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通用6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說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抒發(fā)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xué)體裁。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1
有幸生于江南水鄉(xiāng),洞庭湖畔,云夢澤旁,對江南的山山水水自然也感覺格外親切。
少不更事時,無數(shù)次夢回,總是不解,究竟是我的故鄉(xiāng)就是江南,抑或江南就是我的故鄉(xiāng)了。曾經(jīng)在這個命題中苦苦掙扎,直到我游歷了江南的許許多多山水之后,終于明白,生我養(yǎng)我的,是隱藏在江南某處的一個不知名的小鎮(zhèn),我夢中的故鄉(xiāng)卻是遍布江南的山山水水。
“今生有幸生江南,總是夢死不言歸”。江南的空氣中總是潮潮濕濕的,卻也正是這份潮潮濕濕,讓人回想,讓人留連,這便是江南春季的山山水水了。
雨絲總是不斷,小橋上總有人撐著傘走過,越過時空,我卻分明看見前世的我撐著油傘紙,踏著秦時的明月在小橋上走過,走過秦磚漢瓦,走過唐詩宋詞,走到如今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終于不明白,究竟是我生在江南,抑或是我身在江南。但我知道,在這個春天,在這個雨季,我曾打江南走過,走過江南的流水淙淙,走過江南的煙雨朦朦,走過范文正的巴陵勝狀,春和景明,也走過戴望舒的雨巷,終于,我走過了江南。
幼時讀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眼前總有一幅畫,江南采蓮的女子,撐一葉扁舟,在望不到邊的荷葉中穿行,許多年后,終于見到這樣的場景了。在江南的某個水鄉(xiāng),我們一行人分別上了幾條小船,穿行在無邊的荷葉中,這便是團湖采蓮了,只可惜不曾見到想象中的江南采蓮女子,一番如蓮的心事,只好傾瀉在滿湖的碧綠中。
江南的春天,總是和水有關(guān)。“人人都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游走江南,在雨霧朦朦這中與山水為伴,也曾想在這青山碧水間壘紅磚綠瓦,悠然于山水田園,看浣溪采蓮的女子呤著江南明快悠揚的音律,看江南春天淡淡的花開,看那和風(fēng)吹過天涯,看那蝴蝶飛過心際……踏上煙雨迷離,氣息氤氳的水秀之方,斑駁了千年的夢終于散落在江南,散落在夢里的故鄉(xiāng)。
聽著江南的吳儂軟語,看著江南的草長鶯飛,無意中一回眸,一顆心失落在江南的煙雨樓臺,水鄉(xiāng)澤國里,欸乃一聲已響過千年,化作一首不曾老去的詩,牽動了江南游子千年的鄉(xiāng)思。
一半陽光一半雨,這也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也是江南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前人尚不能確定到底是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還是梅子黃時日日晴、在這個時節(jié),我行走在這平平仄仄的青石小巷中,行走在江南曲曲折折的流水小橋旁,行走在或斜風(fēng)細(xì)雨或陽光明媚的江南的春天。
一部《似水流年》讓江南的一處小鎮(zhèn)得以名揚天下,卻也讓一處極其簡約的小鎮(zhèn)從此車水馬龍,不復(fù)往日的靜謐,我不知道這對于江南的山水來說,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不幸,烏鎮(zhèn)的青石板不再永遠(yuǎn)是潮濕了,千年的文化造就的那種氣度,那種優(yōu)雅已消逝在俗世里了。
