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夢嵌入心底的池香散文
溫泉浴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項目之一,可是卻無人知道溫泉是從何而來及泡溫泉的傳說。
早在2000年前,天上玉皇大帝在靈霄寶殿召集諸仙群臣商議天庭大事,要選派一人到凡界治理人世蒼生。各路神仙都不愿下界,生怕輪到自己頭上,誰也一言不發,獨有赤腳大仙不知想起何事,“噗哧”一聲笑了出來,玉皇大帝金口玉言就讓赤腳大仙做了人間皇帝。當然,赤腳大仙逍遙慣了,更不愿理會凡間塵事,無奈玉帝圣旨已下,君命難違。當天就在漢宮降世,這小兒一降生就啼哭不止,宮中所有人等來逗笑都無濟于事。玉帝就派太白金星化作一白衣道人進入漢宮度化小兒,金星撫其頭,口中念念有詞:“不哭,不哭,莫如當初不哭”,小兒遂破泣為笑,這一小兒就是漢武帝劉徹。
劉徹長大后當了皇帝。一年冬天,雪后初寒,劉徹帶領眾將士在冰天雪地去狩獵,見一梅花鹿在遠處吃草,于是舉鞭策馬,前來追趕。鹿見人來,回頭便跑。漢武帝不知過了多少時辰,也不知追了多遠行程,忽沒有了鹿的蹤影。只見一方池塘,水自池中沸出,溫燥可浴。望之黝黑;掬之潔白;中間泉水沽沽流出;仙氣騰騰;周圍綠草如菌;春意融融。在寒冷的冬天出現此種景觀世上罕見,漢武帝認為是上天恩賜,那鹿肯定是什么神靈,面對池水叩頭便拜,后打馬回宮。
又一日,武帝到王母畝降香,見王母娘天仙姿色,貌美動人,禁不住口出戲言。王母大怒,唾其背。武帝回宮后皆生大瘡,膚生紅痘,渾身奇癢難忍,高醫良藥久治不愈。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桃花盛開;一夜夢中有一仙人指點,到溫泉沐浴即可清除膚疾,根治背瘡。武帝醒來照仙人之說到溫泉洗浴,池中熱氣蒸騰,片片桃花漂落在水面,沁香入鼻。沐浴之后,果然湊效,龍顏大悅,遂封溫泉為“寶泉圣水”稱三月洗浴為“桃花浴”并敕建“溫泉寺”,溫泉因之而得名。
劉徹沐浴溫泉治愈膚疾,修建行宮在這里居住、洗澡、并筑有男女二塘讓天下人來此沐浴治病。后人感謝皇恩浩蕩,建有“漢武帝畝”,畝門懸掛“金鑾殿”三個金字匾額,于是,人們把溫泉[hotthermalspring]之域百余畝的地方稱作“溫塘”。
秦始皇建“驪山湯”是為了治療瘡傷,徐福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輾轉漂流到了日本歌山縣,至今當地仍保留了“徐福”之湯溫泉浴場:到了唐朝,唐太宗特建“溫泉宮“,詩人也留下了不少創作,描寫脂粉美女從溫泉出浴的情形:而國內有文字記載開發利用早早的溫泉是素有“天下第一溫泉”之稱的棗華清池。溫泉棗這樣種由于地下的高溫作用而產生的神奇的溫水,與其他用各種熱能而產生的熱水不同的是,它能讓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遐想。
泡溫泉自古以來就是眾所周知的享受方式,也是享受健康快樂的休閑之事。清朝皇帝每次去清東陵必先去沐浴“湯泉”,康熙帝就曾作詩贊美道:“湯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浪流蹤崢”,一邊泡溫泉,一邊批奏折,“工作”、“享受”兩不誤。乾隆帝也曾留下了行宮聽政的故事。水氣蒸騰氤氳,水溫緩緩地滲入肌膚,全身心都能在這溫水中得到最大的放松。
故事之韻;傳說之美;心之所想;如若有一朝一日,自己也能享受溫泉之浴此生無憾。
記得去年初冬的一個周日與合唱團的朋友及家人一起踏上了“我的溫泉夢”之路。雖然只有三日,但對我的來說,印象之深;感悟之切;受益之久。經過一路的顛簸和疲憊,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溫泉地點是在遼寧的鞍山市千山風景區一帶的溫泉度假村。外面的飄然的雪花仿佛是迎接我們的美麗天使,冷風不時吞噬著我的肌膚,但這里依然可稱為山清水秀,溫暖怡人。
溫泉村離市區很遠,但每天都是客滿高朋。這里不僅有溫泉浴還有溫泉游泳館。當天下午我和老公、朋友們便迫不及待地躍入池內。當你來到緩步臺上,望見池內帶著色彩斑斕泳帽的游者,心中有一種親近感。雖然都素不相識,但我們是朋友,是為了同一目的來這里鍛煉。池內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此愉快地暢游。看到人們神情各異的笑臉,孩童們嘻嘻哈哈的嬉水撒歡,心里很暢快。小一點兒孩子在水里激烈地傳著水球,大一點兒的孩子,在水里打著水仗。
小的時候,我也喜歡玩水,特別是在清凌凌的水,藍盈盈的天的夏季,和好友在那似深似淺的.河水里玩耍,一直玩到太陽落西。而當自己來到若大的溫泉游泳館,心里多少有一絲恐懼。因為不太懂水性,所以游泳成了難題。我很笨,不會游泳。老公是個游泳愛好者,指導自己說,首先要熟悉水性,在水中蹲起。幾次嗆水,幾次努力,都已失敗而告終。只好溜邊和游泳輕輕說聲“對不起”。只能讓救生圈陪我自由自在地玩水,有時候還和孩子們玩玩水球。在溫泉游泳館戲水,
在我們這個團隊,最小的只有11歲,最大的76歲,都敢和水較量,而我信心全無。重點放在了泡溫泉浴。
來到溫泉池,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當我輕輕躺在池內,放松心情,體驗溫泉帶給自己別一樣的感覺,心里很舒坦和也很愜意。溫暖泉水的擁抱;鼻端沒有任何刺激的味道;只有泉水的清香;耳畔沒有絲竹的喧囂;只有泉水流淌的歌唱。此時,我好像在夢中沿著林間小道游走在原始森林中;感受著那“熱氣騰飛”的溫暖;眼前浮現“云霧云卷,片片桃花香”的仙境,真的很美也很愜意。也讓自己陶醉其中樂不思返。
閑聊時一位女士說她泡溫泉已有6年了!就是因為她有嚴重的類風濕久治不愈,所以想到泡溫泉治病才一直堅持。她說:如今病已痊愈。我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為了健康!
