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興福寺。興福寺有一把年紀了,大約一千五百歲。寺內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點是竹林有一條曲徑。曲徑的特點是曲徑被一位唐人寫進了詩歌。詩歌的特點是到現在還非常動人和流行。這首詩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彼卤谏贤乜讨@首詩,字是宋人米芾寫的。米芾湖北人,出名的任性和癲狂,有潔癖,好奇裝異服。性情滲透了筆墨,字是又詭異又憨厚,出奇的漂亮。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這首美麗的詩歌里面。午睡醒來,推開房門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徑上,根根發絲都飄向遠方:唐朝和宋朝。忽然發現,美麗的東西是橫截面,一旦美麗便永遠美麗,絕不隨著時間線性消失。常建的詩是美麗的,愈看愈感心旌搖曳,悟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麗的,詭異憨厚怎么也掩不住任性癲狂。美麗是不老的,唐詩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歲的興福寺也永遠不會老。
入夜,聽慧云法師講經。古老的寺廟,偏偏有年輕的小當家。二十來歲的慧云法師,相貌還沒有徹底脫去男孩子的虎氣,談吐卻已經非常圓熟老到,可以舉重若輕地引領我們前行。南來北往,到過的寺廟不少,覺得哪座寺廟也沒有興福寺這么濃濃的“禪味”。密密竹林,蒼蒼古木,處處透著禪意。
夜深深,在寺內緩緩散步,看風中低語的古樹,看樹葉滑落潭水,看綠苔暗侵石階,看夜鳥夢囈巢穴,看回廊結構出種種復雜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時間逝去滴答滴答的聲音,看僧人們的睡眠呈現一種寺廟獨有的靜寂。一仰頭,參天古柏的縫隙間晃出興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彎冷月,朦朦朧朧。
興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為它有興福寺,有興福寺生長了千年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興福寺的月亮不是單純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見過又大又圓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點了篝火,一夕狂歡,狼狽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燼殘酒。我真是喜歡興福寺的月亮。從離開興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緣分,能夠再去興福寺住幾日。到了晚上,就出來曬月亮。
唐代詩人常建的名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描繪的就是興福寺的詩意空間,所以池莉寫道:“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這首美麗的詩歌里面。”池莉為何不曬太陽,偏要到興福寺曬月亮?如今的時代,有誰還能如此悠閑,竟會如此地享受生活,享受月光的溫柔。月亮以銀色的光芒涂抹世界之萬物,裝飾物中之靈魂。
月亮好醇啊,令人陶醉!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日廉政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