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種牽掛散文

時間:2021-04-21 17:55:03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一種牽掛散文

一種牽掛散文1

  臥床一年多的父親被病魔折騰得不成人樣,在那天下午平靜地走了。我們急急地趕回去,也沒有能見到最后一面。在處理父親后事的那幾天里,母親不時地問我有假沒有,我說有呀就是不知多少天。我只是隨口回答母親,也沒有多想。

一種牽掛散文

  等到處理完父親的后事,我給母親說年底了單位最近事情比較多,我想回去了。可是,母親態度十分堅決地挽留,讓我在家里多呆幾天。面對母親依依不舍,我也不好再說什么。以前父母都理解我們,好久回去,在家里住幾天,他們從來都不過問。只要見到我們一面就十分的高興和滿足,即或是在父親病重住院期間也是如此。

  這一次,或許母親一個人感到孤獨了,想讓我多陪伴幾天。面對母親并不過分的要求,我非常內疚地不好拒絕。驚訝于時光的流轉竟是這樣匆匆如夢,面對白發蒼蒼的母親我還能說什么。在往前回憶,特別是我結婚后,女兒從小就暈車。我們回南充看父母的時間很少,有時一年都沒有回去。在父親生病的一年多里,我們倒是經常輪流回家,為什么要等到見面的時間所剩無幾,才如迷途的鳥兒急急飛往回家的路。

  在和母親相處的那幾天里,白天忙一些事務,到父親墳上看一看,和兄弟姐妹聚一聚。晚上,我和母親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她看什么我就看什么,不時也交流幾句。說一說父親的往事;講一講母親和父親認識的過程;聊一聊我們幾姊妹的童年趣事。似乎時光倒流,父親還在我們的身旁,母親也這樣說她感到父親沒有走。

  夜稍微深沉些,母親就抱一床棉被,蓋在我們的腿上,這樣自然而然的關愛,讓我的心一下有落淚的溫暖。我靜靜地享受和母親相處的時間。

  晚上10多鐘,我們就會上床休息,我和母親睡在一個床上。這樣的相處,只有在兒時。有一句無一句的交流著,不一會就進入夢鄉,我很享受這樣的幸福。

  相聚的時刻總是很短暫,回重慶的那天,母親送我到汽車站。我坐上回重慶的車,母親不知怎么穿過檢票口,在我的車窗下不停地喊我的名字,揮手說再見。那時,一種心酸一下漫過我的心頭,淚水在眼眶里漲潮。歲月匆匆,人如過客,辛苦了一輩子的母親已經年邁,凝望蹣跚的身影,一種牽掛沒過心頭……

一種牽掛散文2

  題記:牽掛這個詞似乎已經給世人說盡道白了,總讓人給它披上一層“憂傷”的外表。牽掛這個詞很美,形如繩子將“牽”與“掛”絲絲縷縷,纏纏綿綿起來。于我,牽掛卻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因為有了距離而夾雜著酸楚的幸福,更是心靈的奇葩。

  牽掛是春天美麗動人的鮮花,牽掛是夏日陣陣清涼的微風,牽掛是秋天滿園累累的果實,牽掛是冬悄然飄舞的雪花。

  孩提時,媽媽把我送到外公家生養時,我就學會了牽掛。當媽媽濃縮的背影消失在外公家時,心里就起了一層層漣漪。拿起課本時,看到書本上那一筆筆紅線,就想起媽媽挑燈教我寫字、教我計算;吃飯時就想到媽媽那一手美食;睡覺時就想到媽媽那溫暖的懷抱。剛離家的那么幾天,每個晚上都要打電話回家,似乎一個電話就可以感受到媽媽的氣息。可惜那時外公規定我必須在他家,美其名曰為:培養我的獨立性。也或許是這種做法,讓電話成為牽掛這種情感的載體。

  但似乎這種培養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依然想家,想念那疼我的父母親……

  長大了,牽掛也就不再單純了,牽掛分成了千絲萬縷,只是輕輕觸動每一根弦,都讓我勾起無限的思念。牽掛時,心很專一,很誠摯。牽掛是情懷,猶如瓜豆的藤蔓纏繞竹竿或籬笆;牽掛是思念,猶如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繩線;牽掛是情愫,猶如尚未寄出的一頁信箋。牽掛是人的感情的流露,它發自心靈,絲毫沒有做作的成分;牽掛是對往事的回吐,它常因境遇的觸動,碰撞出親情、友情、愛情的火花。牽掛是對久別摯友的想念,是對年邁父母的思念,也是對遠方同胞的惦記。牽掛,是一種濃濃的相思,是一種深深的情誼。

