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散文
整整兩年前的清晨7點,媽媽“走”了,今天清晨,我手捧鮮花獨自驅車來到媽媽的墳前。“媽媽”的稱謂在我們老家也叫“娘”。
娘,請原諒兒子的內向,以前我們結伴而來時,我沒有哭過,今天,我一個人來了,我想好好跟您說說話,我也不刻意控制自己,該哭就哭吧!
娘,我知道您一輩子愛體面、愛整潔,今天我為您敬上一束潔白的百合花,我就不燒香燒紙了。媽媽,我知道您沒什么文化,小時候,您檢查我背書的方法是看我背得是否流利,如果我一氣呵成背完,您就視同我過關,今天,我給您再背一次書吧,“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這是與您差不多大的詩人余光中寫的《鄉愁》。娘請您原諒,我背得不流暢,我的聲音哽咽,眼淚不止的流。
娘,我在搜尋我們母子情深的記憶,最早的記憶應該是4歲左右,您身后的小背簍背著我趁著月光從外公家回家,走在武陵山區的崎嶇山路上,您一直給我講月亮里的故事。后來,我們家由武陵山下的小村莊搬至武陵山下的小縣城,再后來,您搬到了這座火車拖來的城市。今天,您長眠在鐵路旁邊的小山坡上。在懷化的近20年的歲月,您飽受疾病的折磨,并以頑強的毅力多贏得10年的生命。
最近,在讀《論語》中深深感受這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是啊!父母安康俱在的時候,兒女的心永遠是欣慰的,驕傲的',還有嬌寵的感覺;但一想到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膝前盡孝的時日不多,就會憂懼叢生。娘,我最后悔的是一輩子沒為您洗過一回腳。您住院時,有時對您照顧不周,我真恨“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啊。娘,我知道,您與病魔抗爭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您的后代子孫。
娘,謝謝您給了我生命并教會我生活,通過您的一生,我懂得了馬爾克斯寫在《百年孤獨》中的情愫:“父母是隔在我們與死亡間的簾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著什么在看,沒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今夜,我跑步在河邊,晚風習習,圓月在云朵里穿行。不禁思緒翻滾:月亮在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娘,我聽到了您的囑托:勇敢面對困難,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