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圓缺的散文
和往常一樣地做著日常事務,卻是收斂不住地心猿意馬。只因為,快過年了。再過幾天,便會和往年一樣回到老家過春節。
女友們都不理解我為何能每年都到公婆家過年。在她們的心里,鄉村條件差,生活單調乏味。偶爾去一趟尚可,連住幾天定會受不了的。她們不明白,到老家過年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輕松逍遙的度假。
公婆家雖住鄉村,生活條件卻并不比自己家差多少,空調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而且,家里只有公公婆婆兩個人,整潔而安靜。當然,整日無所事事時,難免無聊。這時,我會帶著小m到地里去挑薺菜;到村后的保莊圩大堤上,找那些干枯卻飽滿的蒲公英一樣的一毛一毛一球,將里面小雨傘一樣的一毛一絨吹的滿天飛。
等到年初三左右,外地工作的哥哥嫂嫂一家三口歸來后,似有了陪伴公公婆婆的接班人,我們春節在老家的日子即告結束,整理東西到我自己父母家去了,直至假期結束。年年如此。
此時,想著老家的公公婆婆,定會一日日地在猜測著孩子們的歸期,早早地鋪好了床褥,曬好了被子。那被子曬得蓬蓬松松,散發著陽光醇和的芳一香。
而且,溫良賢慧的`婆婆,會早早地準備好了大人和孩子回家穿著的新拖鞋(每雙拖鞋都是婆婆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做的),洗臉的一毛一巾,喝水的杯子。很久以前,從踏進婆婆家大門的那一刻,就慶幸自己能有這樣一位賢淑能干,將媳婦當女兒一樣對待的婆婆。
回老家交通很方便,那條寬寬的水泥路穿村而過,正對婆婆家的院門,下了村村通公交車便進了家門。
偶爾回家,因為路途不遠,有時,大M會提議我們不坐公交, 順著大路走回去。一路上,大M會興致勃勃不停地“指點江山”,向我和小m介紹那條他小時候在里面游泳的小河;那座他曾經讀過書的小學校;那條他以前經常抄近道行走的小路。
大路的兩邊,相隔不遠地分布著一座座整潔的小院。有的門前拴著一條忠實的看家狗,大概看慣了人來人往,見了陌生人也一聲不響;透過一扇敞開的院門,會看見幾只如閑庭信步般正在覓食的蘆花母雞;更有一些不分季節地在屋前屋側喧鬧盛開著的一叢叢茂盛的金黃或金紅的波斯菊。不知誰家小院的墻頭上,臥著一只小花貓,睜著祖母綠色的眼睛盯視著我們,“喵喵”地叫著,似乎在和我們打招呼。就這樣地,一路驚奇,一路歡欣地一步步走入親情的懷抱。
到家后,婆婆不讓我們插手任何家務事。用小m話說,到了奶奶家,就只剩下吃喝玩樂的事了。
只有做圓子,沒有人幫忙,一個人是做不來的。需要一個人做,一個人用面粉滾一圓子。每年,總是我幫著婆婆滾一圓子。婆婆怕我弄臟衣服,讓我脫一下外衣,找出一件家常棉睡衣讓換上,并且套一上護袖。然后,婆婆把用肉、饃粉、蔥姜等作料調好的餡料,一團一成一個個的一團一子,放進一個盛著豆粉的雙耳小鍋里面,讓我端著輕輕地晃動,使餡一團一在里面滾來滾去,好讓表面均勻地糊滿面粉。如是重復幾次,那餡一團一便從粘粘軟一軟變得結結實實了,如同弱不禁風的孩子,經過幾次摔打而變得強壯起來。那便是做好的圓子了。
每年,和婆婆總是很有興致地做圓子,滾一圓子。婆婆會特地做的多一些,讓我回父母家時也帶上點。因為,母親最愛吃婆婆做的圓子和蒸的大饃。
今年春節,依然會和婆婆做象征著一團一圓的圓子。只是,不再有那種純粹的欣然。心中的那個圓,已有了永遠的缺失。因為,母親,已永遠離開我們一年多了。
【關于圓缺的散文】相關文章:
圓與缺的哲學高考滿分作文01-05
月亮陰晴圓缺的由來的神話故事01-19
神話故事月亮陰晴圓缺的傳說由來11-28
圓與缺的哲學高考滿分作文3篇01-05
關于圓的成語01-15
夢圓家鄉話曲陽散文11-16
昔日瘌痢山今朝綠夢圓散文05-01
圓的面積說課稿11-06
關于星云的散文11-04
關于癡戀的散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