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散文
讓人迷戀的徽州不光是宅院、古橋和村落,以及宗祠、牌坊、水口,更讓人留連的是一條條從徽州走向杭州的古道。
八百多年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從北方遷到杭州,從此徽州人開始艱難創業,他們從丘陵中走出來,襲卷中國,而在他們身后是數百條徽杭古道,隨著時間的洗滌古道漸漸湮沒。。。。。。
從績溪的伏嶺通往杭州的徽杭古道,有八百多年了,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著名的古道。之所以著名,不僅僅是每年有十幾萬人徒步行走,而更多是它的關隘的名是"江南第一關",并且從古道上走過胡適、胡雪巖、胡宗憲。。。。。。
二00七年的初夏,我陪朋友光臨了徽杭古道。
從伏嶺走十幾分鐘,便到了一個叫江南的村落,江南南宋時稱祝山,是傳說中出天子的地方,也是岳飛到徽州鎮壓方臘起義的第一站,祝山村前有數百畝良田,宋時是一片竹林,至今有"祝山間,擺戰場,千刀萬刮,一個竹節一個丁"的歌謠,可見當場景壯觀。徽州的馬頭墻、登源河的許多傳說與此有關。
離江南村不遠就是江南第一橋,過了橋便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抬眼望去,石階蜿蜒而上,望不見盡頭,行百余階,是撐腳石,停下來在石下支一段灌木,許了一個愿,腳步輕了許多,回看江南村,依依不惜。經半小時攀爬,只見四根石條橫在天然巖石上,楣石西面刻"江南第一關",東面刻"徽杭鎖鑰",門當關而立,凌空虛駕。旁邊有拱石亭,有"履險如夷"四個魏體,亭上有如來柱,上刻"南無阿彌陀佛"。至此從橋到關隘行了八百一十級石階。回望江南村,鄉愁在心頭。
離開關隘,古道向上延伸,路邊一巖石上刻有"宋佑年間"字樣,由于時間關系,再加上石刻風化,未能認全,一路奇峰怪石美不勝收,大約走了半小時,爬了二百七十級石階,古道平緩了許多,從此至下雪堂路上紅與綠交相輝映,晚上夜宿"水云間",老板娘是胡雪巖的老鄉,"水云間"是浙大驢友取的名。
從下雪堂到藍天凹大約要一個小時,藍天凹是徽杭古道的最高段,從這里到清涼峰要三個小時。在藍天凹,我看到了宋朝西湖的鯉魚。
宋時,西湖的`一對鯉魚,因不安于現狀,她們沿著小河來到了一個叫魚跳的地方,發現了龍門,先跳的變成了銀龍,后跳的因為留戀人間美景化作山峰,銀龍在龍門里久等不見,返回尋找,見狀便在銀龍河中隱居,這就是清涼峰腳下十八龍潭的傳說,如今十八龍潭成了景區,而藍天凹的另一個名叫鯉魚跳龍門。外出經商的徽州人在這里都會跪別故鄉,至此再走上一天半的時間就到了杭州。
清涼峰是白馬的化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頂東望杭州,六和塔隱隱可現,西望天都茫茫一片,山巒重迭。
藍天凹是徽州文化與楚越文化分界線,站在藍天凹,山風獵獵,回首望徽州,感慨萬千:梁安古道,徽杭鎖鑰,江南第一關,石階千級躍龍門,半截身命在懸崖。古來多少少年郎,夢醒在異鄉。
【徽杭古道散文】相關文章:
游走杭徽古道作文600字03-15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宋詞解析05-17
《卜算子·贈樂婉杭妓》古詩詞賞析01-28
文徽明習字文言文翻譯注釋及啟示01-27
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原文及賞析08-25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