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添親人散文
2014年的國慶節是個值得我用心去祝福的日子,因為在這個日子,不但迎來了我們祖國65歲的生日,而且我的小家里又增添了一位新的成員——兒媳婦。
同許多為人父母一樣,我在那種為孩子們籌備結婚而忙碌里,人雖然很是勞累,但心里特高興。我就那么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而從容的為孩子們張羅著大婚的儀式。是的,我相信,人是有前世的,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兒媳就是前世熟悉著的人。
兒子和兒媳婦那天滿臉略帶純真和羞澀的笑仿佛一直還浮現在我心底,就那么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而他倆也仿佛涉過了“獨立”的身份,走過了人生中的一程自由之路,從這天開始,將邁向另一種生活的畫境。于是,我知道,我與他們接下來會將有許多的生活故事要發生,一個個誰也不知道的故事在等待彼此用心去聆聽。
我從沒想過,面對自己的兒媳時,我是否也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就從心底接納她,就如同去接納一個未謀面的親人一樣。因為我固執的認為這種感覺不會是我單方面一個人有的。其實問題不在這里,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存在生活差異,能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由陌生到熟稔,再到一家的親人。
兒媳不是我本縣人,她是大學畢業后考入我縣做教師職業的。這個如我一樣從農村走到城里的姑娘,身上有一種很典型的敦樸特征。也許是自小在鄉村長大吧,她身上看不到那種城里女孩的驕氣,是那種很節儉,穿著講究樸素,勤快又能干事的姑娘。在她心里,物質上什么都只選對的,不買貴的,這也是她與當今年輕人的不同之處。
兒子和兒媳是自由戀愛相識的人。那時兒子單位里的一個小伙子看上了兒媳學校的一個女孩,小伙子在追那女孩時邀請對方去吃飯而把他也叫去了,陪陣的兒子在沒由的情形下,面對同來的好幾位美女,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可他那憨厚可笑的樣子卻被一位有心的姑娘記在了心里,這個人就是現在的兒媳。就這樣,兩個有緣人對上了眼,彼此喜歡上了對方。也許兒子身上的憨實是他獲取女孩芳心的唯一法寶,而這種法寶是現在的許多姑娘看不上的,也只有兒媳這樣經歷過艱辛成長環境和家風厚道的女孩才會明白,一輩子該選擇什么的人過日子才是最踏實的最可靠的。
我知道,我的家庭條件并不是太好,所以在兒子選擇對象上曾叮囑過他不要選那種太物質化的女孩,因為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供不起,以免往后因為有限的收入來源不能滿足其消費觀而產生矛盾。雖然這樣的想法很可笑,但現實的事例太讓人傷感和憂心。
兒子是那種不會追女孩的男孩,在女孩面前顯得有些過“冷”,這與現在多數的年輕人極為不同。就說他大學幾年下來,也不曾交往過一個女朋友,可以說對戀愛經驗就是一張白紙。我還真擔心他沒女孩看得上,會找不到對象。可他談這第一個女朋友,就一談一個準,而且是一錘定音,這是我所不曾預料的。也許,人是有前世的,而兒子和兒媳婦就是前世熟悉著的。
記得兒子告訴我和他媽媽,他已經有女朋友了時,我倆驚訝不已。但為了對他的眼光進行審核,我們兩口子趕忙催促他帶回家看看,給他參謀參謀。可兒子說,哪有那么快,過些時候再說吧。我當時就想,兒子自小做事慎重,一般沒把握的事是不會說出來的。看來,他這第一次談的女朋友是自己很滿意的,我應當對他的選擇放心。然而她媽媽就不同了,說,那不行。你選個星期天什么的帶她到某個地方吃飯,告訴我在哪,我到時過來看看她,你就裝作不認識我,先讓我看看她長得什么模樣總可以吧。我想,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她正在為未來的`兒媳婦定“標準”呢,也在為未來的婆媳關系打腹稿呢。
時間在生活中悄然滑過,一年后的陽春三月某天,兒子終于攜手他的戀人同我們二老見面了。相見的地點是在市里的一家酒店,而不是在我們家中。初次的見面很是愉快,兒媳留給了我很好的印象。她穿著莊重樸素,舉止談吐得當文雅,不錯的好姑娘。臨別時,我們還特意交代,星期天常來家中玩,沒關系的。
后來,兩個孩子感情好得很,我也就去了150多公里外的女方家提了親。令我想不到的是親家兩人很開明,就一句話“孩子們好,什么都好。”這讓我心里開了花似的高興。不過,禮節性的講究還是要走的,就這樣,我們兩家大人把孩子們的這層關系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就是看孩子們什么時候打算什么結婚了。
二年過后的今年十一,兩個相愛的年輕人終于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倆也將迎來新的生活一頁。雖然我家里的條件不是太好,但還是為孩子們準備了蜜月旅行的禮物,讓小倆口去了海南度蜜月。
一陣的忙碌過后,生活又一如恢復到從前的平靜,我心里清楚,家庭成員的變化,也將改變每個人以往生活的習慣,而每個人的心里也將要去接受不同的相處關系。既是今后可能會出現不可避免的生活摩擦,也要以一種親情關系的心態去處理和衡量,而不是讓彼此走在不快樂的路上,因為一個全新的家的生活之幕已拉開,而每個成員已走上了舞臺。
【家添親人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被親人牽掛真好11-19
想念遠去的親人散文05-01
《散文家談散文》說課稿精選05-19
《散文家談散文》表格式教案06-15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反思三則06-27
夢中溫馨的家散文欣賞11-19
家游錦里溝散文11-03
蘇教版九上《14、散文家談散文》課文04-12
雜家雷家炳朱金華散文05-17
甘家溝橘花節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