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千年古鎮光福里散文欣賞
千年古鎮光福里 (散文)
史光榮
我來了。
當我站在江南水鄉一個叫光福鎮的千年古鎮時,當我隨著人流坐在十字老街口一個臨水而建、白墻黛瓦的酒肆時,當我住在三面環水的嘉福廣場邊的小旅館時,我的心仍然像濕漉漉空氣中的水霧一般飄忽不定,這就是太湖邊的蘇州嗎?這就是姑蘇城郊的吳中區嗎?這就是鑲嵌在太湖岸畔的千年古鎮嗎?
不是為了尋夢,也不是為了踏青,更不是為了一個神圣的約定。我們踏上這塊熱土,是奔著全國有名的“花木之鄉、果木之鄉”的頭銜,是奔著“桂花之鄉、梅花之鄉”的皇冠,在數九寒天,從遙遠的北方山區,一路追尋著長在江南水鄉的一抹抹綠色,懵懵間誤打誤闖,一頭撞進了古鎮的懷抱。
雖看慣了黃土高坡上裸露的溝壑和黃土,看慣了一片片灰茫茫的山嶺和荒涼滄桑,可骨子里向往著江南的水鄉,向往著濕潤的黑土,向往著墨綠般的葉子,當然雪海般的梅花更令人神往。
從遙遠的北方趕來,看著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苗木,到處都是觸手可摸的湖水,我恍如隔世地站在門外,仔細打量著夢中的蓬萊仙境,一條條青石板鋪就的古街,還有小巷,一座座依水而建的亭臺樓閣,還有清一色白墻、清一色黛瓦的故居,一架架飛水而過的拱橋,還有湖光山色中的小島,在一片碧水葉綠的色調中,在撲朔迷離的魅惑中,靜靜的,靜靜的,連搖櫓小船劃破湖水的寧靜都能辨析得一清二楚,我輕輕地來了。
真的,我來了。
雖然 ,光福鎮又叫光福里,是具有2500年集鎮史的江蘇歷史文化古鎮,是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之一,雖然,光福里的主要景點,像“銅觀音寺”、“司徒廟”、“天壽圣恩寺”、“鄧尉山的香雪海”等等,一個也沒去過,一個也沒游過,但我也不想去了,有這星羅棋布的湖水,有這古樸寧靜的古鎮,這就足夠了,我真想大喊一聲,我來了。
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光福鎮的千年古街上,青石板、方磚鋪就的街道,不太寬敞,三四米寬的樣子,但沒有過多的車流,連摩托車、電動車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像我一樣漫步的人流,行走在上面,猶如在歷史的時空里穿越,兩邊并不是太繁華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有酒肆、有布店、雜貨店,也有現代的小超市,不一樣的是古色古氣的老店門額,是清秀高雅的傳統產業,如色彩紛呈的“蘇繡”,還有專業從事雕刻技藝的牙雕、玉雕、核雕、紅木雕等雕刻小店。
走上橋頭,望著緩緩流淌的湖水,不時搖過一葉小舟,蕩起層層漣漪,在整齊劃一的青石砌筑的堤岸前,又反射回來,把倒影的街景變得晃動和漫長,信步走下橋頭,干脆下幾個臺階,蹲在湖水的旁邊,用手撩撥起湖水,看自己的影子在湖水的蕩漾中,不斷地變幻,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童年,回到家鄉清冽的亳清河中。
沿著古街,一路往西,走不多遠,便看見了打聽到的苗木基地。
這是古道邊的一個大型苗圃,其實不是小樹小苗,花花草草,而是最少培育了一二十年的大型樹干。
一眼望不到頭的苗圃里,用樹種分割成一個個方格,方格里又挖成一畦畦田塊,既能澆水,又能排澇,那一排排、一片片的廣玉蘭、香樟樹、楊梅樹、桂花樹,還有不認識的南方樹種,郁郁蔥蔥,蔚然成林。
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隨便往下刨幾撅,就能冒出水泡,隨便撒下幾粒種子,幾天就能發芽,隨便找根樹枝插下去,幾天就能長成苗木,變成嫩綠的葉子。
太湖水在這里環繞,在這里分岔,變成一條條縱橫的水網,在光福小鎮里交錯。
光福小鎮,就是漂浮在太湖里的一顆明珠,千百年來,在湖水的潤澤下,越來越有光澤,顯得越來越加年輕。
遙望古鎮西側的鄧尉山,還有古街口的萬畝濕地公園,依山傍水,碧水藍天,我發現,怎么行走,也走不出這個古鎮,光福利,這個古鎮真好。
【千年古鎮光福里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活色生香的黎里古鎮散文11-15
千年古鎮——許村07-27
我心中的光福作文03-07
古鎮散文(精選13篇)04-07
同里古鎮作文06-04
古鎮情懷散文(精選10篇)10-08
一個千年古鎮復興的背影07-16
殺雞散文欣賞10-14
五千年以后的悲傷散文02-24
黎里古鎮作文(精選21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