對于游客:江南給了太多的寬容和理解,對于江南,我們應(yīng)該象徐志摩說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保留江南的那一份靈氣,那一份神韻,我夢中的江南便如此清晰,如此明朗地存活在我的記憶中了。
有人告訴我,真正的江南早已泯滅,只能在字里行間去考究、去思量。但我分明看見,生我養(yǎng)我的小鎮(zhèn)卻依舊是一副舊時模樣,深巷共老樹一色,雨絲與落紅齊飛。生我養(yǎng)我的小鎮(zhèn)雖不及烏鎮(zhèn)的聲名遠(yuǎn)揚,卻也有它的青磚黑瓦的小屋,也有叩響青石小巷的足聲自遠(yuǎn)古響來。也有小巷與丁香般的女子。這一切都存活在我故鄉(xiāng)的記憶中。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曾讓無數(shù)江南游子如癡如醉,蘇、杭二地,吳儂軟語也就成了無數(shù)游子夢中的江南情結(jié)。而今我身在江南,這一方江南的山山水水卻也就是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從亙古到今生。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2
不知多少次走進大山,不知多少次親臨秀水,每每走進山的懷抱,每每看見碧水波瀾,一種融入的感覺,一種被吸納的靈動,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虔誠,由淺入深的沁漾出來。站在山之巔,跨過溝與壑,行在水之畔,走在溪流邊,山的博大清幽,水的浩瀚委婉,動與靜的結(jié)合,大與小的伸縮,狂野與娟秀對比,那么神奇的在眼前演繹。
驚詫自然的鬼斧神工,贊嘆日月的修蝕定影,大山里裹著歲月,秀水間藏著歷史,歲月無痕,但山水可做證,歷史逝去,但山水可留痕。大自然母親,在精心的打扮著自己的山水兒女,山水則依偎在母親的懷抱里,對著蒼穹大鏡羞澀的看著自己的容顏。
歲月刻上了山水的年輪,這個年輪長得太慢了,自然的瞬間涵蓋了人間朝朝暮暮,這個瞬間太快了。自然的演變派生了自己的雄偉輝煌,自然在看著萬物的起起落落,人們在探尋著自然的神神秘秘,有多少不知與未知,都隱在霧靄蒼茫的山水之中。
我們的先人崇拜山高水長,恐懼山崩怒吼水患浪駭。最初,以自己的未知祈禱山水的`護佑,繼而,未知加朦朧的頂禮膜拜,后來,把對山水的敬畏束之高閣的供奉,一個個人們企盼的神仙坐在了高堂之上。山水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莊嚴(yán),以自己的無羈,以自己的奉獻,伴隨人們的青銅操戈,伴隨人們的農(nóng)耕文明,舟楫人們的往來,灌溉人們的農(nóng)田,與人們共生共存著。
舜帝封五岳,功德無量,秦皇漢武拜泰山,歷史見證,大禹治水,千古留美名,大山大水都有著無限的風(fēng)光。五岳殿可謂金碧輝煌,這是天子皇上的敕建,那么散落在山山水水之間的山神廟,龍王堂,可謂小神小仙,星羅棋布,則是百姓的供奉。
我們讀著自己寫的歷史,我們品味著詩仙大家描繪的山水,我們還時不時的會走在沉重的歷史上面。也可能你的腳印與秦皇漢武重疊了,也可能你的車轍重蹈了歷史的轍跡。這條大江渡載過古戰(zhàn)船,今日你與游船同渡;那條小河曾有過智者垂釣,今日你在林蔭里甩桿;潺潺溪流崇尚清談?wù)呖稍剑袢绽锬阌朴撇忍に叀?/p>
山還是那么高,水還是那么長,只有后來的人們,在續(xù)寫著歷史,在贊嘆著先哲的功過。變的是生活在自然里的人們,不變的是山水永固萬壽無疆。
山水見證了歷史的從始至終,雖然人們書寫的歷史很漫長,對山水只是一瞬,它只是默默的不做聲。在山水面前,人們覺出了自己的渺小與短暫。“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詩人們只能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歷史在山水的懷抱里,上演了鼎盛與興衰,反思與無奈。
