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追憶中延伸散文
歲月變遷,年輪更疊,一個中華民族沿襲幾千年的特別紀念日——清明節,又悄然而至。
清明,安設在一個春天,中國的古人,一定是思想了許久,才定下的日子。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人們經歷了長久的一個寒冬的侵襲,心中期盼溫暖的春天,而清明的到來,可以清除人們心中郁結已久的寒意、雜念,從而明白、清醒,每一個人自己的責任、擔當。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在紀念自己先人的當口,用感恩與追憶的方式,讓綿延不斷的家族歷史,來一個繼續,采取一種焚香、置酒、擺貢品祭祀形式,以示意對自己先人愛的釋放、情的追補。
小時候,曾經讀到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中國古代描寫清明節詩歌中最負成名的作品這一,讓人感覺古代人在這個時令中的'特有紀念方式,以及這個節點上的特殊易變的天氣狀態。
正是華夏子孫在這一節點對祖先的特殊追憶,才會在詩中出現:“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心理描述。
當自己打小時候,就一直關心與呵護自己長大的親人,一個接一個離別人世,有的甚至來不及說再見、來不及留下遺言,就悄然作古,這讓我們活著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會產生沉沉的重壓,這些心中的苦痛,是無法用語言來精確表達的,況且,這也是一個誰也無法規避的人的最后歸縮。
去年年底,我們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畢業的高中同學,與自己的老師相聚在一起,當我向自己尊敬的老校長、自己的恩師,問起師母的近況,恩師心情沉重地說:“她已經走了,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相伴幾十年的老伴悄然離去,讓老校長蒼老了許多,我只得上前安慰了一番,請老校長注意保重身體,冷靜面對這一特殊的變故。
我們每一個人,多是在眾人的期待下來到人間,最后,在親人的陪伴下,告別人間。但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在親人及朋友的幫助與愛護下成長,在與人的交集中,留下一系列獨特的個性與軌跡,在眾多的交情中,親情,永遠是一份難于割舍的珍貴感情,值得珍惜與愛護。
清明,又是一個進行時,無論您生活在國內,還是生活在遙遠的海外,只要你心中烙上了炎黃子孫的烙印,那么,在這個特殊的時節,你一定會用自己特別的方式,來追憶、紀念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先輩。
重新修繕自己的感恩策略,并付之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自己對現有在世親人的愛,悄然釋放、適時傳送、迅速追補,讓生活在當下的親人,感覺愛的甜潤,享受小輩的關愛,讓這種愛的傳遞,成為一種永恒的定律,如三月的小雨,綿延不斷。
清明重復輪回
親情永遠存世
這是華夏子孫的規矩
也是家族沿革的必然!
【讓愛在追憶中延伸散文】相關文章:
在陌路中追憶似水年華散文11-11
追憶似水年華散文11-15
追憶我的似水年華散文05-02
愛在心口難開散文04-30
追憶黑板報的情感散文05-26
散文:讓花香彌漫12-14
讓愛地久天長怎樣散文11-11
追憶高一作文08-14
愛在夕陽下01-18
延伸的反義詞是什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