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聞當年說唱聲散文
飄灑的雪花昭示著冬天真的來了,踩著村里冬閑的腳步,行走在田間松軟的麥田里,一串串散落的記憶又從心底泛起。
茫茫風塵里,影影綽綽的人影晃動,就像幾十年前的冬季一樣,一個或幾個盲人組成的說唱隊伍,手持長長的盲桿,相互拉扯著,艱難地行走在村前的泥路上,碰到狗的叫聲了,就說明又一個村子到了。
其實,在已經模糊的記憶里,說唱,總共也沒聽過幾場。能聽懂的',或像樣子聽的,更是難以記起。
只是看著電視,看著豪華透著寶氣的曲藝節目,總覺得離我們的形象相差很遠,隔著村里的地氣,越來越不認識了,越來越看不懂了,越來越覺得自己俗人一個。
看著自己越來越上不了臺面,自尊心越來越受到傷害,就一個勁的在角落里萎縮,把自己猥瑣成田間地頭里的一棵草,一苗蒿,在天野里自由的瘋長。
在田野里,我就看見了那些說唱的盲人。
背著二胡或墜胡什么的,到了村口,小鑼一敲,人就圍過來了,張口就是一大段說唱的告白,話語滄桑,撩人心炫,恩善的鄉鄰們已是雙眼淚下,趕緊回家端些吃的喝的,安置在古樹下,來上那么一段,先過過耳癮,然后再商量去誰家住下。
他們總是在冬閑的時候特別的忙碌,一個村一個村地過,遇到憐惜他們的貴人了,就多住幾天,多說幾場,多唱幾段,反正段子都在肚子里面裝著的,土窯洞也罷,騾馬圈也罷,只要肚子混圓了,說唱起來就格外地賣力。
反正是冬閑,夜又是那么漫長。
在農家土炕上,在飼養棚里,一大屋子人側耳聽著那如歌似泣的說唱,空氣都為之動容。
那時,沒有電,沒有電視,沒有任何娛樂,農村生活是單調乏味的,是緊張而又艱苦的,農民是不幸的,精神享受更是空白。
沒有伴奏的說唱雖然乏力,但勝過沒有。
盲人雖看不清村里的泥路,看不到光明,但肚子里有貨,好像看清了天下的不幸事,看透了人間的悲歡離合。
他們已哭干了淚,哭瞎了眼,強裝笑顏,用自己的卑微,照亮了別人,逗樂了眾人。
和盲人比起來,還有什么更難的,還有什么更苦的,還有什么更不幸的?
每次說唱完了,村里都能清凈幾天,陰云籠罩的家里總能傳出幾絲笑聲,拍桌摔碗的兩口子,也能過上幾天和睦相敬的日子。
說唱人走時,你送個饅頭,他送個紅薯,總是客客氣氣地把吃的東西裝滿口袋,窮家富路嗎,又的還順路送上一程,送到鄰村村邊。
后來長大了,就不好意思再混在大人堆里,聽那種悲切的熱鬧了。
再后來,上了技校,時間一下子富裕了,每天中午吃飯時,匆匆忙忙打好飯,調好收音機里的廣播,幾個人圍蹲著,聽那劉蘭芳鏗鏘高昂的評書,《岳飛傳》、《楊家將》, 二百多集內容,伴隨著我們又渡過了一大段時光,一些經典書段冷不防就從嘴里冒了出來,伴隨著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成長。
幾十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好多事情已經忘卻了,好多村人已經過逝了,但農村就是一幅畫,在白色蒼茫的田野上,那盲人手持盲桿無助時的畫面,說唱時引起的唏噓聲,同學們圍成一圈聽那評書的情景,總是牢牢刻記在心里,定格在大腦的空間的深處。
看著滿天飄舞的雪花,感受著那冷冽的寒風,就猶聞當年那悲嗆的說唱。
【猶聞當年說唱聲散文】相關文章:
遙想蘇子當年散文11-19
當年與你執手散文11-21
又聞槐花香散文11-13
說網事散文欣賞11-05
精選詩文《當年軍訓依舊我心》04-20
孟郊《聞砧》唐詩賞析06-26
名聞天下的成語解釋05-15
《始聞秋風》原文及鑒賞09-29
《夜聞方響》唐詩賞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