只有走進山水才覺心曠神怡。那張揚,那飄逸,那厚重,那神奇,那幽靜,伴隨著高山仰止,伴隨著驚濤駭浪,伴隨著如詩如畫,伴隨著日出日落,伴隨著虛幻飄渺,一切盡在山水的演變中。人頓覺豁達開朗,思維簡化了很多,怪不得山水讓詩人傾情,怪不得山水讓大家潑墨,怪不得山水讓智者留連,怪不得山水讓凡夫俗子游歷其間。
不能不說說,游山玩水是人們的一時性起,山水才歷來是僧道之家。五岳,供奉的是本土華夏神仙,四大名山,朝拜的是西來釋迦菩薩,又有多少青山秀水清幽之地,成了佛祖與道家的說教道場。
山水間說脫塵,山水里道禪語,山水中泛清談,從古至今,有多少大德隱士在山水間遨游。看破紅塵待時機,官場失落山內(nèi)隱,山滌志,水清心,向大山傾訴,對綠水清吟。姜子牙諸葛孔明山水中大隱,竹林七賢山水畔清談,更有對山撫琴箏鳴者,還有對水長嘯吹簫人。山水間聚起了靈氣,山水間抒發(fā)了心中郁悶,山水間造就了多少志士賢人。
徐霞客遍訪華夏山水,寫出山水奇書令后人景仰,陶淵明歌詠田園,妙筆生花成了一代宗師,山水同時造就了歷朝歷代的山水詩人,以至不勝枚數(shù)。山水融進了筆墨,山水與人與歷史同時被浩瀚的歷史收藏詠頌。
只要用心,只要喜愛,在我們的周圍,不出百里便有仙蹤。走出家門,走出熙攘,走進山水,山水之間總含情,它總是那么讀不懂,看不透,讓我們永遠(yuǎn)的感嘆。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3
在塵世人間呆久了,有時就會被許多的人情世事所累,渴望找到一個有山有水的所在,將煩惱拋之九霄云外,讓恬淡閑適回歸內(nèi)心。
那天,跟著旅行社的車去海陽國家森林公園招虎山游玩。
山腳下,九龍湖,碧波蕩漾,行過,許多人止步留影。沿著盤山的公路走,不一會,人都不見了影蹤。和老公說,我們不沿著公路走,順著上山的臺階走吧,比走水泥路有情趣。臺階兩旁灌木叢叢,橫柯斜枝不時擋住去路。坡下谷中郁郁蔥蔥,空氣特別清新。站在山脊上,回望來時看見的九龍湖,景色比近看更有情趣。霧氣空濛,籠罩著湖泊,朦朦朧朧的,給九龍湖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這時,山下的導(dǎo)游的喇叭聲響起,在半山坡上聽得清清楚楚。原來,此湖的名字來歷是由于有九條山脈伸向湖中,湖呢,積聚了九條峽谷的水,故曰九龍湖。聽了不由心中想到:這招虎山的名字,該不是和湖有關(guān)吧?九條龍啊,缺了虎,故名曰“招虎”嗎?心中有些后悔沒有和導(dǎo)游一起走。不過啊,遺憾轉(zhuǎn)眼即釋。這里的山,是原始狀態(tài),諒也不會有多少的人文景觀,并且以以往的經(jīng)驗,大部隊跟隨導(dǎo)游走,人聲嘈雜,除了緊跟導(dǎo)游跟前的,其實也聽不到什么。實在是沒多大意思,光是跟著導(dǎo)游看忙忙碌碌奔波的人群了。要賞景,非得清靜不可。
爬到半山,看見了路的分叉,一條通往杜鵑谷,一條通往成道禪寺。我本欲走通往杜鵑谷的,但后面趕上來幾幫同事則要去成道禪寺,嫌這兒通往杜鵑谷的路被雨水沖積上了泥沙,難走。于是,隨著這幾幫人一起走了。
說實在的,對于這些人為創(chuàng)設(shè)出來的各類廟宇道觀,我向來不感興趣。但人類卻愿意不斷地建筑此類名勝,讓自己去頂禮膜拜。他們有的在寺外照相,有的買了香燭進去跪拜進香。我則遠(yuǎn)遠(yuǎn)觀望。不多一會,我們開始在禪寺外的路向西走,繼續(xù)向山進軍。路,變得陡峭起來,原來還興高采烈的孩子們終于走不動了。一個個不愿再往上爬,有幾幫人停下腳步不前進了。我們繼續(xù)前行。走走停停,一邊賞景,一邊吃著東西以減輕背囊的重量。路兩旁的大石頭突兀而立,能有數(shù)丈高,有的狹窄之處僅可過人。路旁的松樹開始多起來,有的地方樹長在峭壁上還真有點迎客松的味道。山頂,是一大片平整的巨石,巨石西南邊下面就是懸崖,東北邊則是更陡峭的巨石聳立,幾個年輕的男孩爬上去了,伸展手臂做飛翔狀并照了相。大家在大片的巨石上開始坐下吃午飯。飯后把吃剩下的塑料袋類裝好準(zhǔn)備帶下山去。
