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游三陵臺記散文

時間:2021-03-31 18:44:13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游三陵臺記散文

  重陽節(jié),去了趟三陵臺,二十幾年前曾經(jīng)路過,此行算是了卻了我多年的夙愿。

游三陵臺記散文

  據(jù)《商丘縣志》(清康熙四十四年編)記載:“三陵臺,在城西北十八里,三峰并峙,故名。”三陵臺是西周宋國戴、武、宣三公的王陵。西漢景帝時,梁孝王劉武建梁園,在三陵臺建了許多亭臺樓榭,使之成為梁園中的勝景之一,客居梁園的文人雅士常和梁孝王一起到這里消遣飲酒,吟詩作賦。漢代以后,這里一直是中原名勝,為文人雅士游覽的好去處。2000年10月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前的那次路過,沒有進去探訪,一直以來對三陵臺的印象很模糊,對它的來歷卻不清楚,以為憾事,今天的尋訪,讓我收獲頗多。

  由于前幾天陰雨,今天氣晴好,沿路有人在晾曬新收獲的玉米。約莫40分鐘左右,便來到了三陵臺。門前一片空地,貌似廣場,只是野草遍地,大門前兩側(cè)立有一對高大華表,華表前各有一座石亭,南邊的是“三才亭”,北邊的是“三路亭”,古樸談不上,感覺有點多余。

  三陵臺大門是按秦漢風格用青石建造而成的門闋,一個六柱五門的牌坊式大門,古樸典雅。門闋上方正中匾額刻有“三陵臺”三個大字,是劉炳森的墨寶。背面的“永懷祖德”是由國家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題寫。從右側(cè)的小門進去,首先入眼的是神道,兩側(cè)有是石獅、石象、石馬等石像生,感覺像是新做的。前行不遠是雕梁畫棟、黃琉璃瓦頂?shù)娜睢4蟮钋坝袃煽妹⒌陌貥洹?jù)了解,大殿建于2008年,高16米,寬17。9米,東西長33。6米,走廊,立柱,飛檐,整個建筑古樸典雅,氣勢雄偉,富麗堂皇。大殿東西還建有鐘樓和鼓樓。進入大殿,正中立有三個巨大雕塑,分別是戴公、宣公、武公,須仰視才見,莊嚴肅穆。香案擺有五供,大殿東墻掛有書法作品,內(nèi)容為世界戴氏癸巳年祭祖大典祭文:維公元二零一三年十月十三日,癸巳年九月初九,世界戴氏宗親總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戴偉民,偕海內(nèi)外戴氏宗親700人,聚首三公殿前,公祭于始祖宋戴公撝、宋武公司空、宋宣公力之王陵。曰:

  周宋古都,戴氏家邦,三陵聳翠,殿宇堂皇。梁園逶迤秋意濃,三公殿前香火旺。日月昭昭,江河湯湯,撝公圣祖,德被四方,仁愛傳家三千載,中華戴氏血脈長。

  天涯羈旅,山高水長,千秋萬代,祖訓不忘。忠厚勤勉興百業(yè),事事順逐家興旺。南海珠璣,毫譙郡望,甌城顯貴,海外巨商。戴氏宗親常聯(lián)誼,互通音訊情意長。

  云淡天高,金風送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關(guān)山險河萬里赴,告慰祖先不敢忘。縷縷香火,扶搖直上,三公圣殿,畫棟雕梁。三陵松柏根葉茂,暮鼓晨鐘聲悠長。

  欣逢盛世,國運隆昌,百川歸海,齊聚故鄉(xiāng)。拜謁始祖燭燁燁,秉承祖德意煌煌。三生供奉,花果添香,伏惟尚饗。祖陵風生并水起,蔭庇子孫萬世昌。

  字體雋永,下面陳列柜里有世界各地及歷代的戴氏宗譜,宋、戴、武、宣、牛、皇甫等20多個姓氏發(fā)源于此,是中原姓氏的發(fā)源地。期間,有個中年男人在燒香祭祖,一臉的虔誠,估計是戴氏的后人了,旁邊有人在敲磬,余音繞梁。繞過雕像,便從后門出來了。