  離家在外的游子,總是有著牽掛。不管是我對親人還是親人于我,都用“牽掛”連著。每個周六晚上是我打電話回家的時刻,七點過后,我就抱著手機,戴著耳塞,拔動那一連串的字符,遠方的親人那親切的問候,甜甜的細語翻動著心底的那一層層親情的皮衣。前個星期考試不好影響了那心情,一狠心就把電話拋到一旁。上星期六下午,家里的電話一直在振動著我的手機,剛想復電,阿姨的電話又飛過來了。呵……我從心底莫名地笑了。似乎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這個心情——幸福。是的,幸福,很幸福,也很滿足。或許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吧,與親人這么彼此牽掛著,感覺真得好幸福。雖然沒有韓劇里那種種浪漫的情景,沒有名人眼中那種種龐大的場面,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點觸動,卻給了我莫大的幸福。那天,我持續感動著,幸福著,甚至抱著公仔豬微笑入睡。

  每當在失眠的夜晚,牽掛常常不時地重現腦海,帶著一個又一個故事,走進溫情纏繞的回憶之中。一份牽掛,填補了生活畫面的空缺;一份牽掛,平衡了情感天平的失重。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誠心的朋友似乎總是用那淡淡的牽掛聯系著。分手的時間越久,離開的距離越遠,牽掛在彼此心中的份量就越重。幾多回后再偶然的重逢,心里的那濃濃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溢出來,是甜的,如蜂蜜般的甜,讓我回味無窮。有了這份牽掛,那孤寂的路上便有了欣慰的精神伴侶;有了這份牽掛,平淡無奇的歲月就多了幸福的滿足和美麗的風景。因為這份守候、這份執著、這份等待,足以令我感動,滿載希望而來,期盼有一般星星的收獲,分享著朋友的憂愁與朋友的快樂,這是為人的一種幸福樂事。

  牽掛里面不僅飽含著相濡以沫的親情,坦誠相待的友情,更有一見鐘情的情緣,朝思暮想的情思,情投意合的情調。情至深之時,才會心生出發自內心的牽掛,這種感覺是極其幸福的。最近夜里,總是讓夢纏繞著,揮之不去,讓我不得其解。

一種牽掛散文3

  她和他是在網上認識的。在常去的聊天室,她發現了他的名子——真誠的朋友。是很普通的名字。但是,那二個字“真誠”是她喜歡的。于是,和他打了招呼,就這樣認識了。是愉快而輕松的聊天,關于書,關于音樂,關于二個人所在的城市。他不是那種好奇的喜歡“查戶口”的人,她也不是。臨分手時,他禮貌而有分寸地問,能給我一個聯系方法嗎?片刻的沉默后,她打出了她的網址。

  幾天后她收到了他的郵件,信里他簡單的講了點自己的情況,包括他的工作單位,真實的姓名,年齡以及手機號。信的末尾他寫到:不知為什么我很信任你,希望還能在聊天室碰到你。她談然的微笑,輕輕的點了刪除鍵。她不想和網上的任何人在網下有聯系,對于他只是一個聊友而已。從那以后他們常常在聊天室碰到,從他的話語里看他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也很有材,語言的表達特好,他們常常用手機寫一些“打油詩”發給對方,有時看起來就像年輕人那樣好玩。在網上她很少能遇到他這樣為人真誠,言語干凈的男人。干凈,是她聊天的原則。

  有一次聊天,他說最近要出差會從她所在的城市路過,他問:我到了你所在的城市能見到你嗎?她驚訝的看著他打過來的問話,遲疑著不知該怎么回答。她從沒有想過要見他,大家不過是普通的網友而已。他立刻敏感地撲捉到了她的遲疑,馬上說:那就算了,不要勉強。她輕輕的咬住嘴唇,慢慢的敲出:好吧,你到了后給我電話。

  說好他來那天,她一直沒接到他的電話,開始心神不定起來,猶豫了一下,她撥通了他的手機,鈴聲響了很久沒人接,她狠狠心又撥,還是沒人接。她的心一下給跳起來了,怕他在路上出了車禍,怕他出了別的事。回想起他們在一起聊天度過的快樂時光,她和他真的不是一般的網友了,感情在不知不覺中已有了深度,只是她不想肯承認罷了。