下了巨石,沒有從原路返回,而是向西繞山而行,結(jié)果又轉(zhuǎn)入山后進入了杜鵑谷。一路下山,路旁杜鵑灌木叢叢,心想,若是花盛期來,滿山遍野的紅杜鵑一片絢爛,該有多好看啊!一路迤邐而下,以為就此下山,結(jié)果走了一段時間又出現(xiàn)新的路口,標(biāo)志牌的指向是招虎山的最高峰——蓮花峰,離集合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一起走的三幫人已有一幫體力不支準(zhǔn)備繼續(xù)下山,另一幫是個十歲的小姑娘和媽媽,盡管小姑娘也有些累了,但在媽媽的鼓勵下繼續(xù)向上攀登。石階越來越陡。到了山鞍部,西邊就是最高的蓮花峰了,小姑娘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她媽媽決定不再繼續(xù)向上。這時,只剩下我和老公兩個繼續(xù)向西登最高峰了。路越來越陡,我和老公說,這些臺階像極了十八盤中的“緊十八”。離最高峰數(shù)十丈高了,峭壁邊是就著巖石鑿出的石階,路西側(cè)是陡峭的崖壁,上面鑿出了踏腳之處,老公像只靈巧的猴子一樣嗖嗖爬了上去,我忙拿出相機給他拍了下來。心中也生出試試的念頭,無奈所穿褲子松緊不夠,只好作罷。我沿著石階向上與從峭壁爬上的老公會和,之后繞著山頂巨石邊緣鑿的石階盤桓而上,終于登上了蓮花峰的頂巔。我竭力慫恿老公在此喊山,老伙計很不好意思,我說周圍也沒有人,誰知道你是誰,結(jié)果他全然沒有爬峭壁的爽利了,扭扭捏捏的,說,你要喊就喊吧,我不好意思。好奇怪啊,站在高高的蓮花峰頂,我鼓足勇氣竭盡全力喊著,卻沒有聽見回聲,大概周圍沒有高山阻擋來產(chǎn)生回音吧。頂峰西側(cè)還有小徑通往西邊如屏般聳立的巨石,我們走過去,穿過狹窄的通道,就再也沒有了前行的路了。遙望懸崖南方,山下霧氣翻滾,周圍的山頭在霧中如同一座座小島聳立在蕩漾的`水波中。山上已不見他人,急返。
在山的后坡返回,路上兩旁的雜草、灌木濃密青翠,得不時牽扯起它們,以防刺破手腳。路旁不時有野生的覆盆子的紅紅的球果映入眼簾,老公一邊采食,一邊趕路。終于走到較平緩的路面,但還是不斷地下著石階。路旁的樹在溝谷地帶變得高大起來,頭頂上全是濃蔭遮蔽,蟬的叫聲因樹的增多變得嘹亮嘈雜起來,間或有山雞和布谷鳥的叫聲傳來。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在這天然氧吧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莫名地清靜。一路上一直只見樹木,不聞水聲,在走近一個巨大的模樣似老鷹的石頭時,驚喜地聽見了溪水的叮咚聲,駐足,看見路旁這塊大石頭上刻著“守山鷹”幾個大字,然而卻看不見水在何處淙淙,因路旁的灌木濃密繁雜,遮住了視線。快出山谷了,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路由石階漸變成水泥路,東邊出現(xiàn)了池塘,看見路旁的景點標(biāo)注為“天馬戲水”,回望,在綠樹叢的圍繞下,巨大的白色的石頭真的似幾匹揚鬃飛奔的馬呢。
出了谷,又見寬闊的九龍湖在云霧繚繞中。我們的旅程結(jié)束了。
這一天,天公真的作美,一直陰霧蔽日,使大家避免了烈日的暴曬,是個爬山的好天氣。當(dāng)大家坐上車準(zhǔn)備離開時,太陽竟從西方?jīng)_破云霧朗照起來,云霧不知何時消散了。
一天的旅行,盡管疲憊,但將身心安放于大自然中,心無雜塵,心境空明。不由得讓人想起古人的名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是的,逸情于山水間,確為人生一大樂事。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4
一場大雨終于停了下來,久違的太陽悄悄探出腦袋,輕輕地?fù)荛_云層,撒下一把火辣,使空氣中繼續(xù)彌漫著一股悶熱。已是入伏時節(jié),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入伏之后的天氣再也無法讓人冷靜,使人閑下來的時候只想去尋找一絲“清涼”。
