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情愫方寸間散文
書法與水墨畫(也稱中國畫或簡稱國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有著其特有的表現形式和手法。
每當創作完成后,我們在書法和國畫作品上除了鈐上自己的名章外,通常會在作品的左上角或名章下面等其他部位鈐上形狀各異內容不同的印章作為點綴,人們把這類印章叫作“閑章”;鈐在作品左上角的印章又叫“鈐首印”。
縱觀古往今來歷代書畫家們的閑章,內容非常豐富,有勵志的、有自勉的,也有自己的感悟之言;其中有古今賢達的名句名言,也有自撰或是化用古今名言的,書畫家們把自己的萬千情愫無限思緒匯聚在這方寸之間。
從事書畫創作30多年來,我也陸續地自刻和請人刻了有數十方名章和閑章。
“個個成龍”、“矯若游龍”,是我開始學習畫水墨蝦時自刻的兩方印章,寓意是在畫蝦時要融入龍的氣魄和精神,畫出的蝦要象龍一樣矯健騰躍,栩栩如生,這兩方印章一直是我畫蝦所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這句名言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頌,他的另外一句名言也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世人皆醉吾獨醒,世人皆濁吾獨清。”而我認為這只是詩人的一廂情愿,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憧憬。后來晉代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更是引發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由于社會是無數的多元化所組成,人類生存不能在真空里,而需要不斷地補充衣食住行的各種物資,也需要不斷的進行交流和碰撞才能有感悟有進步,任何人也無法脫離社會而生活,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可以沒有人打擾沒有羈絆束縛的“桃花源”。為此,我請朋友刻了“處世難清”的一方閑章。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美術館的一個個人畫展引起了轟動,當時國家美術界的頂級大師們云集一起,對展出的畫作頂禮膜拜,贊不絕口。中央美術學院和巴黎世界藝術中心迅速作出反應,追聘其為名譽院長和世界藝術大師……這個名叫黃秋園的國畫家生前默默無聞,就連要加入省美協的愿望也未能實現。著名畫家李可染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國有顏回而不知,深以為恥。”(顏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賢之首)為此,我刻了“不知顏回”的一方閑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上世紀90年代,一首名為《瀟灑走一回》的流行歌曲傳遍了大江南北,那表達塵世中的無奈極其貼近生活的歌詞引發了人們諸多的感慨。在金錢和權利的誘惑面前,大多數人選擇了“隨波逐流”,甚至有很多人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不擇手段鋌而走險……作為生活在塵世中的我只是“江南一粟”,根本無法阻擋滾滾前行的'社會潮流,無力“阻流”或“抗流”更不愿“逐流”,于是便在聊以自嘲的心境下鐫刻了一方“隨波被流”的閑章。
在大千世界無比現實的滾滾紅塵中,我常常會感到莫名的寂寞,或許也就是人們說的孤獨。記得《增廣賢文》中有一句:“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指人心險惡,世態炎涼,不能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別人,這無疑是前人在長期生活中歸納的寶貴經驗。可我覺得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的交流中還可以給人們更多的啟示:即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人面前說什么話。“酒逢知己飲,詩向會間吟。”千萬不要在書法家面前談文學,不要在音樂家面前談美術,不要在作家面前談舞蹈……因為能夠同時涉獵文學和藝術甚至多種體裁文學藝術的人為世所罕見,能在文壇藝苑縱橫馳騁的真可謂是比之“鳳毛麟角”更為稀少。
“對牛彈琴”不但不能引起藝術的共鳴,浪費表情,還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尷尬。
面對紛繁錯雜的現實社會,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受摯友滕子京之托撰寫的《岳陽樓記》中發出無奈的感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對此我深有同感,請朋友鐫刻了一方閑章,文曰:吾誰與語。
噫,真情虛言何處寄,萬千情愫方寸間。
以刀為筆,以石為帛。
嗟夫,閑章是書畫家抒發渲泄情感的最好載體。
【萬千情愫方寸間散文】相關文章:
樹緣梅酒的情愫散文11-15
方寸已亂近義詞03-13
眉間心上念你如初散文11-16
癡情萬千為誰守 佳夢成風淚空流散文05-03
方寸地的成語解釋05-13
用方寸已亂造句03-31
淺談十年間散文05-03
她夢長不過天地間散文11-16
悠悠千載,誰堪忙碌間散文11-04
風云聚散,函谷雄關鎖峰間 散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