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偏逢雷陣雨散文
這幾天,天氣特悶。蜇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什么也沒做,可頭上的汗珠,總是擦了又出,出了又擦,沒完沒了,生生不息,弄得人郁郁寡歡。
中午與妻一起看電視。央視新聞里,有某部官兵抗洪打樁的片段。戰士累了困了,靠著紙箱,斜躺地上睡著了,皮靴上的泥漿,還清晰其上。妻看著看著,臉上的表情,如同胃疼凝滯的樣子。眼眶里,噙著淚花。一問,她冷不丁冒出一句:誰家媽看見兒子這樣,能不心疼?
妻素來善良,看倪萍主持的《等看我》節目,從來沒有不哭的。妻是水性的,如同在水里經常泡著的蓮藕,不便掐。一掐,就水汪汪地往外墜汁。她離母早,只要看到孩子是沒媽的,她就眼軟,動不動替別人掉眼淚。
桑拿的天氣,總是威勢不減。以致我該外出散步了,卻黏在家里不想下樓。快七點了,方才換了衣服,帶了煙、火和鑰匙,匆匆下樓鍛煉去。
至半路,尋思著:是去華清池廣場還是登驪山。一想到悶熱熾烤的廣場水泥地面,就臨時改變主意,決定操小道上驪山。
從華中操場后的小道上山。坡很陡,小道上,尙有騾馬糞便。騰挪跳躍,總算爬了上去。時見一四十多歲男子,用手電筒照埝。太陽還沒落山,天挺亮堂的,覺得多此一舉。問之,方知是逮蝎子的。
細看,他右手的礦泉水瓶子里,已有半瓶蠕動的蝎子。這讓我想起了“一斤蝎子一塊二”的童年回憶。夏季天熱,蝎子在穴里呆不住,會從洞里爬出來,在外歇涼。所以,伏天逮蝎子,尤其是傍晚,效率特高。
順小道,在雜草與石榴樹叢間穿梭。走近“稱砣石”附近,看見地上黑鴉鴉一片,躬身細觀,是小螞蟻搬家了。又至入山口,地上又是一堆螞蟻。它們如同趕集一樣,在窩的四周搬運東西,以致形成了一條長長的隊列。不知是誰踩著了,蟻窩附近,死傷慘重。不少螞蟻,搬動著同伴的尸體。有的叼著白色的蟻卵,有的叼著土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入山門,遇見一家四口。中年夫婦,帶著十歲的女兒和三歲多的兒子一起爬山。小不點人小志氣大,一步一臺階,利利索索,腿上顯得很有力量。至遇仙橋,女孩折了一個藠白的花穗,回過頭給了弟弟。弟弟拿在手中,放到嘴邊,鼓腮吹氣,絨毛毛的降落傘,就輕飄飄浮在空中,蕩悠悠著飛向遠方。
好久沒上山了,呼吸與步履,總是難以達到諧調。走幾步,就得用手捋額頭的'汗水,順勢一甩,如同下雨。一路攀登,一路淌汗。
天特燜蒸,確似桑拿。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至石甕橋,一只黑鳥飛至橋上欄桿,左瞅瞅,右看看,就徑直飛向崖邊。鳥歸巢了,天色漸晚了。
自此至“鷂子翻身”處,有兩處危險路段。這里山勢突兀,崚嶒奇絕,極易形成山石墜崖的驚魂瞬間。我稍微歇歇,憋足勁,一鼓作氣,快速經過了危險地段。
至達摩洞,爬在平臺的欄桿上,遠瞻去兵馬俑的燈帶。隆起的秦陵,在霧濛濛的薄紗垂簾下,影影幢幢,迷迷離離。同時,也遠觀我的住宅小區,我的廠區樓宇。
至上善湖,天已黑了下來。再加上云山霧罩,能見度很差。所視距離,不足百步。時口干舌燥,喉嚨燒熱。居然想家里沏好的涼茶;桌子上的豆漿;鍋里的面湯。越想越渴,越渴越想。天黑了,售水的店鋪早關門了,沒辦法,只好加快步伐下山。
經老母殿、索道,至連理皂莢樹。又急匆匆至觀景平臺。平時這里,總會遇到不少瞭望者,而今,人形鬼影一個也沒有。我站在平臺,憑欄遠眺,臨潼夜景,十分壯觀。尤其是快速干道和華清池附近燈火通明,神話般橘黃出一個堂皇富麗的勝境。
