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州組章散文

時間:2021-03-31 08:11:50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端州組章散文

  端溪流經的村子

端州組章散文

  如果不是因為一堆與唐宋元明清相關的石頭,這山就不會那么出名。

  如果不是因為一條清清甜甜的溪水,這石頭不可能變作了端硯。

  當這石頭成為皇室的御用之物,成為歐陽修等大詩人的案頭珍玩,從此端州的名聲,比一陣風還快,傳遍了海內外。

  這座山卻有一個很不好聽的名字:爛柯山。山里卻有一條很好聽的溪水:端溪。

  端溪流經的地方,不僅滋養了石頭,也滋養了山里山外的花草樹木、山下的人兒。禾雀花開放了,連林間的山雀也知道春天到了。當野柿子掛滿了枝頭,像天邊撒落的紅霞,秋風會跑下村莊,告訴鄉親:秋天到了。

  這個村莊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大坑。村莊人口原來也許很少,只因千百年來的戰亂,端州作為廣州后方的避難之所,人口就像野草,越長越多。現在的大坑,竟然有七千多人口,分黃、陳、梁、劉四大姓。從端溪水流經的小溪之畔涉水而過,就是舊村的村口,一路走去,四姓的祠堂一一走進我的視野。比鄰陳氏宗祠,有一家私塾,門口的匾寫著"雁峰私塾"四個大字,當年,這里曾書聲瑯瑯,有多少大坑鄉親的子弟,考上了進士舉人,告別清清的端溪水,成為村里的驕子。

  離開私塾,穿過一條彎彎曲曲,寂寥無人的小巷,出現了一口數畝地那么大的魚塘。池塘之南,清一色的現代化新樓;池塘之北,青磚古屋、鍋兒款式祠堂羅列其岸。池塘水清如鏡,樹木、屋宇倒影水中,遠處青山含黛,詩情畫意,醉人風光。原來這是劉氏族居之地。

  陽光普照的上午,雖是雙休日,村里人流稀落。而村后的舊村落,除了零零星星幾位獨居老人,幾乎看不到年青人。舊時巷陌,野草叢生,若非火熱的陽光,我會失去獨行的勇氣。猜測七千人的村子,外出打工的人或許超過三分之二吧?要不,若大的村落,為何這等人跡稀少?如果把村子比喻為一座林子,舊村落就是毀棄的鳥巢,那緊鎖的大門,關住的不僅僅是曾有的春色,還有無數的冬天和故事。

  數年前,作為大坑原住民的你,跟我敘說了關于一個鳥巢的故事,于今,你新的鳥巢完工沒有?屋里有沒有堆滿你的歡笑?

  端溪,讓一個村子人杰地靈,你是其中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人,像你的祖先一樣,離開祖輩血汗灑落的土地,成為夜空一顆閃亮的星星。

  今天在你的村子舊地重游,我變的理性而深沉,往日的彷徨和憂傷已經在我的眸子看不到了。到來,除了因為曾經無法釋然的情結,更多的是對你的村莊有一股探尋的沖動,這一次,我走的更遠,如果能找到一條通往村后爛柯山的纖纖石徑,我甚至會毫不猶疑地踏上去,沿著你的祖先采薪和挖硯石之路,走上高山。不能奢望在你的村莊與你相遇,正如不能奢望溪水倒流,你的舊日言笑,是一劑毒害我情懷的毒藥,盡管毒素在冷月清風的夜晚時常復發,但我依然不悔地活著,為了一個曾經的相遇。

  清清端溪水,歲歲年年,像一首纏綿的歌兒流淌著,聽著聽著,遠方的來客突然清淚滿襟。不知道這般刻骨銘心的回憶何時盡頭!或一日,縱然相見也不識,情何以堪!

