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老宅的故土散文
立冬了,夜晚的風,有些清冷,夜,一片寂靜。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思緒漫天飛舞,恰似,一只蝴蝶在我的身邊暈繞著。心中的情愫,穿塵于俗世,輕吟著平仄流年。凡事的喧囂和過往,世俗的幸福和快樂,如同潺潺的小溪,在瞬間,在眼前汩汩而過;行便風塵,才知道,世上最奢侈的東西,不是榮華富貴,地位權勢,而是最溫暖的親情。
忽然,窗外傳來“貓咪”的叫聲,靜靜地聆聽,酷似來自老宅里貓的聲音。起身,緩步窗前,順著聲音的方向觀望,我看見了趴在一樓窗臺上的貓。它與我對視的剎那,讓我驚覺于兒時的記憶,它像極了端坐在老宅門前的貓。
那是一只在城市的角落里很常見的普通的貓兒:黑白相間的毛,蓬松而柔順;白白的毛兒,點綴著黑而不深的斑點;尖尖的耳朵,灑灑的鼻子;胖胖的爪子,沒有一點異樣。它蹲坐在老宅的門前,靜默地不發出一點聲音,只用它細嫩的尾巴,掃起一點門口喧囂的浮沉,偶爾腰一伸,瞟一眼,便打破了它寂寞的人流。清晨的陽光,淡淡地撲來,它瞇著眼睛,仰起臉,那是否就是它的笑容。就如一個古稀老人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一般,它在等待什么?期待什么?它始終如一地守候了老宅好多年。
看著窗外那只可愛的貓咪,好奇心讓我有種想靠近它的愿望,輕輕地呼喚“貓咪”,它竟然“嗖”的一聲,一個跳躍的動作就沒了蹤影,由于它的外觀太像記憶中老宅里的“貓”,盡管我知道它不是老宅里的貓,但我依然有一種想靠近它,想親近它的愿望,找回兒時的記憶。
于是,披一件厚重的素衣急忙走出家門,四處尋找,輕輕地呼喚,卻在也不見了“貓”的蹤影。茫然中我想了很多,很多……貓走了,再也回不來;往事走了,再也回不到從前;愛,走了是否還能重來?塵世中的人,急匆匆地來,急匆匆地去,誰也不知道誰是誰的過客,誰也不知道誰是誰的永遠!也許彼此都是的吧,也許我們都是行走在路上的旅人,那些迎面而來的,擦肩而過的,也有駐足回首的,更甚笑臉相握的。但沒有人能夠就此停下腳步,也無法站立下來,我們就是這樣簇擁著,顛覆著前世,我們就是無法遏制自己的步伐,無可奈何地涌動著。或許,貓已回到了主人的家,或許,它就是老宅里的貓,去守護那個舊時的院落了吧?
不知是“貓”的牽引,還是我真的想我的老宅,腳步不由得走向了通往老宅的路。老宅離我的家不遠,只有五里多的路程,它座落在沂河西岸,金雀山腳下的一個普通的街道,社會的發展,所有的東西都跟著轉變,房子也不例外。老宅拆了,雖是一座座高樓,一切似乎有了新的開始,美好的開始,可我獨獨舍不得老宅里的老屋,懷念它,就像懷念媽媽的容貌,是一種無法替代的割舍。老宅里收藏了祖輩的青春和過往;老宅里有我的雙親,有可以讓我喊一聲爸媽的人;有我懷念的幼年和童年;有我們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足跡;有文革中爸媽忍辱負重的淚;有爸爸堅強的背影。
步履匆匆,不知不覺我已踏上了老宅的故土,這里的一景一物,早已不是舊時的模樣,但我就像踏上了一塊圣地,格外親切。如今老宅還在,卻再也不見了雙親的身影,凄凄荒草,泛黃的故里,已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深埋了心血的思念,可嘆人生苦短,不能百代芳華。
望著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淚濕衣襟,一種莫名的凄涼襲上心頭。我努力地尋找著老宅的位置,老宅因離主路只有十幾米的距離,已被綠化為園林式的草坪,風景優美。此時的我就當老宅依然如故地存在著。懷念的地方總是讓人倍感親切,而又肝腸寸斷,每一條街巷,每一個蜘蛛網都寫滿了思念的鏈條。厚重的木門里,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就像老屋墻外的那一排排竹林和長滿苔蘚的曲折小徑。