一陣狂風襲來,立馬覺得涼快多了。汗干了,燥熱不再。俯視華清宮,《長恨歌》劇情正在上演。風愈刮愈大,愈大愈烈,接著是一陣電閃雷鳴。我預感到大雨將至,立馬動身繼續下山。
沒下幾步,大雨傾盆而下。至晚照亭,又是一陣炸雷閃電。驟雨滿山,斜雨撲面。我仍舊我的節奏:既不急促,也不慌亂,以我的悠閑享受蒼天的饋贈。
地濕了,石臺階上,水明晃晃。下臺階,斜身慢行,一步一臺。至翠蔭亭,大雨滂沱,積水洪流。無奈之下,只得于此避雨。時亭下已聚八九人。斜風卷著雨滴,淋在身上,感覺亭已不足以遮風擋雨了。
兩年輕人,看山雨急湍,一個照明,一個拍攝視頻。借助燈光,才發現臺級旁的導水槽,濁浪翻滾,水勢洶涌。水中夾著泥土,有點發黃,不時有毛李子浮在水面,順流瀉下。我們的足下,有兩股水于此,腳下已成水潭。鞋子進水,看來此處也非久留之地。
風稍小,我們又一起下山。至三元洞,已成落湯雞了。頭上的雨水濕眼,澀痛澀痛的。婆娑頭發,居然婆娑下來槐米、柏葉和小塊樹皮。
躲進屋檐下,借黑燈瞎火,我脫下上衣。一手左向,一手右向,竟擰出了那么多的水來。口渴了,就鉆進值班室。里面三人,一人躺床,一人躺臥沙發,都專注于他們手掌上的手機。沙發上的,穿著警服,想必是華清池晚上演出的值班警察。另一個,端坐板凳,一副民工的矜持。我示意一下,就倒了杯水,唧公唧公一口氣喝完了。
眼睛濕了,掏褲兜的衛生紙,想擦擦。誰知,手伸進去,三沓紙竟然濕漉漉的黏在一起,拿出來,濕濕的,沉沉的,一摁,居然摁出了那么多的水滴。衛生紙成紙漿了,褲兜分明是個紙漿池了。
歇了會,大家覺得老呆在這里,畢竟不是辦法,就冒雨再次轉場。到正門新修的拱洞,大家不約而同,又停在這兒避雨了。
我站在雨中,已不在乎是落湯雞,還是注水雞了。站在臺階上,讓小伙照了張雨中的照片。光線不好,雨又大,照片也就只能是個形體的輪廓了。
出了山門,雨仍不見轉小,還是暴風驟雨的作派。腳下自東而西的水流很寬,縱身一跳,沒跳到路沿高處,結果跳到水流里了,瞬間,兩鞋進水,正好可以給腳丫加濕降溫。沒跑多遠,看情況不妙,就跑進國花驪宮坊里,站在迴廊,以俟雨小或雨住。
這么多天來,從未有過如此的爽心與舒坦。雨淋的感覺很妙,風吹的感覺很爽,在妙與爽的區域間漫步,的確是愜意的,開心的。同時也是快樂的,幸福滿滿的。
《長恨歌》演出中斷了。不少外地人,在辦理退票手續。停車場的車輛,一一開走了。雨,還沒歇的意思。我們等不及了,紛紛走出廻廊,冒雨歸家了。
至舊城墻處,一道閃電劃破夜空。我下意識回頭,原來,閃電藏匿到山體背后了。隔幾秒,一次。我駐足定觀。黛黑的山體,只有在閃電時,才能顯出輪廊。也只有在閃電時,才可清楚看到烽火臺、老母殿、驪駒亭和渾圓的峰乳起伏狀貌。我掏出手機,連拍了七八張,終于撲捉到一次閃電的實況。
登山純屬個臨時沖動。而登山淋雨,則是個大大的意外。在“沖動”的驅使下,“意外”搖曳多姿出了一連串的爽快與舒坦。登山偏逢雷陣雨,舒心莫忘雨打頭。
此次登臨,見聞多多。淋雨納涼,開心快意,幸甚至此,作文為記。
2016年7月24夜
【登山偏逢雷陣雨散文】相關文章:
逢紛07-09
逢紛07-09
偏難的繞口令12-01
描寫雷陣雨的好段04-17
《登山》語文教學設計12-17
生逢其時高考作文10-15
《逢入京使》古詩鑒賞06-06
登山小魯成語解釋05-17
登山越嶺成語解釋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