  告別,與你的村莊輕輕揮手!鏡頭沉甸甸,這個初秋的收獲頗豐,因你,這一天有些冷色。

  高要古村,一溪清夢

  在新禾又綠的季節,我懷著敬畏的心情,走訪了一個叫做大坑的古村落。

  有人說,肇慶的古村落,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只要你走進任何一個村莊,在新樓林立的后面,一定是青瓦磚墻的老房子。

  老房子不拆,是肇慶人的過人之處,祖宗的基業保留著,不僅僅傳承了幾代人的心血,也保留著孩子們童年的夢,更讓鄉村的人文歷史得以完整封存。

  所以,我以敬畏的心來形容自己對村莊的尊重,不是沒有道理的。

  肇慶的村莊不是我的村莊,一個異地他鄉慕名而來的游子,這么唐突而冒昧地造訪別人的村莊,希望那些游走在村莊的靈魂不要責怪我驚擾他們的清夢,須知,每經過一處古屋大宅,我必定合掌躬身,表達我的虔誠和敬畏,抵達,只為一個孤獨無依的心。大坑的溪水,清澈,仿佛是從一篇叫做《夢系鄉水》的散文里流淌出來的。當然,它的源頭是一座連綿的山,山清水秀,注定了大坑的人杰地靈,注定了這里的女子聰明賢惠,女子中腹有詩書氣自華者,更讓人欽佩和愛慕。

  溪水唱著動人的歌謠,流經村莊,村莊的歷史有多長,它就有多長。有多少村莊的前輩,踏著溪水,迎著曦日去田園耕作,去山間打柴,又在夕照的目送下歸來;又有多少女子,浣衣溪邊,洗去鉛華。黃氏家族,有沒有一個清清秀秀的女孩,從這里出去,苦讀寒窗,最后卻像卓文君一樣有才,曾想,趁君未嫁我未娶,相逢一笑,喜結連理,君當壚我讀書,夜夜相伴,同看月明星稀。

  來自古村落的夢有些落寞凄清,不說猶好,說了就有些難過。

  這是黃氏宗祠,很氣派,說明是個大姓。廣府人家風俗,兒子娶妻,會到祠堂擺喜酒,熱熱鬧鬧,不僅旺給親朋鄰里看看,也給祠堂里的祖宗看。嫁女就沒有這個風俗了,女兒都是人家,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家里的老房子沒有繼承的權利,但是養育父母,責任一點都不能少。

  做女兒的,時時要抱著一顆心甘情愿的心,裝作很開心的樣子回娘家,當然,大包小包不能少的,如果能嫁的金龜婿,那就更好了,豪華汽車村子里一停,父母臉上有光。所以讀書高讀書少的,都想嫁個有錢人,而且很聽話的有錢人,踏上村路就是艷陽好天氣。

  圖上的這兩位老人怎么想的,我沒有跟他們交談,不知道他們的內心。但是從他們的身影,我讀出的是一份經年孤寂。

  當年青的人都在追逐浮華,向往酒綠燈紅,村莊的留守者,他們的內心填滿滄桑和從容。或者,余下的光陰已經不多了,但是他們如此沉靜,一生中在暮年保持這份心境,是一種至高的境界。他們也曾有過愛情,有過花開滿枝的昨天,有過西江乘船沖浪的記憶,有過風風火火的青春激情,如今,他們只在一本書上品味余生,所有從門前經過的陌生人,請各自走好!

  荒草石板路,風雨幾春秋。

  草和人,是一個辯證的關系,你來,它藏,你走,它生。

  這條古巷,走過幾多腳印?曾經喧鬧的日子,如今一去不返,猶如游子的善忘。

  每個人都有一段或真或假的善忘時光,無論有意無意,譬如不屬于天長地久的愛情,一轉身就成陌路,生不相逢,死不相見,不再牽掛,不再思念。

  每一次的古村行,我都覺得自己不是在獵奇和觀賞風景,而是一種痛苦的修行。

  我不是心理學家,不會挖掘深埋于村莊的情史。

  我是一個苦行僧,我從殘破和荒涼中觸及村莊的靈魂,苦難或遺棄。

  我汗流浹背,戰戰栗栗,孤身經過每一條幽深的巷子,面對許多人不愿面對的陰森和荒涼。

  只有這些小生命在村口的榕樹下出現時,我才舒了一口氣。我熱愛生活,熱愛陽光,熱愛心中潛在的激流,那是愛和美的綿綿不盡的河流。

  我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古村之行,學會參透人生的虛空和飄渺,所有的繁華無非是一場春天的花開,所有的情愛無非是曾經花朵擁有的香氣。無論愿意不愿意,漫漫的人生長路都要堅定地走下去,放下內心的包袱,輕裝前行,為前面的守候,為依舊清涼的微風。

