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丹陽我的第二故鄉散文
真正地走進丹陽,是十七歲那年,我轉學到小鎮。雖然二舅和姨夫都居住在小鎮,但初次來到陌生的環境生活和學習,我還是如同一只剛抱回的小狗般怯弱,不知所措,除了上學之外,對外面繁華的喧囂都置若罔聞。
丹陽是古鎮,早在秦國時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她的繁榮一直延續至今。她是安徽與江蘇共擁之鎮,一條小巷分開兩省,安徽在南,江蘇在北。
丹陽鎮是魚米之鄉,鄰近石臼湖,被三條小河環抱著,公路連接著南京市和小鎮所屬的市區及當涂縣城,東鄰本地最高的山——橫山,山腳下是六朝古剎和省級文物“石門”。
小鎮的街道是清一色的青石路面,被歲月打磨的光滑明亮。下雨的日子,從墨瓦縫隙中滑落的雨滴,“吧嗒、吧嗒”跌在青石上,濺起一朵朵晶瑩透徹的小花。煙雨氤氳,如詩、如畫、如歌、如夢,令人沉醉癡迷。
小街寬約十米,東西走向的街道長約五百米;在東西街的中間是南北走向的街道,長約四多百米,然后,就是一條小窄巷橫亙著,也就是安徽與江蘇的分界線了。往北便是江蘇地界。小鎮的人稱安徽這邊為“南鎮”,江蘇那邊為“北鎮”。我在這里描寫的是“南鎮”。
八十年代的時候,小鎮只有兩棟現代結構的樓房,那便是鎮供銷社的商場,其余,全是墨瓦白墻木結構古色古香的店面和民舍。
小街里各式攤點琳瑯滿目、五彩繽紛,各種小吃、各種小商品都以攤點為主。賣魚蝦的、賣蔬菜的、賣雞鴨鵝的、賣服裝的、裝裱字畫賣字畫的、賣面條水餃餛飩燒餅油條的,鐵匠鋪、老虎灶、修傘配鑰匙的,有挑籮筐的、有趕豬牽牛牽羊的,等等,應有盡有?諝庵袕浬⒌氖侨梭w的汗味、炸油味、牲畜味和魚蝦的腥味,聞著使人極不舒服。不經意間會發現一攤豬牛的糞便,稍不留神就會踩上一腳。接踵比肩的人群使人寸步難行,在早上最熱鬧的時候,連一個空身人行走都困難。如果兩個人想立住腳說話,彼此需很大的聲音,甚至會被人流沖散。而到了夜晚,街上就冷冷清清,只有從不遠處唯一的錄像廳里傳來功夫片的吆喝聲。
二舅隔三差五地喊我去吃飯,以盡到做舅舅的情誼和責任。他所居住的房子面積不大,里間是睡房,外間是廳堂兼廚房,一只小煤爐放在外間,還有一張飯桌及凳子等。墨色的磚墻被二舅帖上各色畫報,用來遮擋灰塵。抬頭就能清晰地看見似西瓜皮的墨色小瓦。不高的房梁上盤結著蜘蛛網。我每次去吃飯都是小心謹慎地,生怕踩痛了“咯吱咯吱”響的木地板,或擔心踩斷了。二舅家的香菜好吃,羊肉面也好吃,可惜這兩樣只有在秋冬季才能吃到。
姨夫在鎮政府工作,他分的兩間房在一個不大“兩合院”里。前院一間是姨夫一家四口人住,對面住的是另一個政府工作人員;后院的兩間中的一間也住著一名政府人員,對面就是我的臥室兼廚房了。小小的院落里還有一口被填埋的水井。來往姨夫家的路是七灣八拐的,在小巷里轉院墻拐墻角,不走熟的人很容易迷路。那時,沒有路燈,家家戶戶點的是瓦數較低的白熾燈。我就怕下雨天,泥濘不堪的小路下不去腳,穿著膠鞋還得蹦跳著選擇路面,不然兩腳就會沾滿泥巴。
丹陽鎮的西邊有一條小河依偎著,小鎮人稱“西河”;東邊,緊傍著小鎮的,人們叫“東河”;再往東一公里,還有一條河,大家稱為“山河”。東西河緊緊擁抱著小鎮,就像當年的護城河,把小鎮護在中間。八十年代時候,東河上的小橋如同老人骨瘦嶙峋手臂,它貫通314省道,肩載著東來西往的小商小販,迎送著走南闖北錚錚兒郎。小橋歷經了歲月的洗滌,依然頑強而堅固地屹立著。它是一座青石橋,橋面平直,橋孔如月牙,橋身長滿了青苔和一些青稞植物。青石橋的護欄被時光磨蹭的亮錚錚平滑柔順,仿佛,向歲月炫耀著它滄桑的歷史,也見證了世態的炎涼。橋寬約十米,長約二十米。下面便是污濁的連著長江的四季不枯的河水。