  晚上她接到了他發的手機短信,說他知道她給他打電話了,只是妻子在身旁,不能接起來,只好趁妻子不在時發個短信了,告訴她,他發高燒住院了。她的眼睛模糊了,她從來就知道他對她的喜歡和牽掛,就打開了信箱,開始給他寫信。寫完她念了一遍再念一遍,然后輕輕的點了刪除鍵。她怕他知道她在牽掛著他。

一種牽掛散文4

  路上,悉心地收集著,美好的、憂傷的或是零散的。慢慢的,人生的行囊,鼓鼓的摻雜著不同的情緒。走累了,停下腳步重新默默的梳理著,有些笑溢在臉上,有些淚流進了心里。同行的人,勸我丟掉一些,譬如憂愁與離殤。于是,行囊變的輕了,有關回憶的,卻談了。惺松著夢囈的雙眼,溫一壺菊花,品味經久淡雅的芬芳,不在理會離情別緒,不在為化蝶而憂傷。我,只剩下了一種表情,穿梭在來往的人群,顫粟著前行,不敢觀望。是呀,人生又怎能完美如花。

  人生,究竟有多少東西可以回憶,藏在心底的是否會如沐春光,是否在溫暖的季節折射出一點顏色?人生究竟有多少事是真是假,常常懷疑自己的思維方式,然而自己卻義無反顧地堅持著,期待著在早晨醒來的時候,陽光會明媚一些。

  回憶,有時會讓人變得很脆弱,有時會讓人如此地沉淪。回憶,是一個傷人的東西。但每個人卻不忍舍棄,因為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心情是如此的充滿陽光。那些走過的路,那些曾經的過往,總有一些是無法忘卻的。當獨自倚樓望月的時候,當聽著窗外的娓娓的鳥鳴的時候,回憶多少可以讓凌亂的心境得到片刻的寧靜。

  《漱華隨筆·高侍郎》中有言:回憶五十年中,功名官職,都如嚼蠟。回憶使人深刻,在人生的旅途中,給人以智慧,以啟迪。曼殊在《斷鴻零雁記》第二四章:回憶垂髫,恍如隔世。在回憶中不覺中已到暮年,人生苦短。回憶,又使人豐富。回憶,不是刻意地去想念,而是在不經意間闖進你心室的那些往事而已。回憶,只表代表你是一個有思想的人。當你回憶一些人或事的時候,你才能去憶起,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完美一些。

  在我看來,回憶不是個人的喜好,但常常懷舊的人應該是一個喜好幻想的人。當回憶那些瑣碎的往事的時候,常常在想何時能夠回到從前,回到最初。然而,更多的是現實中的幻想而已,也許在回憶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才得到一絲的安慰吧!每個人都是那樣,總是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后才能多了解自己,多了解別人,這也許是一種規律。人生是矛盾的,有些事情不想去憶起,明明想要忘記的一些事情,卻在自己想忘記的時候,偏偏會清晰地又一次投入在腦海里。然后,自己卻變得多愁善感。而那份內心的感觸,別人是無法體會的。回憶,或許是獨自享受的一種財富,是夾雜著微笑還是淚水,完全取決于自己。

  提及回憶,往往是關于親情、友情、愛情。親情,是一個人骨子里特有的情感,但回憶的抽屜里所存下來的也許不會太多。當想念親人的時候,一個電話一封信,或是驅車探望,離開后在一段時間內也許不會過多的去想;友情,是溫馨的,純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會想起曾經的友人,那個時候翻開發黃的相冊,讓記憶回到從前。品味人生的匆匆,那些也必將是寶貴的財富吧!回憶最多的或許是美好的愛情,文章中、歌曲中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蘊含著情感的種子。有甜蜜、有痛苦、有憂傷,在愛情的道路上,那些癡癡的戀人會記得曾經發生過的點點滴滴,一個舉動,一顰一笑,那怕是一句溫馨的話,都讓人的心起波瀾。不論是好是壞,都不忍心舍棄。像有人說的那樣,回憶是把無形的鎖,常把懷舊的人陷入歷史的囚牢里。

  回憶是任何人都無法盜版的,它只屬于自己。歲月帶走的是年華,當回憶的時候,便憶起了,憶起的時候變成了刻骨銘心。人生,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因為回憶代表著你沒有忘記,不論是傷感的還是喜悅的,都是人生路上一道風景,一首無言的歌。

