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覆水真的難收么的散文欣賞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過父母在講《朱買臣休妻》的故事時說過“覆水難收”這個詞,也一直堅信真的覆水難收的理由,卻是因為我見過往泥土地上倒的水,很快就滲入到地下或流走了。
我知道,是那時沒見過水泥地,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地以為這個判斷是千真萬確,毫無疑問的。
現在,我卻動搖了。
覆水,“覆”在容易吸收水的地方,才會導致難以再收集起來的結果,這是“覆”的地方不當,只要“覆”的地方合適,并不難收。
覆也就是倒,用倒來敘述方便依懂,所以還是請允許我用倒字代替覆吧。
比如,將水倒在堅硬的地上或另外的容器中,盡管收回來時,數量會稍微減少一些,但還不至于影響整體數量和質量,尤其是倒在另外的合適的容器中的,幾乎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當然,還取決于倒的動機。
真倒假倒,倒出去會出現什么后果,等等,在倒之前就得想清楚了。如果根本不想往回收了,那隨手倒了便是;如果還有收回的打算,只要選擇倒在上述過的適合地方,回來一定不成問題。
若只想嚇唬嚇唬人,做做樣子的,那就千萬別往泥土里倒,倒了,即使能收回來,卻已經是骯臟得不得了的污水了。
不該倒的,好好放在那兒,別動不動就要倒,折騰來折騰去的,至少也是費事的。
一般地,覺得水沒有問題,也不會想著去倒,只有發現水不是當初的好水了,才會打算或實施放棄。
所以,與其變質了倒了,又后悔了,再想收回來,還不如用心好好保持水質。
不小心將很重視的水倒掉了,或者是撞翻了,也還是得負責。碰巧灑的地方是可收的還好,如果遇到一個漏洞或者渴地,那就糟糕了,基本沒有收回的可能了。遇到這樣的情形,只能認命。
水被吞了,都是在倒之后,吞噬者之所以那么善于吞噬,那是太渴望了。咱說啊,上趕著送來,樂還來不及,哪能不照單全收?不過,再饞的吞噬者,也無法在防守措施嚴密得力的情形下,自己上去。只要多加一些小心,防微杜漸,就能萬無一失。
總之,知道覆水難收,就不要輕易覆水,一旦覆出去了,又經過努力,卻終究收不回來的,也就得放下,做到隨機應變,別折磨自己非得往回收。有那工夫,還不如重新尋摸水呢。
既然天涯到處是芳草的,那么天涯也一定無處沒有水,重新再找便是了。
【覆水真的難收么的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難卻散文欣賞(精選18篇)08-08
散文欣賞《灥水有聲》07-10
友誼,是真的么?10-03
散文欣賞:把自己變成水(精選6篇)10-14
中國人真的很丑么?04-28
課外補習,真的有效果么?05-05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