說起清涼,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因為遠(yuǎn)離城區(qū),所以沒有城市的喧鬧和燥熱。我的家鄉(xiāng)地處城市北郊,東臨梧桐和南山兩片林場,雖然沒有城市的繁華,但在那里有著我朝思暮想的“清涼”。每當(dāng)我回到家站在陽臺上望向東方,就可以看到我心中的那一絲“清涼”——梧桐山,我與它之間雖然有五公里的距離,但我依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模樣。小時候我經(jīng)常去爬梧桐山,山上的每一抹顏色都在我的腦海中,不曾遺忘,轉(zhuǎn)眼間十幾年過去了,山還是當(dāng)初的那座山,只不過山上的樹比過去更多了,也更綠了。
家鄉(xiāng)的梧桐山,雖然沒有泰山的雄偉和衡山的秀麗,也沒有華山的險峻和恒山的奇特,更沒有嵩山的絕倫,但它在我心中永遠(yuǎn)是最美的山。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梧桐山,喜歡山上的每一塊巖石,喜歡山上的一草一木,更喜歡那清幽的山泉,不過梧桐山上的泉水不是你想看就可以看到的,只有到雨季的時候它才會出現(xiàn)。每當(dāng)大雨過后,泉水就會從山石的縫隙中涌出來,在這“三伏天”,如果能夠喝上一口天然的山泉水,或者和泉水來一個“親密接觸”,那才真的是“透心涼,心飛揚”。
我決定再一次去爬梧桐山,去尋找我心中渴望的那一絲“清涼”。當(dāng)我駕車行駛到北外環(huán)的時候,梧桐山出現(xiàn)在我的正前方,通過擋風(fēng)玻璃遠(yuǎn)遠(yuǎn)望去,剛被雨水沖刷之后的梧桐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海浪,洶涌澎湃,又宛如一條條巨大的綠龍,蜿蜒盤旋,舞動著矯健的身軀,向我撲來。沒一會兒,車到了梧桐山腳,我迫不及待的走下車,深深地吸上一口山里的新鮮空氣,然后用力一呼,所有的疲憊瞬間都蕩然無存了。隨后我沿著一條彎曲的山路徒步上山,當(dāng)我爬到半山腰時,隱隱約約聽到淅瀝瀝的聲音,是山泉!是它在不遠(yuǎn)處呼喚著我,越來越近,我激動的加快腳下的步伐,快速向前方奔去。
終于到了,只見泉水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捧在手心涼涼的、喝到嘴里甜甜的,不知道經(jīng)過了多少山石的過濾,才有這清涼的山泉。這每一滴泉水都來之不易,它們經(jīng)歷萬千險阻,只為了給我們帶來一陣清涼,讓我們可以拋開所有煩惱,在這山水間自由徜徉。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5
青蔥的歲月,緩緩從指尖流過;蕭條的落葉,載滿了這些年的風(fēng)霜雨雪。
渺渺山水間,一葉清荷緘默了時光,執(zhí)一冊思念,婉轉(zhuǎn)了流年。此刻,孤空高遠(yuǎn),一片寂靜,孤獨,也乘虛而入,惹得滿心盡是悵惘。
時光兜轉(zhuǎn)輪回,去去來來,都不是原點,總在不經(jīng)意間,那一程山水,一段時光,便侵噬了整個心田,不隨我意。淺淺 的時光,攜一縷微風(fēng),欲將思念吹散,可風(fēng)兒太輕,情意太濃,轉(zhuǎn)瞬間,清風(fēng)渺茫,不見蹤跡。
舊事狂瀾,它無情沖擊著心中那道低低的海岸線,幾近崩塌,幾近潰散。曾經(jīng)的失落,曾經(jīng)的`蒼惘,便一起涌上心頭,迂回婉轉(zhuǎn),似是如昨。可那些逝去的馨香與情懷,卻如何都無法臨摹刻畫。蕭蕭殘月依舊,載滿西風(fēng)的悲涼,思悠悠,念悠悠,卻只能天涯兩岸,獨看南飛歸雁。
記憶的蒼穹,低垂的楊柳通過殘陽,隱約的孤單悠長。那些如碎石一般 的片段穿過時光的分叉點,一點點的聚集,放大,迷離了雙眼。那款款的深情,切切的期盼,還有那一種情懷,欹斜陌上,打濕了我枯萎的心,凌亂了無邊的寂寞。我輕手拾起那份孤單,將滿心的愁緒,化作零落的詞匯,楔刻于上。可時光搖曳,舊事散落一地,如何拾得起,如何寫得盡?
