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張莊之櫻桃的散文
張莊在哪里?張莊有什么?
說起鄒城市張莊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萬畝櫻桃園。“櫻桃”這兩個字仿佛是與“張莊”捆在一起的。的確,位于鄒城市東部山區的張莊鎮是濟寧市最大的櫻桃種植地區,有著久遠的種植歷史。采摘季,無以數記的紅如瑪瑙、黃如凝脂的櫻桃掛滿枝梢,供故友新朋們觀賞品嘗。
但張莊,并非只有櫻桃。這里,有好風好景,山美水美,更有美麗的村莊和傳說。
初夏五月,我們一行十人驅車前往張莊采風。鄒東群山環抱,山原高低起伏,溝壑遍野。張莊最有名氣的山,非鳳凰山莫屬,“前人之述備矣”,自不必多說。鄒城有六大山系(鳧山山系、昌平山系、嶧山山系、尼山山系、鳳凰山系和連青山山系),僅張莊鎮就擁有鳳凰山和連青山兩大山系,我們商定直奔連青山。連青山山系跨山亭、滕州、平邑及鄒城四縣。連青山是由幾座山峰組成的,分別是栓馬撅山、連青山、蓮子山、摩天嶺、高撅子及八領崮。 我們要攀登的是八領崮。八領崮,連青山之余脈,因其主峰由八塊領地組成,得名八領崮。
八領崮地處劉家村,村支書劉廣啟帶領我們從東坡起步,八領崮頂峰海拔217米,不高。我們安步緩行,沿“花山鳥道”上山,優哉游哉。
沿路上山,最先看到的是“仙人洞”,又稱“皮子洞”(狐貍俗稱皮子)。傳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在此經常出沒。洞內有一只白色狐貍,很是靈通,常常給老百姓報信,當地老百姓若見到狐貍就代表鬼子來了,狐貍還曾救過受傷的老百姓。
花山鳥道兩旁,巨石多見,往前不遠,有一尊巨石立在路邊,刻有“秦王望海”,相傳秦始皇東巡嶧山之后便來到此山,站在這塊石頭上遠望東海。遙想秦王當年何等威武,只可惜輕信什么“長生不老”之不死之藥,以致死于東巡之途。
走走停停,不知不覺,我們一行走到一座刻有“石床”二字大石板前,你會覺得這是神奇造物為后人預備的下榻處,登山疲勞,請你側臥歇息。坐其上,只聽綠樹叢中,眾多的鳥兒亮開歌喉競相歡唱,時而單個高歌,時而又大合唱,忽而又是幾個組合,忽而又是二重唱,歌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輕柔婉轉;聲音有高有低、有強有弱、有急有緩、有剛有柔,清脆入耳,聲韻清晰,如同天籟。真是“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如此悅耳入境,縱有萬般愁緒,怎會不“息心”?
終于登頂八領崮。環顧四周,天高地闊無遮無攔,伸手可觸飄飄白云,低頭目盈燦燦原野,令人神清氣爽心旌搖曳。再看頂部,在劉書記的.指領下,的確是由八塊領地組成,且有幾處已經塌跨的石屋。劉書記介紹說,抗日戰爭時期,此處有一還鄉團,偶爾為日本人服務,無惡不作,偷搶村里百姓的財物,為躲避戰亂、避匪禍,都躲到山上居住。若要軋碾弄糧食,都得晚上下山,小心翼翼。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把他們遷下來,過上了安穩的生活。現在,劉家村有一百多口人,依山而居。劉家村是濟寧市海拔最高的村莊,村地平面高度就325米,他笑著對我們說,希望你們好好寫寫我們這里,我們村果樹環抱,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很有故事,現在正著手開發鄉村旅游,以此帶動老百姓發家致富。看劉書記說得很是認真,黑黑的臉龐透出滿滿的自信,一對光亮的眼睛射出希望的目光。
我們要走了,一一與劉書記道別,看著他漸漸模糊的身影,我清晰地知道劉書記是認真的,他定能帶領劉家村走出一條致富之路,祝福劉書記,祝福劉家村。
