎么想,很混亂。吵吵鬧鬧相伴到老,覺得真不容易。小說里幸福美好不過一場鏡花水月。得不到,才訴之于筆端,藏在故事中,爾后真正成為一個的回憶,掩埋在時間深深的溝壑里。故事的結局也被蒼白,對如今生活著的我們又有什么影響?。
所以故事向來很煽情,而現實就很催淚。
畫個圈圈作為保護線,以為不出線就平安無事,小孩子才會對此樂此不疲。生活撒的網,沒有一個會是漏網之魚,以為不斷地掙扎就能僥幸逃脫?奔波,披星戴月,夜以繼日……有時候迷茫這么辛苦地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晴天是為了什么,為了出游的好天氣還是為了釀成干旱?
活著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這種力量不是一種吶喊,也不是一種掙扎,而是忍受。忍受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意義,忍受生活帶來的苦難、無聊、平庸,爭吵,麻煩,矛盾……甚至是幸福。
余華《活著》中這樣表示過:“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企圖探究活著的意義注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并無意義……”
生活像歷史,是因為雜亂無章,只能繼續。而劇本,只能編排,所以人生無彩排。
【活著散文】相關文章:
感性的活著散文02-06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散文01-30
《活著》讀書心得04-23
活著說明文01-14
活著讀書心得精選03-11
《活著》名著讀后感04-03
讀《活著》有感(15篇)02-26
讀活著有感400字02-10
活著需要堅強勵志文章07-09
活著的詩人愛國詩歌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