  七月,修補缺憾

  青澀華年,結緣繪畫,后來師從李教授,李教授系黎雄才老師的弟子,從此山水入夢,水墨丹青氤氳了我的人生路。

  數年前,跟隨李教授到肇慶高要寫生,足跡遍及黎雄才美術館、上清灣、河邊村、蜆崗村等地,唯獨老師沒有帶我去他的家鄉、也就是黎雄才的家鄉高要市白土鎮坑尾村。

  這個小小的遺憾,宛如漏網的魚,在時間穿越的湖邊,只有自己去撈回。為了了結這個遺憾,在那么一個流火的七月,我走進了坑尾村。

  哦,我來了,偉人的故里!

  在那么一個高大的門樓下,村民隨便地在路上曬谷,早稻的收割開始了,成為七月鄉村的一道風景,而門樓進去的村道,古樹時有所見,枝干蒼勁有力,仿佛是從黎老師的畫作里走下來的。

  村口是兩口巨大的池塘,波光瀲滟,可惜風中吹來的不是清新的氣息。

  來到村中小巷的入口,風光漸入佳境。新屋門前也有詩意,竹籬園蔬,瓜棚豆架,小汽車停在樹下,一個悠閑寫意的午后。

  老井位于村口,村人還在使用井水,洗衣的、洗花生的,也有人在洗一大捧百日紅,嫩葉上,春意未消,圓圓的花朵沾滿枝頭,婦人說,百日紅是涼茶,可以用來煮藥湯,有消暑祛毒的功效,這我還是第一次聽聞。一個小小而可愛的孩童,坐在井欄邊,文靜嫩弱,想必就是黎家宗族的后人吧。

  古井的上面,有一個豎著數塊旗桿石的里弄,從石碑的文字詮釋,都是坑尾祖上做官的碑文。有人在眉飛色舞介紹村莊祖先的榮耀,我獨默然無語。做官的再多,也不過是個官,而黎雄才老師卻是藝術泰斗,史書里有他一席之位。

  黎雄才老師于2001年去世,他的身后留下了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假如大街上有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者得到了其中的一幅,就可以一生衣食無憂。作為這筆財富的繼承人,黎老師的兒子卻將一大批父親的作品捐給中國美術館,可見黎老師家教淳厚,后人富有見識。

  黎老師青少年時代生活過的老房子坐落在村子的高處,門前有一個庭院,陽光灑落在院子里,顯得溫暖而安靜。生前的黎老師,想必每年都會回鄉來,給屋子里的父輩祖輩上一束清香,然后在院子的石桌子前坐下來,泡一壺清茶,與路過的鄉鄰細話桑麻。黎老師忠厚善良、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的農民血液讓他和百姓親密地走在一起。而他的一生卻那么不平凡。他年少曾經跟嶺南畫派祖師高劍父學畫,春睡畫院的芍藥海棠,可曾灑落他的墨水?他還曾留學日本,學習島國獨特的美術知識,日本的櫻花,可曾飄落他的畫具?他一生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桃李滿天下。我的老師是在廣州美院進修的時候,跟隨黎老師學畫,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時光悠悠,多少美好的往事已經遠去如東流水,生命如歌,只有千載白云空悠悠。

  有個婦人對我說,你要進去看嗎?進去要買票的。我婉拒了,也許留點點想象更有意思。

  一踏上這一方土地,我就認識了村莊的.特別和非凡。村莊養育了黎雄才,可謂風水寶地。

  我在門口逗留了很久。

  觀賞黎老師的作品,一如走進他的思想,體會到他胸中的壯美河山和淡淡的鄉愁。

  我也曾經臨摹過黎老師的畫,感受到他的畫作厚重大氣,情感的細膩和淳樸,畫如其人,這是一個畫家可貴的品質。如今,我也在山水畫的一方宣紙里筆耕不輟,我以自己的筆墨語言暢談人生,寄托夢想,也表達對黎老師的敬重。今天的畫壇,已經沒那么神圣了,只因功利的風吹亂了壇上的錦旗,唯有做好自己,守得住寂寞,是我不變的初衷。