  綠色的風,溫柔地撫摸著岸邊的垂柳,靜靜的呢喃著細語。泉水叮咚地一路唱著動聽的歌謠,流向未知的遙遠,不去過問終點在哪。風走了,留下綿綿的掛牽,以及那些雋永的回憶。垂柳依依,靜靜地眺望著風兒離去的方向。滿眼的眷戀,寫在有些憔悴的臉上。心卻在風兒的離去的時候,被毫無保留地帶走。潺潺的泉水說,風兒會回來的,于是柳便將根扎的更深,保持著高俊挺拔的身姿,或許想給它一個大大的驚喜。

  日升日落,寒來暑往。柳此時更為高大了,長長的臂膀幾乎要觸摸到地面。在默默地等待中,幽幽的掛牽成了它成長的催化劑,每當思念的時候便會生長一寸。盡管路邊的風景,吸引著很多人的駐足眼羨的目光,但柳卻毫不在意。他知道那些并非想要的,那些沉淀于內心的情愫,只有自己明了而已。于是,便將那些心事封存于心靈的深處,等待著風的手去開啟。

  匆匆的歲月,不曾為誰而停留,依然如故地劃下刻骨的年輪。人生,因為有了牽掛而顯得格外引人,讓人更為珍惜。因為有了牽掛,心中的那道風景才更為壯美;因為有了牽掛,于是才有了向前行走的動力。牽掛的時候,記憶蘊藏的那些往事,像紛飛的花瓣一樣,顯得那樣的熟悉,摻雜著絲絲的凄美。牽掛的時候,回憶如純而烈的酒,醉了許多心事,從未有過片刻的遺憾的念想。牽掛的時候,就連空氣也變的濕潤起來,輕輕地捧在手心,靜靜地傾聽跌落在地上的聲音。

  而今,當風兒不在如約而止時,柳依然期待著下一次的相逢。泉水依然奔涌地向前流淌著,像是在尋找著心中的那片海。時間不曾帶走殷殷的期盼,手中仿佛還儲存著淡淡的余溫,每當憶起那些屬于兩個人的往事的時候,會心的笑便洋溢在臉上。收起那些美好的故事,在心里點一盞心燈,靜靜地觀望,漫過心海的'卻承載著淡淡憂傷,閃爍的仿佛是你曾經溫柔的目光。

  掬一縷陽光,給你一片明媚,那是最美好的愿望。當花香飄曳的時候,用那長長的手臂,揣在懷里,期待著你經過身旁的時候,讓你嗅一嗅那抹涌動的暗香。當柳絮瀟灑地飛舞時,當爛漫的九月來臨的時候,那些跌落下來的或許正是那思念的種子,一片一片,沒有任何的聲音,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里,用心傾聽曾經風兒拂過的那些呢喃。

  明凈的月兒慢慢斜去,靜靜走向千里之外,載著祝福,走向你所在的方向

一種牽掛散文5

  我躺在病床上,透明的藥液正從高高懸掛的輸液架上一滴滴地注入我的血管。此時正值隆冬,室外陰霾的天空下著雨雪,寒風不時從門縫中往里灌。室內的空調也許出了故障,溫度調到26度也不覺暖和。病房里有三張床,兩張空著。房中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一片白色中。四周空寂無聲,靜謐中透著冷清。當日的報紙早已被我翻了個遍,隨身攜帶的mp4也沒電了,只好將眼睛盯著吊瓶中一點一點往下滴落的液體,感覺正被一種無邊的寂寞所包裹。

  突然手機響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耳膜:“你好些了嗎?液輸完了沒有?”我一聽是原工作單位負責科研工作的黃士鑒總工程師的聲音,忙應答道:“正在輸,謝謝你還打電話問我”。原來早上我去輸液時路遇他,知道我要去輸液,簡單說了幾句話后便離開了。他在電話中說:“好長時間沒看見你了,昨天還問了別人,才知道你已經退休,并要了你的電話號碼,想給你打個電話的,不曾想今天就碰見了”。過了一會,他又發來一條短信:“老朋友,盡快恢復,多保重!今天看到了你,想起昨天要給你打電話的,但沒有你的電話號碼,今天就見到你了,很高興,我的第六感官還靈!”看罷短信,一股暖流涌上心頭,笑容便蕩漾在了臉上,那種寂寞的感覺已蕩然無存。

  液輸完后回到家中,打開電腦上網收郵件,發現QQ面板上幾個好友的頭像在閃動,我知道有留言,便一一點開,內容幾乎清一色都是問候。

  我的心中如沐春風,腦中突然跳出“牽掛”這個詞,我強烈地感受到朋友們在或近或遠的地方牽掛著我。有人認為“牽掛”二字只屬于親人,可此時我亦真切地感受到牽掛其實也屬于友情,不過它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友情,而是友情的升華。

