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年味散文
當,一串串火紅的燈籠被取下來的時候;當,一串串鞭炮燃盡最后的時候;當,日子滑過正月十五的時候;這個喜慶歡鬧的年就算是過完了,或許是隨著年齡增長的緣故,總覺得年過的索然無味,慢慢的竟然懷念起小時候過的年來。
小時候,進入到臘月,我便會板起指頭來數(shù)日子,一天,二天,數(shù)到第八天的時候,就是臘八節(jié)了,濃香的臘八粥吃到嘴里,甜在心里, 老人們常說,吃了臘八粥,糊涂亂花錢,隆冬時節(jié)的天氣也會隨著臘八這天的時間而變得悠長,隆冬的傍晚,六點天氣已經(jīng)黑了下來,而過了臘八這天,明顯的會感覺到傍晚時分還能看見來來去去行走的人影,所謂,過了臘八,天長一杈把,這是其一,其二,過了臘八這天,就該準備年貨,所以,老人常說,過了臘八,迷迷糊糊花錢,今天上街買粉條,明天上街買油,以至于,小時候,我總盼望著過臘八節(jié),應為過了這天,家里就會有好吃的,能放的年貨總會在臘八之后備好,什么水果糖,瓜子,小時候的東西沒有現(xiàn)在的這么多,卻總感覺味道還是小時候的好,就普普通通的水果糖,會覺得很甜。
過完了臘八 ,數(shù)數(shù)指頭,就到了小年,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殺豬宰羊,祭灶,圈里養(yǎng)的肥肥的豬被拉走,一會時間,嗷嗷的二聲叫聲之后,爸爸滿臉透著笑的拉回來一百多斤肉,自己家留下幾十斤,剩下的都被鄰居們這個十幾斤,那個十幾斤的買走,想想昨天我還曾經(jīng)挎著籃子,去給豬打草,這個年,因為有了香噴噴的豬肉而變得心花怒放,想著媽媽做的蘿卜燉豬肉,一股高興勁也被豬悲慘的命運而拋到腦后,到了晚上,一串鞭炮響過之后,就是灶王爺回天宮言好事的時候了,記得奶奶總會邊念叨著,邊把灶王爺灶婆婆的舊像燒了,說是,灶婆婆回娘家了,大年三十再把灶王爺灶婆婆請回來,所謂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年三十,就這樣降臨了,總在不經(jīng)意間還沒來得及在數(shù)數(shù)指頭,因為從過了二十三開始,天天都有事干,今天開始打掃衛(wèi)生,里里外外,角角落落,灶房,屋里屋外,前院后院,都要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往常不起眼的地方也要打掃,明天又要開始蒸饃,糖包子,菜包子,豆包子,饅頭,蒸饃的這天媽媽會從頭天晚上起好面,第二天,四層的籠罩開始一鍋一鍋的蒸,我最樂意的是就是幫著媽媽拾蒸好的包子,白白胖胖包子里我包下來來年的種種希望和美好,席子上涼涼,拾在一個大的東西里,正月里,有親戚來,臨走的時候還要回幾個饅頭或是包子,年三十這天,爸爸媽媽從早上就廚房,炸肉,做涼菜,通常是爸爸在鍋里炸,我們就站在跟前開吃,下午時候,貼對聯(lián),掛燈籠,貼窗花,放鞭炮,村子里彌漫著一股股肉香味,一股股火硝味,熱鬧的鑼鼓在此時響起,更添一份喜慶,傍晚時分的村莊,籠罩在一片和諧,熱鬧,喜慶的氣氛當中,家家門前的紅燈籠看的人心頭暖暖的,熱熱的。
三十晚上,吃過了自家的團圓飯,爸爸會帶著我們?nèi)ソo二爺拜年,凡是輩分小的晚輩,今晚都會聚集在二爺家里,二爺家里,炕上一桌,桌子上一桌已經(jīng)擺好,大大小小的弟弟妹妹們跑出跑進的,爸爸叔叔伯伯們坐在一起談論著今年或者來年,嬸嬸們還在灶房忙著準備可口的飯菜,吃飽了飯,喝足了酒,樂呵呵的看著新年的聯(lián)歡晚會,撤走了盤子,我們輪流著向著長輩們磕頭拜年,幾元的壓歲錢裝進了我們的兜里,為了這幾元的壓歲錢,我們會樂呵呵的一個晚上,以至于在玩耍時會把面值不大的壓歲錢遺忘在奶奶家的炕上,到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就急急切切的在兜里找尋,找到了,皆大歡喜,找不到,便會哭哭啼啼找爸爸要錢。初一的大清早,吃過了餃子,媽媽會把準備的新衣服拿出來,高高興興的換上了新衣服,趕緊的叫上小伙伴,比比誰的新衣服漂亮,比比誰的壓歲錢多,通常的這一天,是最開心最高興的一天,因為從初二開始要開始走親戚,總之,這個年可以和平常不太見面的表姐表妹見見,也可以得到來自不同的`人給的壓歲錢,可以肆無忌憚的瘋著跑著,可以吃著豐盛的飯菜,可以樂呵呵的過著整個正月。
最早從初三開始,晚上的時間是最開心的時間,一到夜幕降臨, 我們便會開始游燈籠,家里有小孩的,通常孩子的舅舅會買燈籠給外甥,原來的燈籠沒有現(xiàn)在的電燈籠,全部都是紙燈籠,樣式也很簡單,上檔次一點的就是紗的,還有爸爸給我們做的手工兔子燈,到了晚上,大孩子小孩子每人都會拎著一盞燈籠聚齊,也會在兜里揣幾根蠟燭,以防止燈籠一根蠟燭不夠,或是中途被打滅了,通常這個時候,會有一群壞孩子拿個彈弓站在暗處,看看哪家孩子拎著燈籠,噗通一下給打壞或是打燒著,那個時候,總會響起朗朗的“游游游燈籠,三十晚上過年來”,這個聲音響遍整個村子,幾乎每晚都會,我們拎著燈籠,從村東到村西,從村南到村北,知道晚上十點多,大家才會各自回家,還約好明天晚上在那里集合,燈籠被打壞的明天晚上還要照時參加,太小的弟弟妹妹們不敢挑著燈籠,自會跟在我們后面屁顛屁顛的跑著,這個正月里,直到十五晚上,一盞盞燈籠會把村子照的亮亮的,美美的,我們也會開開心心的度過正月里的每一個晚上。
正月十五的晚上,就該是掛燈籠的時候了,家家門前掛起了平常被我們拎在手里的燈,蠟燭通紅通紅的,直到燃盡,第二天早上,燈籠也被燒掉,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幸免沒有燒完的,也會被爸爸用火再次燒掉,來年一定還會有舅舅再送新的。
行走在夜晚的路上,沒了小時候朗朗的游燈籠聲,總會覺得缺少點什么,滿大街的電子燈籠,卻懷念起小時候的紙燈籠來,無緣無故的總覺得年,漸行漸遠了,年味越來越淡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里,才會有點感覺過年的味道。
是不是長大了,老了,才會覺得時光留不住,我不知道,我也無法知曉!
時光依舊,日子依舊!
【漸行漸遠的年味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漸行漸遠的村莊04-30
以年輕的心正視漸老的歲月散文04-29
秋色漸將晚宋詞賞析06-01
年味散文11-19
衣帶漸寬終不悔作文03-31
《芙蓉樓送辛漸》原文及鑒賞09-26
關于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誰知道?07-25
卜算子慢江楓漸老翻譯賞析01-21
遠行行遠散文11-17
江行寄遠唐詩賞析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