看著這片綠色的草坪,我輕輕地閉上眼睛,把眼前的新貌屏蔽,老宅就幻化似的呈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看見了舊時的'老宅和老宅門前端坐的貓我輕輕的推開了那扇家的門扉。走進老屋,那流動的風聲,猶如當年空氣里傳承著一種思念,就像門楣上,抿不滅的雕痕,在我的眼里開闔著一種別開生面的想:屋角的天空下,像是看到了趴在爸爸背上的我,還有媽媽忙里忙外的背影,這個溫馨的老屋,清晰的畫面,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老屋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五間舊磚房和東西廂房,過去叫四合院。這座老宅冬暖夏涼,屋后有十幾米寬的槐樹林,為老屋遮風擋雨,樹林的外圍就是一條通往外地的主干道,一條寬寬的大馬路,屋前院墻外,爸爸種植了一排排我最喜歡的青竹,宅外的鳥鳴還在耳邊,細碎的陽光,便給老宅披上了一層無形的沙衣,是午后的味道,宅內種植了棗樹、香椿、還有菊花、花草一類的。黃昏的時候門被關閉,滿院里都是暖暖的味道,貓咪就會在門外癡守著這個溫馨的院落。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就出生在這個溫馨的老宅里。從我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間,我就擁有了世上最無私、最珍貴的愛,她伴隨著我的成長,那就是世上最珍貴的親情!母愛就像一條溫柔的小溪,滋潤著我幼小的心田。給予我陽光般的溫暖,在她的呵護下,我慢慢地長大。父親給予我的是世上最深沉、最執著的愛:他的愛充滿著嚴厲;他的神情充滿著威嚴;他的愛充滿著力量,支持著我的一生。生活中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雨,多少苦難,我都會像父親一樣挺起脊梁勇往直前,父親就像一座不倒的山永遠矗立在女兒的心中。
成長的路上,依稀記得爸媽是如何用小少把我喂養大;教我牙牙學語;教我系鞋帶;教我人生哲理、為人處世。幼兒的記憶雖是些模糊的片段和斷層,但我依稀記得那些兒時的快樂。記得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跟著姐姐去山間采野花,戴在發間,一蹦一跳地跑回家,扯著媽媽的衣襟,仰起稚嫩的小臉,問媽媽:“媽媽,柔兒漂亮不漂亮?”那愛美的樣子可愛極了,媽媽笑著直說:“漂亮、漂亮,我的女兒就是世上最漂亮的公主!”那一刻,我真的感覺自己就像宮中的格格,心里美滋滋的。依稀記得那個炎熱的夏天,玩伴牽著我的手,去荷塘看荷。
炎熱的夏天,太陽曬得我的小臉紅紅的。玩伴采了一片荷葉扣在了我的頭上,那翠綠的荷葉就像一把遮蔭的傘,給我帶來了涼爽,偶爾又采了幾粒蓮子,像獲得了寶貝一樣,揣在兜里。回到家硬是讓媽媽閉上眼睛,說著“變、變……”變出蓮子的神奇。然,再讓媽媽睜開眼看一看,柔兒像不像蓮兒。媽媽看著我天真可愛的樣子,總是哭笑不得地說著:“我的女兒就是那朵白蓮花,純凈圣潔,若人愛憐。”那一刻我的心里開滿了幸福的花。
依稀記得,那個落葉的秋天,媽媽發起了高燒。我心疼得流淚,玩伴說:“紅色的果子能退燒。”于是我跟著玩伴去了很遠的地方,私自闖入了一個村落的果園,摘取了幾個紅色的果子,揣在懷中急匆匆地跑回家。當我把懷中的果子放在媽媽的手中,等待我的不是爸媽的欣喜和夸獎,而是家法!爸爸讓我跪在地上,狠狠地教訓了一番,然后,帶著我去道歉并將果子送還。當果園的爺爺笑著說:“小孩子不懂事,想吃就拿去吧,就算爺爺送的。”可爸爸卻說:“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要從孩子開始,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教育。別人家的東西不許看,不許動!”爸爸的這句話影響了我的一生,只有謙讓,沒有索取。
依稀記得,我們的手足之情:在爸媽出遠門的那個日子,我們兄弟姐妹在一起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因為是酸酸的味道,很難吃,姐姐怕我們吃不下,就有意說:“這是過去皇上吃的飯名字叫‘翡翠玉菜湯’,也稱‘酸江飯’。”其實,就是我們幾個人去野外采集的野菜,在放進豆渣混煮。那豆渣,就是媽媽臨走前,千叮嚀萬囑托:千萬別吃的那變了味的豆碴——讓我們吃新的飯菜,媽媽要留著回來自己吃。姐姐心疼媽媽,為了不讓媽媽吃壞了東西,就這樣想著法子讓我們吃,因為我很小,姐姐沒有讓我吃,我還委屈地怨懟過姐姐,結果媽媽回來的時候,姐姐哥哥都鬧起了肚子,打了針。雖是都受了罪,但我們幾個還是很開心的,因為替代了媽媽生病。難忘手足之情,難忘老宅里這些快樂的生活;有爸媽疼愛的日子,我們是幸福的孩子,快樂的公主!