  走過長長的村道,來到池塘邊,發現熱愛陽光的花朵開的正艷。這一種花叫午時花,午時過后它就要閉合了。而午時,辛苦勞作的人正要回家躲避酷熱的太陽。午時花,偏偏在這個時候開得最美!你說為什么呢?

  故里餐廳有位老婦人請我進去喝茶,相比城里的冷漠,鄉親的熱情友善,讓我感動。索性我就在那里吃午飯了。

  等秋風吹來的時候,不妨下次再來,帶著畫筆和畫板宣紙,描繪雄才故里的精彩。

  八卦行跡

  去年國慶假期,高速免費,避開塞車的高峰期,終于四日出行,沾了國家的恩惠。

  有一個心愿藏了很久,有一段感情弱不禁風,當我在導航的指引下,走進高要古村黎槎,中秋的風在村口的榕樹下等我已久,一瞬間,渴望在秋風的陪伴下,繞著這彎彎的古巷,走一遍,又一遍。

  那么多的木牌子,寫著古村里巷、水井、榕樹的名字,釘在古村村口的一間老屋外墻上:尚仁里、興仁里、淳和里、柔順里、居和里、毓秀里、三星榕、周家井……,這些蘊涵著儒家思想的字眼,古色古香,其內涵足以讓人心思良久了。可是這木牌是不是按錯了地方?多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疼痛的除了牌子,還有古屋,以及我遠道而來的心情。

  黎槎啊,黎槎,這座種在粵西土地上的村落,不知不覺就生長了幾百年了。幾百年,有多少人的青春蔥郁之后又老去,像一樹新葉變成了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之后,又有新的生命問世!生命沒有輪回只有新生,接受日月和風雨的洗禮,每一個人活著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很重要,可是回過頭來只不過是歷史的一粒黃沙,縱然苦苦努力如黎槎的祖先進士,至今,也只有一口井讓人知道他的榮耀,可是又有幾多人記得他的名字?又有幾多人愿意去詢問他的名字?

  進士爺供奉在后人為他設的祖堂里,黎槎的祖堂有很多間。從三星榕進去就是遂愿里,很好聽的里弄名字,經過遂德井,就是祖堂密布的村居中心了。

  祖堂幾乎是全村最美的建筑,兩邊屋脊都建造有大大的鍋耳,典型的廣府文化建筑。

  秋日下的里巷,陽光明媚卻只能照到房屋的半墻上,因而顯得寂寥而冷清,合掌向其中一間祖堂瞻仰,只見正廳整整齊齊地供奉著祖先的牌位,風吹枯草,發出瑟瑟之音,一兩只麻雀飛過,落下一串啾啾的叫聲。

  麻雀常常光顧的村落,游人你會來嗎?當然,游人不及麻雀來得殷勤,這是肯定的,縱然村落高處有一個可供世人轉運的八卦臺,來者也不多,對古村來說這不是壞事,歷史的沉淀需要寧靜,有心人在彎彎曲曲的古巷漫步之時,可以獨享這份時光。

  世人多喜歡熱鬧和浮華,像月光下小河流淌一樣沉靜的風景,幾人懂得欣賞?

  感覺累了,找一株榕樹下坐下休息,旁邊是池塘。池水就像是一條藍色的大圍巾,把形如八卦的村落圍著,興仁里附近,古時應該有一座吊橋,是進出村落的唯一所在,曾經動蕩的歲月,是性命攸關的關卡,現在被一條小小的水泥橋代替了。歷史無論怎樣演變,都無法令人遺忘村莊的勇敢和團結,那些青磚瓦屋殘留的豈止是農家兒女啼饑哭寒的回音?

