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也談復雜散文
復雜,相對于簡單的一種概念,主觀上與能力的不足、見識的不廣、閱歷的不深等有關,客觀上與所接觸事物的層次、范圍、歷史長短有關。總之,復雜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感覺復雜的人才不知道怎么去做,而知道怎么去幫的人感覺就不那么復雜。
一片樹葉飄下來,可以很簡單的看成一種落體運動,也可以很復雜的去計算其軌跡,更可以再復雜的去領悟其因果。這些,在不同人的眼里,在不同的思維角度與層面上,便可以看出復雜與簡單的相對性。
面對復雜,有幾種態度可以選擇,一是回避,所謂“下不好的棋就暫時不下”;一是簡化,所謂“快刀斬亂麻”;一是耐心解決,所謂“剝繭抽絲”,等等。這些態度無所謂好壞之分,視場合而定,因人因事而異就好。
不管選擇哪種態度,都不應失去平靜。平靜一旦失去,所謂“百萬障門開”,一時間雜念便會趁虛而入,而自己也會因亂了方寸而手足無措、捉襟見肘。所以,復雜是考驗定力的絕好機會。
再復雜的事物也有其脈絡可循,這也是科學家們分工不同的原因所在。面對浩渺的宇宙、神秘的自然,不同的學科便應運而生;有研究天體物理的,有研究動力學的,有研究數學的,有研究元素的,有研究生物的,有研究植物、動物的,有研究工業、農業的,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復雜的大自然之一部分,化整為零式的研究便能夠逐漸認識到其奧妙所在。所以,我們遇到復雜局面時也不妨模仿一下這種思路,把復雜局面先歸納為各個有機的部分,再逐一研究,直到有所突破。
俗話說,不要把問題想復雜了;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種種成見或弱點而把簡單的問題想得過于復雜,是為杞人憂天,為快樂之大敵。先要勇于嘗試,然后在實踐中再調整,如此,則最終能夠有所收獲。
事實上,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條積累的途徑,那就是,不要輕視簡單的東西,而是要用心將它們積累起來,比如外語中的單詞,每一個提出來看都不太復雜,如果堅持每天熟練背誦、運用幾個,日積月累,不久便會成為外語專家;就像某位名人說的那樣,只要堅持在某一學科上每天記下幾張相關知識卡片,不出十年便可成為這一學科的權威。只有將簡單的東西不斷收集起來,再觸類旁通,量變終能產生質變。學問、能力就是這樣煉成的。
總而言之,復雜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更是一種經過不懈探索、積累后可以成為簡單的概念。如果面對復雜,不是一味的懼怕、逃避,而是或有針對性的探索,或從中領悟到做事做人的哲理,或能夠歷練自己的素質能力,則復雜也就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便是面對復雜最好的態度了吧。
【也談復雜散文】相關文章:
也談責任07-02
也談責任07-16
也談韓寒06-09
也談“寫作”08-05
也談品味生活08-17
高考小談經典散文04-09
高考小談散文04-11
初三作文:也談責任08-06
時也匆匆,人也匆匆散文(精選28篇)11-25
高二議論散文:談意氣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