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鄉村散文
1
如果一個人,想體驗什么是衰弱和蒼老,可以選一個陰沉的冬天,去現在的鄉村,看看那里的土地。
只有走進鄉村,你才能看到土地的真實容顏。
2
鄉村的土地是真正的土地。那種能夠生長莊稼、樹、竹子以及形形色色的昆蟲,有清潔的河流和雨水涵養,氣孔密布,充滿腐殖質氣味,捏在手里非常柔軟,有生命會呼吸的土地,除了鄉村,你還能在其他地方看到嗎?
莊稼是鄉村土地最好的風景。哪怕在最蕭條的冬季,也有耐寒的蔬菜,麥苗,豆秧在生長。那種幾何圖案一樣的綠色方陣,漫山遍野,把冬天的蕭條逼得遠遠的。在這些綠色方陣之間,是大片大片鏡子一樣的水田,經過一個冬季的浸泡,水田里的泥變得又黑又亮,來年一開春,就可以犁過耙過插秧了。
村莊點綴在田土之間。有院子,也有單家獨戶。村莊有些破舊,但這種破舊有跡可尋,你可以從某戶人家斑駁的土墻上,發現這戶人家溫暖的生活史。一個綿延了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村莊,每一粒塵土都是有故事的。家禽和牲畜,是村莊必不可少的成員。它們跟人類一起,在這里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雞鳴犬吠,與吹過竹林的風應聲和鳴,制造出鄉村美妙的音樂。炊煙,鄉村詩歌的牽引物,是從田園歸來的農民最喜歡看到的。青壯年們在地里忙碌,莊稼經過他們的手,變成艷麗的大地之毯。那些彎彎曲曲的小路,在鄉村清晨的大霧里若隱若現,成為多年以后,曾經的鄉村少年思鄉的最為親切的夢境。
一直以來,我們對鄉村的印象就是這樣。
3
首先是那條干涸的河流,毀了我們對于鄉村的印象。
現在,幾乎每一條鄉村的河流,都已經或即將干涸。
那個鄉村少年的歡樂之所,清澈見底,漣漪無邊,魚群和螃蟹出沒,岸邊有青青水草,上空有翠鳥和蜻蜓飛翔和懸停,滋養了鄉村大地的河流,現在是一條臭水溝,連孩子也一步可跨。那股來路不明的惡臭,從面目不清的黑湯里散發出來,蚊子都避而遠之。河上的石拱橋,久無水漬,一片青苔都看不見。橋面是多年前大水漫過留下的黃土,上面有幾個模糊而孤獨的腳印。石頭縫里長著幾棵野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橋之外,那些曾經非常漂亮的莊稼地,現在只是一片一片的亂土。農民們精心修飾的田壟,幾十輩人在大地上畫下的賞心悅目的格子,消失了。土地失去了形狀,更失去了色彩絢爛的內容。枯草遍地倒伏,像大地衰老的白發。
只有很少的一點菜地,表明還有人在這里生存。這些菜地種得十分潦草,既不青蔥,又不茁壯。看得出來種菜人要么是心不在焉,要么是力不從心。這一點點枯草之中的綠色,與其說是土地對傳統農業的苦苦挽留,毋寧說是對人類逃離的最后抵抗。
老屋傾圮,連同老屋里的故事。青瓦、土墻、木頭柱子,灶臺,全坍塌在一起。院子早就消失了。院子中央的石板曬壩,堆著多年以前的垃圾:塑料紙,破布片,爛籮筐,膠鞋底......竹林還在,筍殼腐爛,滿地黃葉。家禽牲畜幾乎絕跡,四野靜得可怕。很少的幾只土狗,也被套上了鏈子,拴在屋旁。它們對過往行人,已經失去了吠叫的興趣,眼睛都懶得睜開。它們一定十分懷念在田坎上自由奔跑的歲月。
4
留守,是鄉村老人的宿命。也是鄉村婦女兒童的宿命。鄉村好像一個大本營,青壯年們從這里出發遠征,留下了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在此之前,這個大本營為城市提供糧食,現在,則為城市提供鮮活的生命。在中國大地上洶涌的民工潮,是鄉村最為寶貴的血液。這些血液,通過省道、國道、高速路等粗大的管道,從鄉村的肌體急速地、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龐大的身軀,城市光亮了,珠圓玉潤。鄉村失血了,無比蒼老。
鄉村的付出是如此徹底,但沒有人為她掉過一滴眼淚,或者心懷感激。
農民工們,離開鄉村來到城市,并非欣欣然,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惶恐。陌生的環境,艱苦的工作,粗糙的飲食和惡劣的住宿,并不是他們想要的'。可他們忍了。田野帶給他們厚實的秉性。他們被動來到這里,只為有比田野更好的收入。確實,收入多一點。那十幾二十張紅票子拿在手里,嘩嘩地響。但這個聲音,就一定比糧食流進糧倉的聲音動聽嗎?父親母親,老了,在家里留守;老婆孩子,弱了,也在家里留守。他們在看管失血的鄉村,那個生他養他的大本營。對親人的想念,時時像粗礪的銼刀,銼著他們年輕的心。
