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散文
父親一直教導告誡爺爺是教師,也是一鄉之保,寫得一手好字;五爺爺更是書法精湛,遠近聞名,冪冪中深有書法情結。
記得6-7歲時,父親便讓我練習,與其說是練習,不如說就只是用筷子粘水在吃飯的桌子上寫寫,對握筆,走字有個大概了解,當然,父親也僅僅是一種情結,以至他70歲生日時見到自己7歲的孫子寫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還是滿臉幸福,其實我對兒子的書法情結也是來自父親。
因為有了父親的簡單教育,便空時在地上、水上到處按筆索引,那時家里太窮,哪有現在這么好的條件,根本沒有紙筆,更談不上真正的墨水寫書法,那太浪費。
當然與其說是書法愛好,倒不如說是從書法中找到自信,因為確實掌握了部分書法技巧后,后來寫的鋼筆字都很好看了。
每每老師、同事贊賞時,還是小有得意,當然這僅僅是皮毛。
要達到書法家的水平,那還相距太遠。記得參加工作多年后,遇一同事,后結為書法朋友,其書法癡迷程度無人能敵,當然我們現在仍有聯系,且朋友圈隨時發布最新的作品,其30歲時已在綿陽市書法協會成員,作品在公司、市里的各種活動中獲獎無數。
記得我結婚時,專門完成一幅作品贈送與我,感動萬分。
雖后來我們都離開綿陽,各自駐外,但其在書法上的進步和堅持遠遠超出書法愛好,祝愿以后成為大師級別,期待家里的作品成為真品原跡。
記得有次跟這位專業的書法朋友聊天,看過我的作品后,總結兩個字“浮燥”,點中要害且二話不說,當然我接受,因為我僅僅只是愛好,造詣上沒有提高實屬心境浮燥。
所以我的書法境界就沒有那么大的進步了,只是沒有完全丟掉,書法用的紙筆隨我走過大江南北,雖用的'少,但心靜時,總是要寫寫畫畫的。
現在我有時閑下來,會有一杯小酒,一段音樂,一展書筆,或寫詩,或寫字,以慰藉父親及自己的小小書法情結,當然,在此過程我的兒子也從中體會,有時利用空余也會教教他,希望繼續傳承,不去追求成為藝術家,小小市民的心態即可。
隨著現在通訊工具的發達,也保存在電腦里,曬曬朋友圈,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當然大部分同學朋友都覺得寫得贊,其實我心里清楚,仍然是浮燥有余,力道不足,那就權當真的只是一種愛好吧。
【書法散文】相關文章:
書法春聯精選01-24
書法家04-21
書法名人勵志故事11-18
書法教學的活動總結12-29
小小書法家作文05-16
中國書法的魅力所在07-21
勵志書法名言02-11
小學書法小組的活動總結12-29
書法家王羲之傳說故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