現在人們不僅會享受生活,也從中生活中感悟了很多。通過這次我的溫泉夢,也了解溫泉的文化之說——
如:溫泉的健康文化。東漢張衡在《溫泉賦》中曾提到:“有病厲兮,溫泉泊焉。”唐太宗李世民《溫泉銘》中談到泡溫泉體會:“朕以憂勞積虛,風疾累嬰,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時而獲捐。”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道:“溫泉主治諸風溫、盤骨攣縮及肌皮頑疥,手足不遂。”溫泉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養成生的健康之水。泡溫泉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全身毛細血管舒張,神經放松,可減緩疲勞,愉悅身心,是一種健康的靜態,是最佳補水時段,溫泉水經過地下巖層的過濾,水分子團小,滲透性強,浸浴39攝氏度左右的溫泉水中,是一種滋養補水的好方法,而近來流行的溫泉SPA就是這個道理。
又如:溫泉的歷史文化。中國溫泉文化源遠流長。秦始皇時溫泉就有“驪山湯”之稱。北魏元茛在《溫泉頌》碑文中先贊溫泉為“自然之經方,天地方元醫。”唐朝將溫泉文化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從太宗李世民到玄宗李隆基,每一位皇帝和妃嬪都酷愛溫泉,醉心于溫泉的養成生取樂。唐玄宗李隆基《溫泉言志》詩云:“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陰崖含秀色,溫谷潺¥。績為蠲邪著,功因養正宜。愿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詩仙李白也有一首《安州應城玉女湯作》,其中對溫泉“地底爍朱火,沙傍¥素煙。沸珠躍明月,皎鏡函空天。”的動態描寫堪稱經典。白居易一首《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滑洗凝脂。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思澤時。”使楊貴妃不僅成為了華清池旅游品牌的形象大使,而且成為了古代溫泉文化的首席代言人。唐人風流雖已隨風逝,但溫泉文化卻世代流傳。
再如:溫泉的時尚文化。近年來,休閑度假旅游已成為了生活時尚。而溫泉度假村由于地處山地處山青水秀之地,寧靜而無喧器,景秀而不僻遠,因此溫泉旅游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首選。溫泉的旅游魅力在于:在游玩中體驗文化,在游戲中體驗健康。無論是三伏烈暑;還是三九寒冬;溫泉休閑都能讓游人體會到一種身心的愉快。溫泉旅游這種不分季節的休閑;不分地域的健康;不分時空的文化;才是生洗中真正的時尚無素。
那么泡溫泉它的益處究竟在哪里?這也是我這次泡溫泉感受之一。
我們知道:大多數天然溫泉都含一定量的礦物質(或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借助溫泉熱力、浮力、及化學刺激等,會對人體機能產生積極的刺激作用。泡溫泉有一定治療和保健功效溫度刺激作用溫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樣。比如,水溫在30~40℃時,可調節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對輕度冠心病、早期高血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各種慢性炎癥、關節疾病及皮膚病等有治療效果。水溫在低于34℃時,可以反射性地提高交感神經興奮性,經常洗浴可提高機體對寒冷的應激適應能力、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保健作用。水溫在34~37℃時,對大腦皮質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對頭痛、失眠、神經官能癥及腦血管病后遺癥等有一定療效。
在即將結束“我的溫泉夢”的當日,我又和朋友在早上5點多鐘起來到溫泉館內泡溫泉浴,也是和這里告別。沒想到這么早,這里已浴女滿滿。這里熱氣猶如早春的霧氣朦朦朧朧,池內的溫泉清澈見底。但溫度很高,無法入內。我只好耐心等待溫度退到正常。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溫度適宜,我才輕輕地躺入池里,讓溫泉再次親吻肌膚,讓溫泉再次流淌在心里。身體浸泡在溫泉水內感受著物理化學的治療保健……
“我的溫泉夢”在初雪的冬日;在清馨的冬陽里;讓我愛上了泡溫泉。因為那一池源遠流長的溫暖、因為那洗滌身心的舒適、更因為那逃離塵世脫凡的享受。
快樂如此簡單;幸福如此簡單;健康如此簡單,“溫泉夢”嵌入心底的池香……
【溫泉夢嵌入心底的池香散文】相關文章:
夜來香的散文11-11
流年的淡香散文11-09
淡的香美的情散文11-23
花落香滿襟散文11-18
夢的始末散文11-04
拾憶冬日茶香散文12-15
有夢的地方散文04-30
溫泉的故事02-22
繁星一夢散文01-16
暑期與夢散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