快樂的童年才剛剛開始,爸爸就因為政治問題,打成了右派。我的童年一半是快樂,一半是憂傷,那時候我很小,真的記不清一些事,但我還是清晰的記住了。那個灰蒙蒙的夜晚,爸爸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莫名帶走的那一幕。我依偎在媽媽的懷里,聽媽媽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突然大門一陣猛力的敲擊聲,貓也尖叫著,爸爸去開的門,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他們帶走了。慌亂中,我們幾個哭喊著,追趕著。媽媽跑得最快,問他們:為什么要帶走爸爸?他犯了什么錯?可沒有一個人回答媽媽,最終沒有趕上,只打聽到了一點關于爸爸被帶走的原因,爸爸是右派分子。
媽媽回到家,看見我們都哭成了一團,心疼地告訴我們:“不許哭,爸爸沒有錯,只是一場運動;你們要堅強,以后不許反抗,不許多說話;我們和別人不一樣,不要出去!”
從此,老宅就成了我們最安全的堡壘,媽媽就成了一座山。在我們面前,媽媽是堅強的;在夜深人靜時,媽媽又是脆弱的,一個人常常哭泣到天亮。媽媽把堅強的一面留給了我們,把脆弱的一面留給了黑暗,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第二天媽媽就打聽到了:爸爸是被關押在一個離學校不遠的民兵連里。午夜十分,媽媽去給爸爸送飯的時候,我就偷偷地尾隨在后面,看到爸爸的那一瞬,我幼小的心靈崩潰了,心疼得淚水奔涌而下:看著那間囚禁爸爸的房子黑黑的,真想砸粹那把鎖、撬開那扇門,將爸爸帶走。那種力不從心的無奈是無法用言語去詮釋,我哭喊著:“爸爸你出來,這里很黑,這里很冷,我們回家!”媽媽驚呆了,一把將我摟在懷中說:“孩子別怕,別出聲!”我停止了哭喊,只有淚在流,靜靜地看著那間黑黑的屋子,里面只有一堆稻草;天寒地凍,沒有被子,沒有棉衣,什么都沒有!——爸爸該如何度過一個個漫長的夜?爸爸只給了我們一個背影,讓我們快點回家。我知道爸爸一定是在流淚,不愿讓我們看見,因為他是男人!我的哭聲驚醒了看門的人,他們把我們趕回了家。后來爸爸就被他們帶走了,去了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除了勞改,就是游街。那段灰色的記憶,我不敢再寫下去。那場不該發生的運動,我一直不敢去觸碰。想一次,心就針刺一般的痛;想一次,心疼父親我就淚落成河。
那場運動是中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它的負面影響,恐怕幾代人也難以消除。那些年因爸爸的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了不可磨滅的厚厚的陰影,戴上了沉重的枷鎖,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蹦蹦跳跳,笑著走路,而我只能低著頭走路,不能在人前微笑,因為我是右派的子女,低人一等。姐姐哥哥都不能入團,大姐到了婚嫁的年齡都無法談論婚事,最后和表哥成了親——那個時代給我們家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文革結束后,爸爸平反,回到了老宅。老宅里從此有了溫暖,有了幸福,有了快樂。改革開放,城市改造我們就搬離了老宅,去了一個更寬闊明亮的地方居住,而老宅里的貓,卻依然守候著老宅,不離不棄。媽媽怕它丟了,就把它抱回家,不久,那只貓就病逝了,媽媽就把它埋在老宅的地方。我想,貓永遠會守候著我的老宅!
貓的忠誠和守候,也深深的影響了我的感情,愛不是承諾所能承受的,而是用心承載的。
夜已深,一陣寒風襲來,留我一地凄涼。收回幻化中的思緒,我還是為老宅流下了思念的淚滴。回眸,嘆息,老宅如影隨形。我多想在回到舊時的老宅;多想在回到無憂的童年;多想在回到爸媽的懷中,享受那種天倫之樂;多想在此時再喊一聲爸爸、媽媽,可他們在也聽不見。時光走了,在也回不到從前。
在這傷感的夜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郭敬明的話:“人生有很多難過的事情,其中讓人最無法承受的,就是父母在我們所看不見的地方,在我們忽略的日子與夜里,他們一秒一秒,隨著時間滴嘀嗒嗒地衰老下去,然后無數個滴嗒聲過去之后,他們就平靜無聲地離開我們,留給我們一個永恒的、被眼淚淋濕迭行的雨天。”這就是時光留給我們的遺憾!很多都不再是記憶里最初的樣子,就像這老宅。
擦去眼角的淚痕,回頭再看一眼老宅,我愛這片土地,更思念這里的親人,愿爸爸媽媽天堂里安好。
舍不得老宅里的親情,舍不得老宅的一草一木。我愛您,老宅;您永遠是我懷念的圣地……
【踏上老宅的故土散文】相關文章:
踏上氣象之旅01-18
踏上新的征途黑板報03-01
啟程踏上新的旅途作文600字04-16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