  現在的黎槎人做的很好,他們不僅懂得向上面申請到一塊古村的牌子,還設卡收費,也許這筆不多的門票不僅可以養幾個人,還可以治理古村的衛生環境。他們還把各家各戶老祖宗使用過的硯臺、米甕、碗碟、陶壺、風柜、石磨、犁耙、鑼鼓、青銅洗手盆做成一個陳列館供人參觀,如果你感興趣,還可以買走一兩件永久擁有。

  我有過這么一個念頭,買一個硯臺,說不定還是進士爺用過的,但是細細一想,如果進士爺不高興怎么辦?村里的文物還是留在村里吧。

  硯洲尋夢

  這是一塊花兒朵朵的土地,歷史是花叢中的豐碑,經過目光的擦拭,它不沾半粒塵埃。

  包大人扔下的硯石,化作了這座島,我一點也不懷疑它史書般的厚重,它的骨頭是硯石堅硬的質地,而經過西江水的滋潤,硯石上覆蓋的沙質厚土,養育了島上的生靈,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那些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完成了歷史的使命之后,融入了小島的空氣,成為花朵的肌體,鑄造了小島的精神。

  走進大街小巷,田園阡陌,河堤沼澤,宗祠故居,荒村舊舍,我處處遇到了這種精神,我用合掌的方式,表達了由衷的敬仰。

  而對你,我用什么來感謝你?我們從一座虛擬的園林里相遇,于是,相約走進了春天的島嶼。

  這是一份來自春天的預約,曾經的滄海桑田,如今春色醉人。沿著青石板鋪砌的小巷,有月季花在寂寞的墻頭上靜靜開放,你的聲音像春風悄悄拂過我的心田,這一瞬,我的眼睛潮濕了。因你,我發現了春天像一個可愛的女孩,嫵媚而陽光。明凈的江水,流經美麗的端州大地,一方水土養育的女兒,多情而纏綿,她們光滑的膚色,仿佛是西江的魚兒。

  我從不掩飾對西江魚兒的喜愛,一次又一次的沿河而行,縱然騎著一匹軒昂駿馬,也常常把目光投向青羅帶似的江面,臆想在朗月清風的夜晚,會有一條鯉魚躍上江面,化作美人兒,與我纖手相握,一起走過長長的沙灘,兩雙深深淺淺的腳印,彼此親密地依偎著。

  我對鯉魚說過,如果我可以擁有一間磚木結構的房舍,門口有一塊菜園,我將在此度過耕讀余生,像陳白沙先生一樣,教幾個小學生,將自己半生的學識化作寒夜的一堆炭火,照亮陌生的土地。可是,說過之后我又有點茫然。在這個應試教育和功利的時代,對瀟瀟暮雨誦讀經文的雅興,有誰喜之?或者長眠田園溪畔的先人尚有一股不息的向學精神,但破敗的書院,是不是還有他們午夜游移的身影?一念至此,我忽然失去了勇氣,須知未來的希望在于春天陽光下的花朵,當花朵凋謝,飽滿的果實四處流浪,有一些種籽遠去他鄉,那些空置的祖居,成了節假日候鳥的驛站。

  候鳥沒見著,在碼頭,在簡樸的小餐館,我遇到了一群群來自珠三角的小鳥,他們穿著報社小記者紅彤彤的馬甲,臉蛋紅潤,聲音清脆,裝點了春天,嫉妒了花兒。他們回去會不會像你我一樣,敲擊電腦的鍵盤,寫下獻給小島春天的一首詩?

