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含蓄的憂愁,淡淡的、蘊藉的憂愁,讓人去體會——而不是得到某種可遇不可求的生命神韻,乃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所在。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當屬此列。
現在,我佇立在寒山寺內的這一詩碑前,禁不住又一次吟誦: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刻在碑上的是這詩。書丹的,是清代的大才子俞樾。字體秀逸,讓人感受到霜花滿天漁火搖曳的寧靜之美。江浙士子特有的楮墨風流,讓人享受到內斂的含蓄之美。
聰明的俞樾,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張繼的詩意。
只有幾歲時,我便會背這首詩。兒童的心靈,因為稚弱而容易接受暗示,我是背唐詩長大的,所以中毒甚深。淡淡的憂愁,悄然的傷感,在我的生命中揮之不去。就像這首詩,儲藏在我的心中,就像棉衣儲藏在柜子里。只要一到冬天,我們就會把棉衣從柜子里拿出來穿在身上。一俟我獨行在外,在異地的旅舍里,夜深人靜,孤燈之下,這首詩就會自然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沒來寒山寺前,我以為這孤寂的夜半鐘聲,會穿過廣袤的田疇,掠過蕭瑟的村莊,遙遙地、悠悠地,傳到倦泊在河埠的客船上。其實,寒山寺就在運河邊上,撞鐘處與泊船處僅有咫尺之遙。寺門不遠處,就是橫架在運河上的楓橋。甚至,船上的客人只要探頭窗外,就可看到小和尚扯動鐘杵的身影。
寒山寺的規模并不大,比起蘇州城內的戒幢律寺來,又不知小了多少。寺名寒山,是為了紀念唐代那位著名的詩僧。從寒山留下的數百首詩作來判斷,這位秀才出身的關中人從未真正地出家,或者說,從未舉行過正規的受戒儀式。他遠離家鄉來到浙江天臺山隱居,與天臺山國清寺的火僧拾得相善。所以,佛教史上,將這兩位僧人并提,一些寺廟中,都建有專門的寒拾殿紀念。
探究寒山寺的來歷已不重要。因為寒山寺的聞名與寺廟本身無關。重要的是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一首詩造就千古風景,當以此為最。中國的許多景點,都是因為詩人而產生的。如杭州西湖的白堤、蘇堤,紹興城中的沈園等。還有,陳子昂之與幽州臺,崔灝之于黃鶴樓,辛棄疾之于郁孤臺……莫不是詩韻與名勝相得益彰。
徜徉在寒山寺外的運河邊上,正是油菜花黃的江南三月。乍暖還寒,嫩嫩的陽光,讓你無法體會深秋蕭瑟的行旅。從寺門前行不遠,是鐵鈴關,挨著關墻的楓橋。這座建于唐代的石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濤洗禮,已無復當年的舊貌。橋下悠然流過的運河水——它的上游是盡藏鉛華的西湖杭州,下游則是曾經紙醉金迷的瘦西湖揚州,這真是一條黃金水道啊。航行其上,有千金買笑的巨賈,有倚紅偎翠的達官。在深秋之夜,能夠獨自一人佇立船頭,披冷霜、聽烏啼、伴紅楓、看漁火的,大約只有遠離富貴的詩人了。
我真不知道,如果沒有詩人,我們的世界又能從哪里看到這一道道絕妙的人文風景?我的故鄉江南是美麗的、溫婉的,而且總還含有那么一點點憂愁。單看月、霜、楓、漁火、客船這五個詞,似乎沒有什么,但加上“烏啼”與“鐘聲”,這凄苦與悠揚的兩重奏,上述這些互不關涉的景物,便一剎那間生動起來,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再與一個“愁”字對應,奇妙的美感便油然而生。這時,你感受到的寒山寺也不再是一座廟宇,而是一座寒冷峻峭的山峰,它帶給你至深至大的深秋的寒意。
于是,愁有了溫度,鐘聲也有了深度——它是要穿過千重山萬條水的。在你最初的生命意識中撞響,一層層發散,一圈圈蕩開。聽到了它,被塵俗的生活弄得愚鈍了的靈魂,又豁然醒悟。呀,沒想到,真正的生命已經離我這般遙遠。
美呀,寒山寺的鐘聲,然而更美的,是翹首船頭的獨立的詩人!近年來,聽說每年除夕,都有不少日本人去國離家而來,為的是在那特定的時刻,能夠聽到寒山寺的送舊迎新的鐘聲。對于這些渴慕中國古典文化的異鄉客,我表示理解,但同時又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聽得懂寒山寺的鐘聲。這鐘聲里頭,蘊含著多么深邃的禪機啊!
寒山寺鐘聲,泛著青銅的幽光,和著烏啼,穿過江楓、漁火,穿過冰冷的楓橋,穿過一位詩人不眠的客船,蕩漾在大運河上。
寒山寺的古鐘,那么多和尚敲過,那么多權貴敲過,唯有張繼敲得最響!多少心曲,多少禪機,都深藏在這鐘聲里,引無數騷人墨客苦苦尋覓。
詩韻鐘聲,從歷史的深處飄來。還會向悠悠未來飄去。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日廉政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