蒼老的父親在地里孤獨勞作的身影,是中國鄉村最令人痛心的一幕。稀疏的白發,佝僂的腰,黝黑的靜脈曲張的腿,沒有任何表情的皺紋密布的面孔——鄉村最后的留守者在地里緩慢地移動著,周圍是靜默的天空和大地。莊稼從父親的身后生長起來,,在漫天荒草中,那一小塊莊稼,就像一個打在大地上的補丁。老人無奈地看著這個補丁,用一陣劇烈的咳嗽來掩飾自己的失望。
母親操持著家里的一切。她努力想讓家保持原來的樣子:喂一頭豬,養幾只雞鴨,甚至擁有一頭牛。但她實在是太老了,累不動了。先是減掉牛,后來又減掉豬,雞鴨是萬不能減的,有孫子呢。他們總要吃點蛋吧?看著在屋前玩耍的孫子,她想起兒子來了,他小時候的樣子,與現在的孫子多么相像。兒子在遠方過得怎樣呢?干的活兒有危險嗎?會不會受人欺負?想到這里,她就會丟掉手里的活兒,坐在門檻上發起呆來,有時還會無端地流出眼淚。
5
沿著灰白的水泥公路,可以乘車回到故鄉。房子都是新修的,一樓一底,貼著亮閃閃的瓷片,沿公路兩旁隨意排開。這些新房,來自于打工者的汗水和血。相較于舊時的老屋,這些新房更敞亮,也更冷清。
現在的鄉村,一年之中,只有春節的人氣稍微充足。但這種人氣和土地無關。遠走他鄉的人們,千辛萬苦回到自己的故鄉,并不親近土地。在遠方強烈思念著的親人和土地,一旦重逢,也就無足輕重了。他們更喜歡打麻將。家家門前一張麻將桌,桌前人氣暄暄,通宵達旦。這種來自城市的娛樂,是他們收獲的副產物。平時沒得玩,現在,難得的假期來了,這一百零八塊冷冰冰的小塑料磚,明顯比那些養育了自己,充滿童年美好回憶,如今又被拋棄的大地母親,更有吸引力。他們甚至都來不及好好看她一眼,也不會想到重走兒時的小路。土地一如既往的荒涼沉默,一副決絕的樣子。天空是冬季特有的陰沉,厚厚的云層,鐵盔一樣倒扣在大地之上。
有孩子在玩耍,居然說普通話。是打工的父母們帶回老家過年的,年一過完,就要回到打工的城市。這些戶口還在村里的孩子,和鄉村唯一的聯系,就是春節的這一次返鄉。爺爺奶奶很蒼老了,他們臉上的皺紋與手上的厚繭,身上破舊的衣服和濃重的汗味,讓孫子們覺得十分陌生。他們甚至聽不懂老人們說的話,更吃不慣沒有可樂相伴的飲食。鄉村帶給他們的新鮮感,不到兩天就會消失殆盡。他們急切地盼望著盡快回到城市,回到那有公園和高樓的地方。
一些新房的屋頂,從不曾升起炊煙,但到了飯點,仍有飯菜端上來。桌上擺的,多是從外面買回的冷菜熟食。平時屋里沒人居住,鍋盆碗盞都不齊。傳統中過年必不可少的臘肉、香腸,以及熱騰騰的蘿卜湯,在餐桌上全無蹤影。
嶄新的房屋與荒蕪的土地,是一個奇特的對比。只有冷清是一致的。春節一過,很多新房的門就要關上了。等到來年春節,才會重新開啟。土地長滿荒草,房屋布滿灰塵。
同為棄物,冷清的房屋與冷清的土地,仍然界限分明。它們的質地實在相差太遠,歷史也不可同日而語。土地雖然冷清,仍有起碼的尊嚴。萬物都是她的孩子,不長莊稼,就長其他植物:野草,荊棘,雜木,數不清的花朵。而新修的房屋呢,沒有人居住,就什么都沒有。沒有歷史,沒有回憶,空空如也。
鄉村是生命的源頭。現在這個源頭正在被拋棄。一年又一年,人們持續不斷地逃離鄉村,就像蠶蛹逃離保護它們的繭殼。蛹出了,殼空了。土地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6
但是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廣袤的鄉村大地,從此只長荒草不長莊稼,河道只有臭水而無清流。我不相信屋子會一直空,道路會一直靜。總會有一個春天,沉睡的鄉村在明媚的陽光下睜開眼睛,露珠在秧苗上閃光,白鳥在樹林里歌唱,農民有一副青春的面孔,土狗對人大聲說:汪,汪,汪!
【被拋棄的鄉村散文】相關文章:
被拋棄的個性簽名3篇01-20
鄉村的集市散文05-03
鄉村之門散文欣賞04-29
鄉村最美麗的風景散文11-30
散文:被親人牽掛真好11-19
被遺忘的老街巷散文欣賞11-09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村散文11-14
夢見鄉村的寓意10-17
夢見被搶劫的寓意10-18
夢見被開除的原因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