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散文
整整一個月里,天天看球,天天評球,這樣的生活節奏,逐漸成為常態,甚至很有幾分優哉游哉。猛不丁,這場“豪門盛宴”曲終人散,“演員”們紛紛隱入幕后,這未免讓吾等看客,多多少少若有所失。有什么辦法呢?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過,巴西世界杯走了,生活還在繼續,我們理應換個姿態,繼續前行。
有對世界杯視而不見(或曰毫無興趣)的人嗎?當然有。這挺正常,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嘛!喜歡足球,或者喜歡籃球、喜歡網球,甚或什么球也不喜歡,這是每一個人享有的`自由。但我敢說,所有以各種方式參與足球世界杯的人,肯定都在不同的層面大有收獲。具體來講,登頂的德國球員收獲了錦標;墊底的亞洲球隊遭受了磨礪;五花八門的商人(從賣啤酒、賣烤肉的到開酒店、開酒吧的)賺取了利潤;CCTV增收了廣告費;而政治家(包括國際足聯的老主席和巴西的女總統),則有著潛在的選票(或憂慮)入賬。至于球迷,漫長而短暫的一個月里,我們飽嘗了酸甜苦辣、經歷了喜怒哀樂;人生不也就是如此嗎?有了這樣的一種歷練,巴西世界杯結束以后,當我們在既讓我們喜也讓我們憂、既給我們甜也給我們苦的人生長途上奮力跋涉之時,一定會從容一些、淡定一些。
說到我自己——區區在下應該是一介比較特殊的球迷。由于曾長期在報紙編輯崗位從業,由于有著幾十年的寫作習慣,看球之余,還喜歡通過在報紙發表文章和在電視臺說三道四的方式,與認識、以及不認識的朋友分享感想心得。2002年韓日世界杯,我開始給報紙寫專欄。2006年德國世界杯,應天津今晚報之邀,和北京朱鐵志、武漢劉洪波兩位名家聯袂開設“三劍客彈球”專欄,熱鬧了一個月。2010年南非世界杯,給同一城市的兩家大報寫世界杯專欄,一個月下來,寫了60多篇文章,還捎帶著給一家電視臺錄了30多期評球專欄;事后連我自己也大感詫異:怎么干了這么多活兒?今年的巴西世界杯,感謝西安晚報厚愛,又給我提供了發表一得之見的平臺。4年以后的俄羅斯世界杯,我將高齡76,一個月里天天寫文章這樣的苦活兒、累活兒,是不會再干了。然而,作為一個球迷,能夠歷時12年、連續4屆寫世界杯專欄,已經是莫大幸運。我感恩!
巴西世界杯,再見!球迷朋友,再見!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散文】相關文章:
勵志故事: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09-04
不散現代詩歌03-01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