  小鳥們的詩章我或無緣拜讀,但相遇是緣。緣分中有春天,有你,有島上的一草一木,有我遠去的端州記憶。沒有載體發表的故事,像此刻的遠山一樣朦朧,總有千般曲折,別后難舍,淚奔不息,無非今夜一場春夢。因你,我愿意不去想那么多,我只想將我可憐的夢想種植于島上,拋卻生活強加給我的種種煩憂,收拾半分舊日心事,在這寧靜的時光里,讀書繪畫寫作,如果,門口響起清脆的腳步聲,那一定是溫婉可人的你,我將收集島上清泉,為你沖一壺來自粵東高山的單叢茶。因你,我會打開農舍的大門,將敲門的春風放進來,為你送上油菜花的芳香。

  從此有一種緣將深植我的記憶,因為春暖花開,因你古道熱腸的俠客情懷,讓我在端州母親的懷抱里,愉悅了心境,溫暖了眼睛,此生永遠不忘。

  上清灣

  自從去過上清灣,那古老的臨江村落、村長纖纖石徑令自己竟然難以釋懷。在夢里,一支毛筆涂鴉出來的作品,就是上清灣的舊房子,沿著西江畔的山峰,彎彎曲曲如一支清越的笛聲,纏綿委婉,把上清灣的風情化作內心的一脈溫柔,心花開在清秋過后的冬日。

  由于記不清那天走過的橋底小路,我只好把汽車停在上清灣小學附近的斜坡上,怕汽車在我離開時滑動,細心了一回,給輪子墊上了石頭。

  拾級而下,生活會給你很多驚喜,我看到了雄偉的石頭墻,石頭的線條銳利而清新,仿佛是毛筆畫出來的,大家看看我的近作"觀云圖"就知道了。

  彎角處,一座破舊的門樓赫然出現,從門樓進去,低一層的房屋瓦頂已長滿堅韌耐旱的野草,有一間屋頂已坍塌。主人想必離開舊居,到風景更美的高處生活去了。只是,我很想解開心中的許多結,日日枕著濤聲和風聲日出而作日落而眠的原居民,心中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對生活充滿了幻想?當我用鍵盤敲擊詩意的文字,用筆墨渲染來自生活的美麗風景,你們是不是用漁網抒寫生活的贊歌?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駕船出去捕捉西江上豐美的魚蝦?你們有沒有像我一樣,也有淡淡的憂傷,為了曾經遠去的一只小鳥,一朵飛走的白云惆悵?

  也許,純樸勤勞的原住民不會是我這樣的人。我那么沉迷花的香氣不能自拔,他們更多的是在用雙手和雙腳締造小康生活。這一條石板路,灑落過原住民多少汗水?他們讓幸福像衣服一樣穿在孩子們的身上,一不小心就化作一雙翅膀,飛到對面的大城市里,在周末的時光,他們或者又回來了,帶著一班同事好友,拿著相機追尋上清灣歷史的痕跡,并為外表亮麗的天主教堂所吸引,留下一張張青春飛揚的照片。

  跟他們不同,我默默的在一個門樓的走道上停留下來,鋪開宣紙,用筆墨抒情。一位背部彎成一張弓的老人走近我的寫生稿,可惜她眼睛看不清了,她說她八十多歲了。目送老人家的背影慢慢離去,我想有一天我也會這么老,可是,到了那一天,我會想起什么?想起哪個人?想起哪一處風景?

  畫完老屋這張作品,我來到江邊,陽光燦爛,風景顏色鮮明。數只小舟靜靜泊在岸邊,大榕樹下坐著閑適的老人,不遠處的西江鐵路橋,一列火車"哐當""哐當"經過。很詩意的上午,適合傷感、失戀和做夢。如果沒有夢,也就不要刻意去編織,你看船上的那些蝦籠,如今空空如也,快樂并不是那么容易撈到的,需要你的勞動和付出、投入和運氣,還有緣遇。

  又畫了兩張畫,沿著石徑,才離開了上清灣。

  上清灣你會記得我嗎?這個來了一次又一次、內心裝滿迷茫和無奈的獨行者?

【端州組章散文】相關文章:

《李端公送李端》鑒賞及譯文01-02

《全宋詞》凈 端07-04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宋之問唐詩06-26

《全宋詞》趙彥端07-06

《全宋詞》張伯端07-05

我和章貢酒三十年之不了情散文11-10

《閨情》李端唐詩鑒賞07-17

《聽箏》李端唐詩鑒賞07-10

《蕪城》李端唐詩鑒賞07-15

《拜新月》李端唐詩鑒賞07-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