烏衣巷陌,望斷秋水,塵世浮沉,記錄了我們的青春芳華,那一頁頁的泛黃書簡也隨黃花落去,埋葬于塵土之中。此刻,耳畔何人低吟,已不太分明,輕音回旋,也已化為滿懷蕭瑟。
時光已陌,清寒幾許,幾多思念,幾多哀愁。殘損的卷頁,已無法看清你的臉龐,只點點水煙布滿;幽淡的墨香,是唯一的懷念與守候。
往事的篇章,填滿了花香,時光莫追,我停留在此處,回首斑駁的流年,縱然桃花依舊,景致旖旎,也只是清風(fēng)的一段往事。一季繁華落盡,終是一重?zé)熡辏粓隹諌簟?/p>
流光的轉(zhuǎn)角,我把飄搖的心擱淺,時光無言,回憶漸卻;音韻平仄間,那淡淡的感傷,也隨之散去。可遠(yuǎn)遠(yuǎn)孤陌山水間,是何人在吟著昨日的那闕舊詞?有是誰,還會念起那段鏡花水月,徒惹心殤?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 篇6
夏季,似一抹流蘇的花影,在眼前晃動,撩人欲醉。此刻的鳥鳴越加嘹亮,從早到晚,不知疲倦的歌唱著。花兒也開得不再羞怯,恣意而張揚。而我,也喜歡去往林深處,隨意的走走,看看。散淡心情,拾撿季節(jié)凋零的碎片,疏落下的情調(diào)。
夏風(fēng)一縷,花氣襲人。人不再被圈在椅子上,電腦旁,屋子里。而是,去往山林,去往水湄,去往自然里。與花對語,與鳥聊天,與魚問答,與山水依伴。
從來都是的,日子過得散淡,隨意。不苛求什么,也不逼迫什么,不攀不比,不嫉不妒。安心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日子,生命是自己的,活著也是自己的。較勁的事兒,少做,因為很無意義。
就如寫文字一樣,隨心而寫,不喜歡命題限字,也不喜歡跟風(fēng)而作。不愿落入窠臼,不愿委屈了文字本身的涵蓋。生活如此,寫文如此,隨心所欲,自然而然,自由自在,不拘泥,不茍且,不為取悅與誰,也不為名為利。
趁著夏風(fēng)習(xí)習(xí),花香四溢。一個人,一襲輕薄衫,穿布鞋長褲,備點水,帶幾塊能充饑的東西。沿著曲徑,走熟悉了的山道,一路而去。
說來熟悉,但每一次走也都不盡相同。就如讀紅樓,相信每個讀過的人,但每一次讀,也都不盡相同吧。掩卷靜思,這一次讀到的與上次再上次,到底哪里不同呢?
山,也是如此的,每一次走進山,也都會有著不一樣的感覺。這里多出了花草,那里又突然長出了幾棵小樹,這里曾經(jīng)有好多蝴蝶,那里原來住著一家小兔兒。蝴蝶飛去,無蹤尋,小兔也長大了,漫山遍野的奔跑,一切竟然,撲朔迷離起來。
或是你的心情,或是你的視野,或是你的感悟,或是你的收獲……沒有相同的時候的。書山有路勤為徑,截取下來書山二字,可謂書山多么的貼切,書就是山,山就是書。書與山,形象而不同,不同而統(tǒng)一。
山,就在眼前,郁郁蒼蒼,蔥蘢而張揚。身邊的藤草花蔓,不斷的撕扯一下衣袖衣襟,纏裹著褲腿,腳踝。這般熱情,這般友好,這般的想挽留下你來,要說幾句呢。
或許,邀你去它的家中坐坐,小敘一下,哪一年哪一日,約好的事情,山記得,你卻給忘了。是否,山托你給水帶句什么話?是否,山要你回村子里,給村口的老槐樹捎去問候?你都給忘了吧?可山呢,它記得。
看似默默無語的山,卻原來,如此好客,看似一言不發(fā)的山嵐,如此纏綿多情。忘了也不要緊,這次來,把該辦的事兒,記著就好。山依舊,水依舊,依舊是那般的友好,而深情。
其實,剛剛到山邊,就已經(jīng)汗滋滋的了。花氣與汗香,一起飄散到樹上花草上,石上,遠(yuǎn)處的水流?巖上。越是感覺有點點累,卻真的不能就此止步,若止步了,就在也不可能走進山中了。
就好似讀一本書,剛剛一拿起,一點沉重,就放手了,恐怕再也無法讀進去。即讀不進去,你那能品讀出其中的美文箴言。山呢,亦是如此,即怕險阻,如何去領(lǐng)略到山川錦繡,自然風(fēng)光之美。