  在我人生的旅途上,曾結識了各種不同的人,也就與之有了各種相遇之緣,這其間不乏我欣賞并想走近的人和欣賞我想走近我的人。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相遇之緣在我生命的河流中起起落落。在緣起緣落之中,彼此能真誠相待的友情猶如大浪淘沙般被保存了下來,成為彌足珍貴的那種被稱之為“牽掛”的友情。

  這種友情是當你在孤獨、寂寞、傷心、快樂的時候都會想起;是彼此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寡都會相互尊重;是沒有虛假偽善,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也不需要去刻意經營;是在彼此最困難、思想最困惑、內心最痛苦時給予你實實在在的幫助,為你撥開迷霧,與你分憂解愁,讓你的內心變得溫暖的那種心靈與心靈共鳴的感動。

  我慶幸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擁有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感動。

  年少的我,感動于伏在朋友母親背上溫暖的感覺。

  那年我13歲,住校念初中,突然生病高燒不退躺在女生宿舍,父親遠在外地工作,母親在“四清”運動中被人誣陷挨整,工作組的人一天24小時看管著不準隨意走動,根本不知道我生病的消息。我躺在床上正無助地哭泣時,突然我的同班好友陳澤民帶著她的母親站在了我的床前,原來我的這位好友請假回家把她的母親帶到了學校。當時學校距離縣城有近3公里的路程,她們走到學校時已是晚上7點。好友和她的母親把我從床上抱起來,背著我趁著月色往回家的路上急走,并徑直將我送到看管我母親的工作組那里,我們母女才得以相見,母親才在工作組的準許下將我送往縣醫院救治。其后的四十多年間,無論我們相隔多遠,我與這位好友都相互牽掛著對方,而我只要回老家,也必定去看望她的母親,因為當年那種在夜色中伏在她母親背上時,所感受到的溫暖和內心的感激,讓我一想起來眼眶就有濕潤的感覺。

  青春時期的我,感動于朋友間真摯的情感和對我的細心呵護。

  那時我十八歲,一個機遇讓我從工廠調入樂山地委工作,并與機關里幾位年齡相仿的少女結下深厚的情誼。我們單純、坦率、快樂地工作生活在一起,為彼此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高興,也相互傾吐著內心最隱秘的心思,甚至于搶讀彼此的情書,分享著朋友初戀的幸福。當時的我雖然性格活潑開朗,卻因患上慢性腎盂腎炎招致身體異常纖弱,稍一著涼便感冒發病,一年中總有半數時間在吃藥。于是被朋友們確定為重點保護對象。記得有一年的冬季,天特別冷,洗澡便成為我發病的最大誘因。那時公共浴室內沒有取暖設施,我每次淋浴后都要感冒,致使病反復發作,人也變得羸弱不堪。見此情況,好友秀珍、鳳華便事先將浴盆消毒,放滿熱水后再讓我浸泡于中,并不斷往我身上淋熱水,以確保不再受涼。在她倆的悉心照料下,那個冬天我沒再感冒,病情也逐漸好轉。后來我們幾人中或因考上大學或因調動工作各奔東西,其間無論工作崗位如何變動,職務如何升遷與調整,生活遭遇怎樣的不幸與變故,我們之間的那份友誼依然純真如故,那份牽掛依然美好如初。

  而立之年的我,感動于朋友的狹義相助,使我渡過了人生中最為晦暗的一段時光。

  人到中年的我,感動于朋友的直言與激勵,使我去除急躁與憂煩,將熱情化為生命的真正動力,腳踏實地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結束職業生涯的我,感動于朋友的善解人意,引領我進入文學的殿堂,結識了眾多才華橫溢的作家,重新萌生出文學創作的欲望,從此逃離失落與迷茫,繼續演繹自己多彩的人生。

  因了這眾多的感動,我的生活才會絢麗如花,人生才有一路的美好。也因了這眾多的感動,那首《相逢是首歌》便成為流淌在我心中最美的旋律,那歌詞“你曾對我說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兒是年輕的太陽,真誠也活潑。你曾對我說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堅定也執著”,讓我感受著友情帶給我的溫馨,感受著生命里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幸福。

  感謝相遇之緣,感謝這份令人牽掛的友情!