  下了臺階,繼續(xù)沿神道前行,道路兩旁林立著戴氏、宋氏、牛氏等姓氏宗親拜謁王陵后留題的石碑。前行不遠,左手方向,有一破舊的大門,同游人說,這是原來的大門。大門前有一顆松樹,十分茂盛,下面立有一塊長方形漢白玉石碑,碑的正面刻有:三陵臺遺址,不過,上面又書寫有紅色的字:三陵臺,好像是后寫的。背面鐫刻有《三陵臺記》:“三陵臺坐落在王樓鄉(xiāng)宋大莊西北,古宋河南岸。微子啟封宋,都睢陽(今商丘),歷26世,34君,755年。戴公撝乃啟弟微仲衍8世孫,公元前799年即位,在位34年,傳子武公司空,武公在位18年,傳其子宣公力,宣公在位19年,傳其弟穆公和,戴、武、宣均葬此,因三陵并峙,故名三陵臺。”再往前,神道直通三座陵墓中間那座最大的陵墓——宋戴公陵墓。三座陵墓自東向西依次為宋宣公、宋戴公、宋武公,整個王陵為典型的“攜子抱孫”的傳統(tǒng)墓葬形式,雖歷經(jīng)2700多年的風雨剝蝕仍基本保持了原貌。三座陵墓高出地表16米,東西長270米、南北寬110米。據(jù)史書記載:宋戴公名撝(hui),是宋氏始祖微子啟的`弟弟微仲衍的第8世孫。公元前799年,宋戴公被周宣王封為周士卿大夫、宋國的第10代國君,在位34年,于公元前766年去世。因他一生仁信愛民、德高望重,深受百姓愛戴。周宣王念其有功于國,就賜謚號“戴”,封戴邑侯,其子孫中有一支便以謚為姓,尊宋戴公為戴姓始祖。在松柏映襯下,陵墓前有一赑屃馱的高大石碑,上鐫刻有:“宋戴撝公陵”五個大字,書法家張海的字,石碑正前方擺放有四足長形雙耳銅香爐,上有篆書:“慎終追遠”四個字。兩側(cè)的宋武公、宋宣公陵前的石碑皆是書法家唐玉潤的字,渾厚剛健,碑前也各有三足立耳銅鼎香爐。被稱為“千年神柏”的古柏在宋宣公陵墓前,被石欄桿圍著,據(jù)說是三陵臺內(nèi)最古老的一棵柏樹。樹上掛滿了紅布條,是附近青年男女祈福姻緣時所留,俗稱掛袍,樹下香爐內(nèi)清煙裊裊,這是人們祭拜“蟒仙爺”的地方,以祈福消災。樹下,立有一石碑,正面刻有草書“龍”字,背面刻有當?shù)厥穼W者尚起興撰寫的有關(guān)“蟒仙爺”的故事,大意是:過去這里有一條巨蟒,身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楚,曾有人在黎明時分看見它,頭伸往1里外的古宋河里飲水,而尾巴卻盤在三陵臺前的宋氏祠堂上。頭似簍斗,目若星辰,據(jù)說它后來成了仙,白天就隱于這棵最大的柏樹上,人們稱它為“蟒仙爺”。當時附近的村民都很貧窮,每逢婚喪嫁娶需用餐具、桌凳,只要求到“蟒仙爺”,是有求必應。頭天晚上到此燃上一炷香,給它老人家講明緣由、說清所需物品數(shù)量,天明必定如數(shù)擺在臺前。后來個別人家借后不還或者少還,幾次之后,“蟒仙爺”一氣之下便不再幫人了,有求也不應了。當然,這只是美麗的傳說了,為三陵臺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在戴公陵的前方還有一座規(guī)模較小的陵墓,墓碑上刻有:明吏部尚書宋公諱纁之墓。宋纁,是睢陽人(1522—1591),字伯敬,號粟庵,嘉靖壬子科舉人。在明朝嘉靖至萬歷年間,曾擔任御史、巡按、巡撫、侍郎、戶部、吏部尚書等重要職務(wù),肩比包拯、海瑞。宋纁自幼聰穎,注重孝道,在家鄉(xiāng)名聲很好。出仕后,為官清廉體恤百姓,得到皇帝信任。《明史·宋纁傳》說他:“絕請寄,獎廉抑貪,罪黠吏百余人,于執(zhí)政一無所關(guān)白。”1591年病逝于京邸,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謚莊敏。《三陵臺記》載:“萬歷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蒙皇恩,諭祭諭葬于三陵之陽”。

  環(huán)顧整個墓區(qū),滿眼是枝繁葉茂的古柏。當?shù)厝苏f臺上及周圍有古柏420多棵,品種有圓柏、龍柏、側(cè)柏,經(jīng)考證鑒定,樹齡在1800年至1850年左右。仰視古柏有的如擎天巨傘,有的如夫妻連理,有的如龍騰,有的似鳳舞,蒼勁挺拔、遮天蔽日。沿著磚鋪步道,在這遠離喧鬧的所在,思古之情,油然而生,讓人留戀。聽說,三陵臺將開發(fā)建成為集尋根問祖、休閑旅游為一體西郊公園。望著這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碑一陵,觀今懷古,感慨十分,回想來時路過的梁園產(chǎn)業(yè)聚集區(qū)廠房林立的壯觀,遂作打油詩一首,道是:

  重陽何處去

  尋訪三陵臺

  古柏含蒼翠

  野花處處開

  撫碑思千古

  追遠念宋戴

  秋風正浩蕩

  梁園放異彩

  返回時,在草叢間我無意間撿到了一個殘破的瓦當,上有簡單的花紋,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瓦當,雖說如此,我還是鄭重地擦去了塵土,放進了衣兜里,當作游訪三陵臺的紀念吧。

【游三陵臺記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卻望禮泉舊帝陵散文12-14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蘇軾《超然臺記》閱讀練習03-27

元好問《木蘭花慢游三臺》宋詞原文及鑒賞06-03

記家鄉(xiāng)的三江釣客散文11-03

《臺城游(水調(diào)歌頭)》賀鑄詞作鑒賞06-01

蘇軾《超然臺記》原文及賞析09-23

《三臺·清明應制》翻譯04-01

家游錦里溝散文11-03

洛陽伽藍記散文05-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