丹陽鎮有2200多年的歷史,自秦至唐均為郡縣治所,唐貞觀元年廢縣。歷史的丹陽鎮是個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商賈云集的江東商貿重鎮。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一腳踏兩地,雞鳴聞兩省”的皖東南邊陲商貿重鎮。素有“江東重鎮”、“金陵門戶”之美稱;如今是安徽省面向蘇、滬、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重要窗口。
丹陽鎮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人文景觀,黃梅戲名劇《天仙配》就取材于丹陽,董山村即是傳說中董永的故鄉。
丹陽鎮隸屬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位于安徽省東南端,長三角經濟圈、南京1小時都市圈、馬蕪銅經濟圈范圍內。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
十五期間,丹陽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石橋不見了,東河也消失的不見了蹤影,替而代之的是寬闊的柏油路和兩旁高樓林立的商店及住房;街心也已不見了墨瓦白墻、如小巷的街道和青石板路面,還有那踩在腳下“咯吱咯吱”響的老式木地板。現在的街道比以前要寬好幾倍,清一色的水泥路面;仿古的路燈就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士,靜靜地佇立著,不管是雨天還是夜晚行走在街上,也不用擔心會踩進泥巴凼子,或一腳的動物糞便;街道兩旁的各式攤點也駐進了寬敞明亮的商鋪里,游客和消費者可以隨意逗留、觀賞。
行走在小鎮的街上,沒有了那種壓抑感,也不用擔心從那搖搖欲墜的窗戶里會掉下來什么,你盡管放心地游覽和觀光,不會被潮涌的人群推著你入不想進的店鋪。街上也沒有各種味道混合的令人作嘔的氣息。農貿市場就在馬路對面,民生物質豐富,而且價格偏低,來到小鎮的人都會采購一些自己需要的產品,而不枉此行。
記得青少年時來到此地,滿鼻腔里都是煤煙的味道,令人噴嚏不止。狹窄的馬路上,到處都是黑乎乎的泥巴,F今,除了313和314省道連接著丹陽鎮,還有一條四車道寬、綠化設施更完善的道路,繞開了丹陽鎮,使外運的車輛更加方便快捷。東、南、西方是丹陽鎮的工業發展園,為廣大投資商提供了最佳的環境和場所。
如今,我的二舅也有了一套住房和門面房。姨夫雖然因病離世,鎮政府還是給了福利分房的照顧,環境優雅的二層小樓,也能讓我的阿姨安享晚年了。如果,親戚們在那里小住幾日,也不會像當年我上學時那樣,油煙味嗆的我心神不寧,大人們在喝酒時,只能用一道布簾把與我不相干的一切隔開。
再去丹陽鎮,也不用排隊等或擠每天只要兩三趟的大客車,或者騎上半天的自行車了。從市區或縣城往返的客運車輛一二十分鐘就有一輛;蛘撸阙s時間,一伸手,打個的也行。
小鎮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她體現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蒸蒸日上的景象。
【丹陽我的第二故鄉散文】相關文章:
我的第二故鄉08-24
我的第二故鄉06-26
我的第二故鄉05-24
我的第二故鄉06-29
我的第二故鄉07-06
南城——我的第二故鄉07-04
我的第二故鄉——鎮海06-23
我的第二故鄉——鎮海06-23
美麗的寧陽——我的第二故鄉05-31
美麗的寧陽——我的第二故鄉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