一種牽掛散文6

  牽掛是來自遙遠的情愫,看不到,摸不著,卻分分秒秒陪伴身邊,心中的愛有人給,心中的苦有人憐,是隔不斷的血脈,是心與心的守望。

  在這人間四月,青城無處不飛花,到處都是樹木的蓊郁、花草的芬芳,透人心扉,讓每一個地方都感受到春的味道。

  在呼市的809街,有一個大的集市,商品玲瑯,活躍繁茂,人來人往,無疑是最絢麗的一道風景。

  在街的北側臨街房,幾乎全是飯店,我的老鄉建華開的飯館就在這條街上。

  在一個下午,從北京來了一男三女,來到飯館。讓建華驚訝不已,姐四個來干嘛了?

  在晚上一起吃飯時,帶隊的二哥說了來的意圖,是代表八十七歲高齡的老母親來“巡視”的,實際是來“暗訪”。

  建華初中沒畢業,十六歲就接班了,在百貨商店賣貨,那時都沒有柜臺高。后來來到呼市投奔三姐,他在二連做過買賣,在房地產公司當項目經理。房地產開發公司老總出事了,他又自謀職業。幾個人合伙開了家鄉味道的飯館。

  隔行如隔山,飯館開了一年多,沒賺到錢,虧了不少。家里人不同意,可他很執著。他的想法,我有人脈資源,只要精細管理,做出特色來,就能經營好。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是娘的心頭肉。建華已近五十歲了,兒子多大都是孩子。對在北京的八十七歲的母親來說,默默守望,遙望遠方,心有所向,情無聲,愛無影,猶在心頭。

  母命難違,這不,派四個兒女,開著自駕車,行車七個小時,千里迢迢,悄悄地來到建華的飯館。妹妹說,我是開著導航導來的。

  二哥說,代表母親來的,看看建華經營的到底怎么樣?

  母親的意思,建華還不成熟,做事不放心,不是經商的料,沒有一聲抱怨,卻是滿滿的期望。

  二姐在旁邊直擦眼睛說,我們幾個都在北京,就只有建華孤零零在這。

  三姐笑笑,是我把他弄來的,又拋棄了他,去了北京。

  是呀,每個人,被時代改變得面目全非。

  建華也許是疲累的,也多了些滄桑。說,我就是想干點事。確實,今年以來,從飯菜質量、內控管理和顧客服務都有很大改觀,經營有改善,建華的信心大增。

  他不是演員,也不會演戲,更不懂什么叫逢場作戲。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應懂得。

  我們幾個朋友,不是想表面奉承他。

  想說的是,建華經營飯館不易,吃一塹,長一智,生意向好。

  建華的妻子也賢惠、包容,兒子愛畫畫,動手能力強,是個小怪才。幸福的一家人呀。

  家和萬事興。不是取悅“巡視組”,也不是慰藉老母親。

  如果建華懂,那親人就懂。人們不會做著一夜暴富的夢。

  在這些場合,面對親人,而建華只笑笑。

  聽從內心吧。建華是個梗直倔強的人,“我只做我自己。”

  這就是冷暖自知的人。

  在樹忠兄宴請“巡視組”的飯桌上,我們幾個老鄉坐陪,人們紛紛唱起歌來,王江唱的《父親對你說》,二哥也唱了一首《母親》,青格勒圖唱起了家鄉的民歌《諾恩吉雅》,“出嫁到遠方”的女子對故鄉的思念。歌是那么溫暖,是那么深情。在場的人,每個人的眼晴都是濕潤的。二姐含著淚說,建華眼窩子淺,再唱就哭了。

