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廣豐嵩峰上祝家大廳印象的散文

時間:2021-04-02 14:55:0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廣豐嵩峰上祝家大廳印象的散文

  我習慣將每一幢老屋都看成一個老人,日暮滄桑的老人,沒有朝氣,但額頭上那一條條溝紋里卻藏著說不完的故事的老人。老屋也是,漏了,朽了,不成樣子了,連風都擋不住,但老屋也裝滿了故事,每一根柱子每一扇門窗都有著故事。而這些故事,總飽含著一些比老屋年輕的人們需要的一些經驗,道理。

廣豐嵩峰上祝家大廳印象的散文

  眼前的這所老屋幾乎連老屋都快算不得了,沒有下馬石,沒有臺階,也沒有門簪,不,談什么門簪,連門都沒有。原本該是前院子的地方成了一個污水塘,塘(院)的正前方是前廳吧,沒遮沒擋地就孤孑孓地顛在那里。塘邊,原該兩旁都有著一廂耳房的,現在,只剩下一邊的半間,便是這好不容易經歷幾百年風雨侵蝕后還能兀自站立著的半間房子,也似乎只剩下了最后一絲氣力,正逐漸屈下曾經雄熬挺立過的身子,猶若再沒丁點兒氣力與年輕人爭雄的瀕死老人,十分不情愿地放松了全身骨骼,束手、屈膝、下蹲,只待躺下死亡。

  唯一的生機,是半間房子右角的一株老柚子樹。老柚子樹顯然也不年輕,掛果已經遠不如早先那般繁累,但葉兒卻終于還是綠油油的,也還到底垂著幾顆泛著青光的柚子,似在努力地向路人們強辯——這兒曾經年輕過,輝煌過,有著瓜瓞延綿。

  老屋當然年輕過,而且,年輕時,它光芒四射,在這個叫著十都的古村里屬于標榜建筑,以它的華麗和宏偉睥睨著其它圍繞四周的建筑。那時,它被喚著上祝家大屋,是整個十都最有身份地位的兩個建筑之一,與著名的王家大屋顯赫在十都、嵩峰、甚至是廣豐幾百年。

  鄉政府在這棟大屋前釘了一塊牌子,上面寫:“上祝家大廳,建于明朝萬歷年年間,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明代古宅建筑風格,四進布局……”連標點96個字。這塊牌子一點也沒讓我滿足,它太簡單,幾乎不能透露出有關這所建筑的任何信息。我更想知道這所建筑里原先有些什么,推崇什么,講究什么……可以想見,就沖它昔日的宏偉與榮光,祝家大屋也該是江南祝氏的一個文化符號。

  這座大屋在修繕,為了使這幢有著輝煌過往的大屋成為一項旅游資源,鄉政府居然從上面爭取到了一些款子在修繕。我是第二次來這里了,頭一回,我在這里看到的除了腐朽還是腐朽,腐朽的跑馬樓,腐朽的繡樓,腐朽的門窗,腐朽的框架和屋頂。這一回,那原本因為太腐爛以至于連在它檐下站立也有點恐懼的跑馬樓,居然被嶄新的木料重新卯榫好了,而且,該鏤花雕刻的地方跟先早一摸一樣的雕鏤上了,尤其是兩邊的木門,輕推,咿呀地一聲響,然后天井留住的那一束日光循著徐徐敞開的木門也跟了進屋,于是,屋里的昏暗被日光劃開。

  一位叼著水煙筒的老者坐在八仙桌邊用紙媒點燃了煙筒上的煙絲,深吸了一口,然后身子朝后仰了仰,滿足地吐出一縷青煙。這時,一旁候在老人身后的女人用拳頭輕輕在老人背上捶打起來。女人該是這位老人的兒媳婦,樣子很端莊,給老人捶背的動作十分輕柔,我還發現,女人臉上堆著笑,那種很溫柔很真實的笑,我從這分笑意里明顯感覺出了一位兒媳對公公的敬愛。除了這些,我還看見八仙桌前的一張矮幾前坐著一個稚童,粉嫩的小手正握著一支狼毫蘸墨描紅,而老人的眼光,始終停在這位稚童身上一刻也不曾離開,眼神里,溢出了濃濃的'愛意。不獨這些,廂房外也有人穿梭,扛著鋤頭農歸的壯年,天井里有正清撿身前一蓬青菜的嬸子,另一邊蜷坐在竹椅子上的一位老大娘不緊不慢地納著鞋墊,眼睛可勁地往鞋墊上湊,看似有些吃力,但那鞋墊的針眼很緊密,很整齊,身邊的簸籮里有些已經納好的,大大小小……

  這當然是我的幻覺。從看見被日光劃開的明暗時起,我便有了一種穿越了時光的感覺,恍如進入了老屋年輕時的時代。是的,在我的印象里,老屋里頭的光景就是這樣的,像建筑的本身,嚴實緊密,不招風不過雨,但它從不拒絕陽光,門窗上留足了讓陽光從容照耀的柵格,因而,方正規矩卻不乏溫暖的房子里有的只能是濃郁的溫馨,老人含飴弄孫,兒媳孝敬公婆,沒有空巢,更沒有忤逆。

