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哪一個中國的讀書人不知道你。
莫高窟,哪一個中國的藝術家不受惠于你。
我也知道你,是從小學歷史老師驕傲與悲憤交織的神情里。他在我心中留下一個謎,沒留謎底。
我成年工作后,走遍了世界五大洲。面對西斯廷耀眼的壁畫,那種沉重得讓我無法抬頭的失落感,使我又一次把你想起。
今天,我循著夢中的召喚,冒七星流火,涉赤地大漠,來到了你的腳下。躋身由各種膚色的瞻仰者匯集的人流,對視山岡上延綿數(shù)里的千口洞窟,不知道形容這片土地應該用繁盛還是荒凄。
洞門敞開了,窟里還是一片昏暗掩隱的迷離。踏進來,在手電筒的微光里,目不轉睛地凝視,一幅幅恢弘而精湛的壁畫,一尊尊自在而大度的彩塑,一張張端莊而微笑的容顏,一襲襲飄逸而華貴的裙裾,美呀,美到了難以言傳的境地,使我真真切切地體驗了心靈被征服的感覺……
為你屹立千年的莊嚴與美麗。
從樂僔開窟的第一鑿到第一身彩塑第一幅壁畫落成起,你就把獨屬于東方古老文明的恢弘、大度、深沉、凝重、溫潤、雋永,全都嵌進了歲月里。是你,為這片荒山大漠注入了生命;是你,為一個民族挑起了輝煌光照千秋的大旗;還是你,為華夏兒女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注入了足夠的底氣。觸目你千古不變的安詳容顏,輕撫你偉岸而優(yōu)雅的身軀,頓時有那種與一代代宗師神交的驕傲,有一腔與世界上任何文明比肩同在的豪氣。
為你承載了一個世紀的屈辱和風雨。
唐代已達到千座的佛窟,如今能開放的只有二十八座。這二十八座呀,哪一座不是遍體鱗傷,滿目瘡痍——空蕩蕩的藏經(jīng)洞里,留下了英國人、法國人、葡萄牙人掘寶的腳印;多少處壁畫最精美的部位,卻是被美國人一片一片揭剝后的傷痕;這群祖像少了一尊侍者,那尊菩薩缺了頭和手臂;整整一座洞窟曾被俄國人的炊煙充斥……
“敦煌學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陳寅恪先生語)
莫高窟啊莫高窟,何言其高?你僅僅是世界列強俎板上的羔羊,即使身居大漠腹地、與世無爭,也保不住半點安寧;即使修煉到寵辱不驚,也禁不住垂下淚滴。你哭了,哭自己不幸,哭山河破碎,哭時代黯淡,哭民族衰敗。你哭,哭亂世沒有文化,哭弱國沒有尊嚴,哭曾經(jīng)在這樣一片國土上,一切有價值的都失去了存在的權利!三山五岳與你同哭,四萬萬族人與你同泣!
不過,你早已以佛祖的睿智留下預言:只要遺留下一片紙,只要殘存住一條線,它就會像三危山上的巖石、像經(jīng)天行地亙古不滅的日月一樣,向世界昭示:敦煌在中國,敦煌的文化藝術只屬于龍的傳人!
為你不竭的生命而今煥發(fā)出的嶄新魅力。
看一看這從世界各地前來的人群那魂牽心儀的眼神吧,聽一聽人們每觸目殘缺而唏噓不盡的惋惜。山上,現(xiàn)代化的防護門已把風雨擋在了門外;山下,博物館里專家們正在恢復一尊尊佛祖的威儀。山上山下,古城街巷,一座座研究所,一個個畫室,年長的、年輕的、土生土長的、留洋歸來的,共和國的藝術家們,甘守寂寞與清貧,正一畫一畫地臨摹,一筆一筆地創(chuàng)新,用生命來守護屬于自己的底氣。
敦煌呀,你可以欣慰了,今天,炎黃子孫終于懂得了什么是財富!什么是尊嚴!什么是歷史的價值!你看,華光四射的朝陽,又為你鍍上了一層生生不息的壯麗!
中國的燦爛文化如夜幕上的星星,數(shù)不勝數(shù)。
敦煌莫高窟,是一個佛的勝地,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她的莊嚴與美麗為茫茫大漠增添威嚴,讓華夏兒女為之自豪。然而,她卻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段屈辱史。那殘破的遺跡記載了外國人瘋狂的掠奪,也記載了中國文化的浩劫。
文化如寶,它們是國家的財富,是國家的尊嚴。人們應該用智慧和力量保護我們祖宗的遺產(chǎn),讓它們傳承文明。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lián)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xié)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jié)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xié)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jié)日廉政短信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