  飯館門前很多來了又去的人,人們來了又走,有人愿在飯館停留小酌,有人只在漫步里隨遇而安。

  坐在飯館就安靜看著,我舉起一杯酒提議,敬一敬這牽掛的親人,謝一謝這大愛的人間。

一種牽掛散文7

  牽掛是從心底流淌的涓涓細流,纏纏綿綿流向遠方,看似云淡風輕的記憶,卻刻骨銘心地珍藏在心間,時時地令人感動。

  妻子是岳母的最小的女兒,參加工作時在鄉下廣播站,一周才回來一次。岳母想得不行,每天挪著小腳,拄著拐仗找局長,終于一年多調到城里。

  妻子調回那天,天下著小清雪。岳母就頂著雪站在街口,迎著女兒回了家。

  我跟妻子來到呼市二十多年了。來呼市時岳母還在世,那時已七十多歲了。我們這一走,就是三千里地呀,一年回一趟都不容易呀。

  妻子走時,岳母含著淚說,老丫頭不要媽了。一直念叨著。岳母哭,妻子也哭。

  來到呼市后,一家人都很忙,隔三差五給岳母打個電話。岳母說,老丫頭沒媽了。每次都這么念叨著。一再訂矚,讓小孫少喝點酒,胃不好,做點好吃的。

  岳母的意思,攏住男人的心,先養好男人的胃。

  可是岳母又笑了。我知道,岳父做的菜好吃,尤其是紅燒肉、扒肉條是一絕。

  我們每次回去過年,多數時候,我回白音昌過年,妻子陪岳母過年。

  每次回去,都準備好吃的,天天拉著妻子的手,怕跑了似的。臨走時,拿上自己養的雞蛋,當地的地瓜……

  岳父去逝后,剩下孤苦伶仃的岳母。妻子回去就多了些,也就是一年兩次。岳母每次都說,我得去陪你爸了。這個十四歲嫁給岳父的童養媳,從河北逃難到東北,相濡以沫七十多年,生育了七個子女,那是血融于水的親人。

  岳母腦血痊后,病得很重,妻子才多了些,陪的時間才長了些。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岳母便病得不輕,卻依然不好不壞的,只能吃流食,存著一口氣。

  妻子回去看了,又聾又糊涂的老人,卻能認出妻子,聽懂妻子說的話。

  臨走時,弟弟說:媽不行了,再通知你!

  她當然明白,弟弟的意思是,等母親去世再通知她。

  等不行了,也見不上了。

  妻子說,那一回,到母親的床前,給母親磕了頭,眼含著熱淚一步三回頭。

  這一別,就是永遠。其實她們彼此都知道。當然有跟前的幾個姐姐和弟弟、弟媳照顧,她也安心。

  岳母是九十歲高齡去逝的,也是高壽了。

  岳母去世后的第二天下午,我們才風塵仆仆從呼市趕了回去。

  妻子任誰攔都沒用,她哭得死去活來,直恨自己未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令所有在場者動容。

  現在妻子退休了,回老家多了,可是老人都不在了,想陪都沒得陪了。“子欲養,而親不待”,多么遺撼,說來心酸。

  妻子跟姐姐們說,你們真好,離家近就是方便!

  二姐告訴妻子,每次回家,媽都念叨。都不經意地大門口張望。回來就唉聲嘆氣。是啊,媽想你,想得難受!也沒有辦法!

  老丫頭快回來看我了,我是她媽呀。這是岳母常說的話。

  妻子也知道,遠在千里外的母親會如何想她。

  于是,過年的,過年吧。慢慢的,不覺,母親就老了。看一回母親,便覺得母親又深深的老了一層。

  這樣的時候,也會泛起一絲絲的憂傷和惆悵。對母親有了漸漸地心疼與不舍。

  我羨慕別人有子女相陪的眼神。我相信,那一刻,我有時后悔,讓妻子遠嫁他鄉,去追尋自己的生活,而將父母扔下。

  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在他們暮年時,兒女就在他們身邊。吃著家常便飯,說著家長里短,過著承歡膝下的日子。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然而,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遠嫁他鄉的女兒,注定,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一種牽掛散文8

  牽掛是情與愛的積淀,很純,只與情感有關,很暖,人世間如果沒有了牽掛,沒有了愛,這個世界就是一幅幸福美好的模樣。

  在我七歲的時候,母親就去逝了,父親在外地打工,姐姐才十二歲就掇學,支撐起了這個家。做衣做鞋做飯,從小就沒有享受過同齡人該有的童年。

  姐姐知道這輩子自己大約只能如此了,但她更清楚,照顧這個家才是自己的世界。

  她就像一個媽媽,為了我和妹妹,讓我們好好學習,受到最好的教育,她不愿意再重復自己的老路。嫁人或者不嫁人,這輩子都能有尊嚴地活下去。

  多年以后,姐,你領我們在山溝溝里過日子,你害怕不?我想證實兒時的答案。

  怕。姐姐不加思索,再怕也不行呀。門栓得死死的,風一刮嘰里呱啦響。

  姐姐像老母雞一樣呵護我們。有一次高年級姓軒的男生欺負我,姐姐上去撓人的胳膊,手腕留下幾道血印子。男生你怎么撓人,屬雞的。姐說,就是屬雞的。姐真是屬雞的,一輩子創鬧的命。

