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廟淺丘崗上的圣殿散文
始建于清朝嘉慶中期的四川省金堂縣高板鎮河流縱橫,淺丘遍布,土地肥沃,田野豐潤。交通便利,地靈人杰。文化底蘊豐富,廟宇遍布。在高板鎮東岳村13組的那淺丘上面,還保留著一座古老的廟宇,那就是方圓百里鄉民都知曉的東岳廟。在高板當地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人行萬里路,不如東岳廟走一步”,說明了東岳廟在當地人心中的那份神圣和那份虔誠。懷著這份心情,決定去東岳廟走走。
沿金堂大道南下,過了高板鎮標牌,左轉3公里左右就到了東岳村。蜿蜒的水泥路把我們帶入了一片淺丘,路旁不同風格的農舍點綴著這片美麗的田野,田野中農夫揮鐮收獲那金燦燦的油菜。一片片養殖水田波光粼粼,不時有魚兒游出水面,享受陽光藍天。一幅幅靜美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車窗面前。到了,東岳廟改建者張方來的小兒子,70多歲的張云程告訴我們,到了東岳廟了。
廟堂已經有上百年歷史,廟宇是一座大型的四合院,占地約5畝,建筑物有3幢,典型的川西建筑,石頭做基,泥土為墻,竹木瓦角,青瓦蓋頂,木梁支撐。正北面為主建筑,共3間正殿,正殿供有東岳大帝神像,一身塑金,威武高大,兩眼犀利有神,左殿和右殿供有菩薩、羅漢、明王的佛像100余尊。后邊為耳房,用作儲糧、食堂、僧人休息之用。南邊有4間瓦房,主要供香客歇息、吃齋飯所用。中間有空地約1000余平方,主要用作開展大型祭祀活動。東面建有香塔一座,有兩米高,供散客燒香。每月逢“9”,香客們便前往燒香拜神祈福。虔誠祈福的人們,為求一生平安,少災少難,多子多福,從不遠百里徒步到廟,燒香祈福,香火旺盛。完了,共進齋食,喝茶聊天,盛世融融。被香火薰黑了的.房梁,斑駁的油漆,記錄著這里的香火旺盛。每年春節的大年初一至十五,附近幾十里路的鄉民都要趕來這里集中,這里形成了商貿集散之地。一片繁榮,一派生機。
據說,東岳廟的神靈很靈驗。相傳當地的一個大財主在他五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夜里做了一個夢,夢見主管人間生老病死的東岳菩薩來到東岳廟,便急忙前去跪拜,菩薩見財主態度誠懇,便告訴他壽命將盡,如果想延長壽命,就必須到東岳廟請神祭拜。財主嚇得面如土色。第二天,立即趕往東岳廟,找到主持,向東岳廟住持說明夢里之事,并選好了皇道吉日。財主回家后,齋戒三天,沐浴更衣,按時抵達東岳廟。財主非常虔誠地祭拜了東岳大帝。然后沿著神路東側向南走了八步,做了一首迎神歌,把天神請來后,行大禮誠心祭拜,拜完后,又在西側走了八步,做了一首送神歌。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財主在做送神歌時,著實費了很大心力,出了一身大汗,終于把神送回了天庭。于是,這個大財主家里百業興旺,活過百歲而終,還繁衍了不少后人。
據當地村民介紹,東岳廟原在楊溪村,距離現地址還有10多華里。楊溪當地有一大財主,名叫張芳來。由于家里田地很多,長工無數,日子過得還很滋潤。他一日夜里,做了一個惡夢,夢見自己有血光之災,在走投無路之時,東岳菩薩給他指點迷津。讓他安神修廟,行善賜福、惠濟相鄰,方可重獲新生。夢醒后,他便花重金將東岳廟移修至現地址,工期歷時3年,并為菩薩重塑金身,求平安富貴。張芳來雖為大財主,但為人和善,樂于幫助窮困人家,得以善終,享年82歲,后人也多發達。
還據當地村民講,廟里的送子菩薩也很靈驗。離廟宇有60多里地的一個唐姓婦女,婚后3年都沒有懷上孩子,鄰居就叫她去東岳廟求子,徒步幾十里路后,婦女來到廟里,虔誠地到送子菩薩面前求子,并以善施。回家后不久就懷上孩子。后來這家人,人丁興旺,多子多福。
由于附近的張姓人居多,廟里的和尚住持也幾乎都姓張。比較有名氣的滿和尚外號王瘸子。還有外姓人沈中仁和尚,外號沈老狗,一直住在廟上,燒香而死。后來是周興和外號叫周抓手的和尚住持,一直到解放后死于廟里。
破四舊的時候,這座百年殿堂也難幸免于難。五十年代,破壞了不少的菩薩。六十年代,將廟宇改為大食堂,附近生產隊的人都在那里生火做飯。為了推粉磨面,把廟子里民國十三年八月立的大石碑,推至河邊,改作磨盤,從中打孔,嚴重損毀了那很有價值的文物。上面的碑文,如今還依稀可見。后來,政府把廟宇改建成了一所小學,生源都是附近村民子弟,城里的老師在這里教書育人,日子清苦。據曾經在此任教的陳澤宣老師說,學校最高峰時學生達到300多人,教師有十幾個。后來,由于交通發達了,附近的學生都去鎮上或者縣城讀書了,生源減少,學校于90年代初停辦,廟宇建筑一直保存至今,基本完整。
80年代,達成鐵路從廟宇面前穿過,占用了廟前的幾十畝的壩子,廟宇顯得緊湊、凄落。由于鄉親們的保護,幾經碾轉,保留下來了部分菩薩。廟里目前還保留8尊閃著金光的、栩栩如生的神靈。
門口有一個小石廟,上面被一張紅布覆蓋,里面還燃燒著香火,香煙繚繞,灰燼成堆。前面就擺放著那曾經用作磨盤的石碑。石碑上面,留下許多跪拜人的影子,告訴我們這里依然香火旺盛,信眾如梭。
正門前有兩棵大黃果樹,直徑均達兩米有余。樹的椏枝上面掛滿紅色布條,上面寫滿了鄉民的心愿,寫滿了祝福。樹的胸腔里面還殘留著燃燒過的灰燼,人們已經把這兩個樹當做了神靈的化身。兩顆樹就像一對夫妻一樣相互守望,經歷百年風雨,不離不棄,呵護著百里鄉民,眼望著達成高鐵從眼前飛逝。鐵軌的碰撞聲音打破了這里的寧靜,飛馳的車輪也帶走了百姓的夢魂,這座百年古廟依然孤獨地矗立在這片淺丘崗上面,歷經滄桑,見證風雨,祈福百姓平安!
淺丘崗上的圣殿,寄托著人們的心愿,你經歷百年風雨,歷盡滄桑,容顏已舊,神圣不改。走進圣殿,洗滌了心靈,凈化了靈魂。東岳廟啊,我不虛此行!
【東岳廟淺丘崗上的圣殿散文】相關文章:
淺語隨想散文12-02
淺語悠行淡愛散文05-03
聽年華淺嘆輕吟散文欣賞04-30
淺唱清歡心靜如蓮散文11-15
這春雨沉醉的上散文11-03
無名指上的戒指散文11-18
淺筆靜開落墨一份隨遇而安散文11-03
黃昏戀上夕陽散文11-12
蘇教版九上《14、散文家談散文》課文04-12
三生石上散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