  這種溫馨極讓今天的人們羨慕。不錯,與這所經歷了四百多年的老屋比,今天的人們居住的高樓的確亮堂許多,氣派許多,也許還舒適許多,燈光、玻璃涂料等現代裝潢材料將人們的住宅裝扮成了童話里的宮殿。然而,親情溫暖卻少了,隔音的墻壁,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隔斷了,不消說叔伯妯娌,即使是祖孫婆媳,也越離越遠。哪像老屋,每一個日子,廳堂里都彌漫著濃濃的暖意。

  據說,今天的廣豐十都,已經游人如織,每天都有幾百上千來自城里的人來這賞看這些老屋。我想,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來滿足一次眼觀的愉悅,我覺得,他們該多像我一樣,更在意的,是想感受一番這種老屋里包裹著的人情溫暖,因為,這種感覺于今天的人已是久違太久。

  三進是繡樓,精致玲瓏。我更詫異的卻是這繡樓里隱隱飄溢的一股書香味兒。

  舊時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尋常女兒,只需精練女紅,錯非官宦之第,少有女子讀書。這所建筑顯然不是官宦之家,整個建筑的規模和風格明明白白地彰顯了這只是一幢農商宅第,按理,繡樓里外,可以飾以花鳥靈禽或是俊男美女。然而,這一進的窗牖梁柱的雕刻卻多是讀書教化之類的題材。依松倚竹、展卷揮毫的書生們栩栩如生地在木屋的川枋斗拱上意氣風發。這些,又讓我恍惚了,抬頭看,一位妙齡女子正斜靠在窗欞邊,一手緩搖團扇,一手輕拈詩書,神情專注,竟絲毫沒發現樓下仰視著她的男人。

  其實我不該詫異一個農商之家的女人崇尚讀書的,事實上,我也素來不大相信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說法,即便有,我認為那也只是某個特別的時代。我覺得,但凡是人,但凡是有一點審美情趣的人,都歡喜身邊的女人是懂事乖巧的,古代形容一個出色的女子不就常常會用上“知書達理”這個詞匯嗎,知書便是讀書。在我的意想,古代女子并非不讀書,而是受禮教束縛不能去學堂里讀書而已。比如這所大宅的主人,顯然就鼓勵自家女兒知書達理聰慧賢淑,只是,和普通人家不同,他的主張更明顯,更了然,他不僅支持女人讀書,還愿意去為女兒讀書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我的揣測是對的,那么,這位崇尚讀書的明代商人足以讓我肅然起敬了。

  四進也是末進,這兒是主廳,設了神龕供奉天地國親師位。此外,這兒還應該是主人會見貴賓佳客的所在。可以想見,這里原本是最闊綽也是最莊重的一個大廳。可惜,年久失修,這里已經不見了當年的氣派,唯有的痕跡,是這個廳堂的位置最高,在從外到里逐漸升高的階梯式地面,這里已經是階梯的最頂端,站在階沿往外一眼望去,陡覺幾分莊嚴。

  廳內已經沒有任何一件可以值得去探究的物件了,有的,只是農家凌亂放置的一些農具。這幕再次讓我傷感。在我的設想里,靠神龕的居中位置也該有著一張八仙桌的,兩邊,擺放幾張配了茶幾的靠椅,家庭里有重大計劃的時候,家長端坐在八仙桌邊,兒孫們則按長幼次序分坐兩旁,然后,就那個即將出臺的計劃,一家人各抒己見,直到計劃的每一個細節都確定無誤。這才是這個大廳應有的場景。

  我更相信,這本來就是這個大廳曾經有過的場景,從走進這座大屋起,大屋的格局就昭示了這一切,親愛,和諧,崇商,尚文,遵禮,守教,昭示了這是一所盛滿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典型農商之家。

  我還相信,廣豐十都祝家大屋,這一座接近五百年歷史的老屋,它至少有著四百年的榮光,盡管在那四百年里老屋也在一天一天老去,但老歸老,他一直延續著自己的功能。始終在用老屋最初建造者賦予的家族理念在演繹著家庭溫暖。只是,四百年后,老屋蒼老的速度驟然加快,短短幾十年間,便如風燭殘年的老人一般失去了精氣神,我不知道到了后來老屋何以老的那般迅疾,也不想去知道。我只想知道,這幢老屋還能存在多久,它的功能與內涵還能否延續。

  我確信,在我心里,我巴望著它能永恒!

【廣豐嵩峰上祝家大廳印象的散文】相關文章:

蘇教版九上《14、散文家談散文》課文04-12

登白雞峰漫記散文11-15

九上語文《散文家談散文》探究練習題06-15

蘇教版九年級上《散文家談散文》教學反思05-27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古詩賞析01-28

《家范》家范卷四 子上06-24

千瀑溝印象散文欣賞05-01

這春雨沉醉的上散文11-03

夢中溫馨的家散文欣賞11-19

《散文家談散文》說課稿精選05-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50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在线天堂网新版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