  姐姐無數個黎明,牽著我的手,把我送出門,她是在牽著我的明天,我的未來,走向曙光升起的地方。

  在人生道路上,初心,是姐姐給了我激勵,給了我力量、勇氣和信心。

  來了繼母,姐姐在二十七歲才嫁人,嫁到窮山溝里。

  后來,我參加了工作,姐姐一家搬到通遼郊區。姐夫重男輕女,姐姐就養了四個女兒。可見生活多么艱難和困窘。

  我最初去通遼郊區看姐姐時,姐姐住的土坯廂房。姐姐給我包酸菜餡餃子,屋里灶火,煙火彌漫,姐姐有很重的哮喘病,嗆得姐姐陣陣咳嗽。

  姐姐說,東院的說,總看不到你弟弟來呢。我跟他們說,弟弟是當官的,可忙了。

  吃飯時,讓姐夫叫東院一起來吃飯。幾個孩子在地上地下,怯生生的。

  姐姐一直說,我弟弟來了,沒啥好吃的。會好的。我離你們遠,自己照顧好自己,倆口子別吵架,好好過日子。

  姐夫說,胡說些啥呀。弟弟是文化人。

  我的眼睛忽然變得有些潮濕。細數著姐姐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

  以后,我來到呼市,回老家看老人,見到姐姐更少了,時間短,也跑不過來。只是打個電話問候一聲。知道姐的日子好多了。蓋起了三間磚瓦房,在村子立足了,孩子都長大成人了。有一個結婚了,三個女兒考上了大學。

  繼母去逝后,姐把父親接了去。去姐家機會多了。有病有災,都是姐妹和外甥女伺候。就是父親理發擦身,都是外甥女給做。

  姐姐每次來電話,都說,挺好的,放心吧。少喝點酒,保重身體。

  反牽掛起我來了,父親去逝了,姐姐給我打電話多了起來。話不多,就是兩句,挺好的吧,少喝酒。孩子們說,我老舅每天不好好睡覺,多大歲數,還熬夜。

  我寫東西都寫到半夜,有時一兩點,然后發到博客圈里。

  今年清明節,我回老家掃墓,還要去看看姐姐。姐知道后,那個高興呀,一天一個電話,問我啥時到。

  我去那天上午,天下小雨,姐說,這是今春第一場雨。土地墑情就好了,姐還有幾畝地,是跟大女兒一起種呢。

  姐早就拌好了蘿卜餡,在家休息的四外甥女,就開始包上餃子了,姐姐燉酸菜凍豆腐。

  我拍了照片,發微信給三外甥女,饞你。當醫生的三外甥女說,媽從不問我愿吃啥,卻知道老舅愿吃啥。真偏心。

  是呀,姐知道我愿吃餃子,愿吃白蘿卜和酸菜餡的。

  餃子和菜上桌子了。上了一瓶酒,喝點吧。我說不喝了。姐看著說,在我這反對喝酒。你姐夫就是喝酒,得了肝癌沒的。

  姐姐說,你也信教吧,信教好。我笑了,笑而不語。

  姐姐信基督教,沒上幾天學,卻能看懂圣經,大段的能背下來。

  今年是姐的本命年,我訂購了一本精裝圣經,給郵去作為禮物。姐姐好高興。

  我拿起圣經,有不少用筆勾劃的句子。姐姐說,這本書多精致。我給他們看,這是我弟弟送給我的。滿臉的自豪。

  在姐姐家,沒有過多的停留。走時,姐姐給我帶來一箱子雞蛋,姐姐說,是從村里收的土雞蛋。我不拿,太遠了。姐姐堅持讓拿著。

  從姐姐家出來,雨還在下著,我滿是凄惶。

  姐姐也老了,我把頭扭向一旁,任淚水悄然滑下。

  春風吹拂,心中多少愛戀,撫慰落寂的心魂;細雨飄落,心底多少牽掛,播撒一份寧靜和暖香。

  不管是讓人牽掛,還是牽掛別人。有一個人牽掛著是幸福的,被人牽掛,是一種莫大的幸運,是一種莫大的期盼。那是靈魂深處滋生的愛與溫暖,我都愿用一生的時間去品味,去珍藏。

【一種牽掛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被親人牽掛真好11-19

在遠方的一份牽掛散文02-05

俯身,是一種境界散文02-13

憂傷,也是一種美散文02-04

有一種感覺叫貼心散文02-01

窒息是一種痛散文欣賞01-31

有一種愛叫包容散文01-31

有一種病叫思念散文11-28

總有那么一種溫情在彌漫散文11-14

思念是一種美麗的孤獨散文1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激情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资源26u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亚洲第一簧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