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勞模在法國散文
忙碌對中國人來說,常意味著勤勞,與懶散、懶惰對立。報刊也常稱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
這種“忙碌”的“美德”也伴隨著我來到了法國。我從南京大學到法國做訪問學者后,雖然脫離了國內的各種忙碌:應酬的忙碌、單位的忙碌、家事的忙碌……但內心的“忙碌”感依然保持著,人雖然在法國,生活和教學的環境也很安逸——除了每星期給法國大學生上不多的課外,其余時間基本都屬于自己,但我緊繃的弦、廝殺的心、不可懈怠的斗志一直沒有松懈下來,就像一直在戰場上作戰的士兵,雖然戰爭已結束,回到了大后方,但還是保持著作戰的姿態和對周圍高度的戒備狀態。
忙得沒時間享受生活
這種在國內訓練出來的“美德”使我失去了細細品味生活和享受新生活的機會。一位住在巴黎的法國學者邀請我到巴黎游玩,我嫌花時間和精力,懶得更新自己的生活內容,寧愿像一只蝸牛一樣蝸居在自己的房子辛勤地耕耘,對于外面的世界不感興趣,也不愿意走出去。又有一次阿哈斯旁邊的城市舉行什么節日慶典,我也沒有去,我用“忙碌”作為理由拒絕前往,我對自己說:我很忙,我去不了,我要看很多很多的書,寫很多很多的文章。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忙碌中,新生活、新事物與我漸行漸遠,因為自己的忙,對生活尤其新生活沒有時間品味,所以也談不上感知,更說不上享受。
在法國,不僅我“忙碌”,那些移居法國且已在法國生活多年的華人也一直“忙碌”著。華人在海外生活的辛酸和辛勤時有耳聞,但這次卻是切實地感受到了。我認識的一個開皮包店的吳姨,非常“忙碌”。她沒有休息日,法定的周末兩天休息對她來說形同虛設,因為周六她開門做生意。周末很多不上班的法國人逛街買東西,這大好的做生意的時間她自然不會放過。一個月的四個周日,她有一到兩次是去巴黎進貨。早上開車出去,在巴黎吃個午飯,黃昏回來。法國人的商店營業時間比較短,我曾經去一個電信公司的店買手機卡,該店早上10點開門,晚上7點關門,但在同一條街上的吳姨的店是早上9點開門,晚上9點到10點關門。
據說,法國人很不愿意與中國人做同一行業的生意,原因之一就是中國人太勤勞了:當法國人早上還在床上睡著覺做著美夢的時候,中國人早已打開店門迎接顧客;當午日炎炎、倦意襲來,法國人關門到附近酒吧喝杯葡萄酒或咖啡的時候,中國人仍斗志高昂地在店里忙碌;當華燈初上、皓月當空,法國人到了回家或去餐館吃法國大餐,好好享受美食的時候,中國商家則堅守陣地,直至接待完最后一批顧客。
華人要在海外辛苦打拼才能在那個國家站穩腳跟,這也是華人辛勤勞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華人的忙碌也不盡然與生活條件艱辛有關。據我觀察,吳姨算是一個已站穩腳跟的人,她在法國從事生產、批發、銷售皮包已二十多年,所以經濟上也算寬裕,在阿哈斯她有一套房子,在法國巴黎她也有一套房子,她有三個門店,兩個女兒都已大學畢業,一個是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現幫助父母打理生意,另一個女兒在德國打工。
【中國勞模在法國散文】相關文章:
中國 我為你驕傲散文800字05-23
魔法國08-15
法國玫瑰06-28
法國的名言04-19
我家的勞模06-07
中國傳統節日的散文(精選19篇)08-22
中國式家庭,愛的傳承方式的散文11-20
勞模活動方案03-16
法國風俗禁忌10-27
法國梧桐的秘密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