與人交往,也是一樣的。不去交往,不去交談,怎么會知道其中的好,其中的優(yōu)點,又如何能從其身上學(xué)到知識,學(xué)到山光點呢。
不約陪伴,也許是最好的行走方式。朋友與伴侶,原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緣分,也許早在幾生幾世前,就已約定。或許邂逅偶遇,才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必定,路要一個人去走,書要一個人去讀去感悟。讀書,從淺入深,從未知到理解,若要是感悟到一二,更是好。而,山中多白云,夏花自開自落,不念悲歡,不計較成與敗。空寂中,一份禪悟,感慨中一份淡然。
進得山中,才忽然覺得,山是如此親人,也懂人意的。清幽甘冽的'山溪,馥郁芬芳的花草,白石溪邊。魚兒,一尾尾相繼游在水中,云兒,就飄在山邊水底。
抬頭是白云,低頭也是白云,人兒竟然在白云間。鳥兒鳴翠柳,白鷺盤旋在頭頂,一遍遍飛下來,友好的圍在身旁,此刻已忘機。清風(fēng)吹來,好似看見花兒在梳妝似的。一起一伏的花朵,在風(fēng)里梳理著清秀模樣。此刻,端莊秀麗,似一個個書中說的顏如玉。
行走山中,走走停停,這里賞花那里觀魚。樹木蒼翠,山石嶙峋,山巒疊翠。幽幽花香,縷縷送遠(yuǎn)。忽然,聽到好似有人在說話,一問一答,一高一低,這位說:“今年收山,雨水好呢。”
那位答:“現(xiàn)在看不出來,要過了七月呢。你是哪莊的?采藥幾年了?”
“我是后山村子里的,其實老家在山西呢。你呢?老哥?”
“我就是當(dāng)?shù)氐模蛔【褪谴蟀胼呑恿恕J煜ち耍@山我能閉著眼也走得出去了。哈哈。”
我聽著,感覺漁樵問答,亦不過如此呢。很想去見到他們,就尋著聲音而去。樹木藤蔓,水塘草灘,總也無法尋到。感覺就在不遠(yuǎn)處,其實,找尋起來,也還是不易。
以為是錯覺了,以為是虛幻,以為是出自自己心兒吧。有時候,也會迷路的,其實,迷路的事,總是會發(fā)生的。但,不要緊張,也不要恐懼。在家時,父親常常對我說過:“當(dāng)一個人真得迷途時,首先,就是定下神來。冷靜下來,遇事不亂,才會辨清方向。”
一個人,遇事不亂,尤其重要。就如風(fēng)景,看似幽深凌亂,其實,每一幅風(fēng)景圖的背面,都是一副人面圖的,你可以將正面的風(fēng)景撕碎,無論撕得怎么碎,你都能按照背面的人面拼湊起來的。
只要,人面沒有錯,風(fēng)景也就沒有錯,已然有序,景色依舊。
其實,這山水,也是有情感的。你對它有熱情,它也會對你友好。你漠視它的存在,它也會漠視你的到來。游山玩水,不是走馬觀花,是親近自然,是與自然相融入。
行到山深處,席地而坐,讓風(fēng)清涼而過。習(xí)習(xí)夏風(fēng),裹著琉璃一瓣夏花,芬芳縷縷,間有鳥鳴,蟬嘶,各種小動物的吱吱歡叫。云朵兒漫過山來,太陽照進山間。
微微笑著,靜下心神,聽到了山的話語,親切,淳厚。也就聽到了水的歌唱,溫馨,恬謐。最是那夏花,暗涌著生命的真諦。與此,就依在這山水間吧,放下重負(fù),輕松如蝶兒。讓疲累退下,讓煩擾散去。讓心神,回歸本真;讓人兒,自由如風(fēng);讓人生,生如夏花,絢麗,璀璨。不茍且,不卑微。
【行走在山水之間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山水之間作文10-21
【優(yōu)】山水之間作文10-28
黃山行的散文09-18
金秋行散文09-12
垂釣行散文07-22
桂林行的散文08-08
山水綿長的散文07-17
李白陶醉在山水之間09-16
散文欣賞:我們之間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