我們途徑地跨“兩縣三村”的棗溝水庫合影留念,又驅車行了個把小時,來到了美麗鄉村-----上磨石嶺。
自然環境優美鄉村,我國南北不在少數。江南小橋流水人家,云南叢山傣鄉竹樓,西北山坳土窯棗林,南粵鄉間芭蕉荷塘,等等,都是如詩似畫景致。踏上上磨石嶺的那一刻,滿目新綠撲面而來,心肺肝脾像被這片綠海神速洗滌了一遍,從里到外都透著冰清玉潔的清爽。上磨石嶺村始建于清朝初期,村址坐落在鳳凰山南嶺上,因其山石可制作磨刀石,又因嶺下還有一村,故名上磨石嶺。該村以槐樹、柿子樹、核桃樹居多,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全村有上百棵樹冠遮天蔽日、樹齡近百年的古樹,一個擁有上百棵古樹的村落,精氣神就有了別樣的韻味。
說話間,一行人進到村里。村子不大,平房瓦房相間,現代而不失傳統,繁華而不失寧靜, 讓人絕不會產生都市樓房千篇一律的審美疲勞。我想,就是五柳先生在世,大概也不會拒絕把這稱為“桃花源”吧。上磨石嶺村在鳳凰山景區內,村內古樹參天,景點頗多:有傳說救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命的老柿子樹。每年國慶節前后,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引得游客駐足觀賞,采摘品嘗;清朝的白蓮教在此居住活動過;保存至今的清朝初期的古井;村北有相傳二郎神曾搬家停留過的平山頂。村里還建有民俗館等等。行走在村里,見到多位在樹下乘涼的老人,與他們交談,得知村里長壽老人很多,在世的光百歲老人就好幾個。我想,如此的碧水青山,如此的純樸民風,哪能不出長壽老人,贊美上磨石嶺村,祝福上磨石嶺村。相信上磨石嶺村景色會更美,也相信上磨石嶺村長壽老人會更多,更相信上磨石嶺村會有更好的發展,那時的上磨石嶺村將會吸引來更多贊美的目光,鄒東深呼吸,定能呼吸來更多的游客。
從村里出來,已是下午4點多,我們還要驅車前往鳳凰山西北的張莊鎮東北洼村。汽車,像一尾游魚游在彎曲的盤山路上,忽而隱沒谷底,忽而又從浪峰間躍出,朝著村的方向游去……
東北洼村,是近幾年才叫響的。
村里響應“農村城鎮化”建設,進行了整體搬遷。據村支書張書記介紹,他們村原先坐落在拇指山南面,不知什么原因,村里常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怪事,很多人莫名死去。“樹挪,死;人挪,活”,村民一致同意搬遷。在張莊鎮政府的精心引領下,在搬遷過程中,無一怨言、無一矛盾、無一事故,順利完成搬遷,建起了東北洼社區。村民都住上了樓房,過上了干凈舒心的新生活。趁著太陽的余暉,張書記帶著我們看社區,指點著村民的洋房,指點著村里的果園、蔬菜大棚、加工廠,張書記說,除了村里的地名沒有變,其他都變啦!現在,東北洼村在張書記的帶領下,正大踏步地走上致富之路。
走進張莊,才發現一個櫻桃之外的張莊。這里,除了櫻桃,還有鳳凰山、連青山、美麗鄉村上磨石嶺、虎窩以及新型社區等等。山坡上的張莊,四處掛滿櫻桃;櫻桃之外的張莊,同樣處處展現著美麗羨人的風景,傳頌著美妙動人的故事傳說。
夕陽灑出最后一抹紅霞,匆匆隱入山的那邊。暮色的帷幕垂下,勾勒出圍繞四周的群山身影。張莊,我不得不與你惜別,相處雖然短暫,印象卻極為深刻。人雖然離開,但我的心將會長久的留在這里,快樂無比,驕傲無比。
【關于張莊之櫻桃的散文】相關文章:
櫻桃樹之戀散文11-04
關于夜之渴望的散文04-30
輕倚疏狂不可語莊散文11-05
關于櫻桃的歇后語02-27
關于櫻桃的謎語有哪些03-04
關于謎底為櫻桃的謎語03-03
春之芽散文11-15
秋之景散文11-15
心之隨想散文11-07
簡約之美散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