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林清玄散文——《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有感
天下沒有好的處境好心情的時候,日日是好日,處處開蓮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讀林清玄散文——《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有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品讀林清玄散文——《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有感 篇1
喜歡讀林清玄的文章,不單單是他如詩般的語言,如畫般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在平凡的小事中詮釋令人驚嘆的哲理,或者是透過普通的事情讓人窺視生命的旅程,而且多半是艱辛,如同一群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不管生活境遇如何,總能用一顆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哪怕是勞累,哪怕是傷悲,哪怕是痛苦。
正如林清玄寫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原本平常的蓮花、蓮蓬、蓮藕,竟讓作者看到收獲背后所飽嘗的艱辛。誰能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蓮田竟然躲藏吸血水蛙;誰能想到“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的蓮蓬竟然是汗水的結晶;誰能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荷花竟然是辛勤耕耘的結果;誰能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藕竟然是農人從爛泥中摳出來的。還有那無數蓮子,需要多少血汗灌溉?夏日里一碗碗冰凍的蓮子湯是農民多久的辛勞?
猶如一件羊毛衫,穿在身上不覺得暖和,然當我們一旦脫下,沒過多久,噴嚏一個接一個,我們才知道天冷了,身上寒意陣陣。平時的餐桌上,爸爸媽媽總能備上好幾樣菜,每一樣菜,我們都有權利評頭論足,高談闊論,稍不如意,推開飯碗,拂袖而去,從不知,也不去想,這些菜肴耗費了父母多少心血。事實上,只要我們靜下心想一想,父母一定在菜場來回走動,精心挑選,時而看看肉攤,時而看看魚市,時而看看豆制品店鋪,最終根據我們的口味選擇我們喜歡吃的菜,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知道悔恨。面對它,我們不曉得艱辛,然當我們躬親力行,才猛然發現,許多事情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就像林清玄所寫:“我看到每一位采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可見得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
最近,我的周圍總有人議論,說服裝廠的工人很牛,工資大大的,稍不如意,就拍屁股走人。怕我不相信,還舉了兩個例子,一家工廠為了吸引工人,凡是主動報名的都可以領取一個紅包,拿不到紅包,可以不來上班,拿到了不來上班,也不要緊,廠家隨時恭候;另一家工廠就更牛,為了留住工人,允諾只要簽下一個十年合約,就可以獲得一套免費商品房。于是不少人慨嘆,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思,還不如去服裝廠打工。
果真如此?其實不然,我們沒有看到收獲背后所付出的艱辛。的確,服裝廠工人待遇在逐年提高,但是他們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工作壓力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減,相反越來越嚴格。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雄赳赳、氣昂昂地趕到富士康上班,然而一段時間下來,又有多少人滿懷憧憬、熱血澎湃?單調乏味、簡單機械的單一流水線,使得每一個工人似乎成了一臺機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機械重復,何日才是盡頭?
盡管蓮農如此艱辛,但他們從不煩憂,相反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把蓮當成一件工藝品,精心雕琢。看著荷葉田田的景觀,蓮農臉上寫滿幸福和快樂,他“向我訴說一朵蓮要如何下種,如何灌溉,如何長大,如何采收,如何避過風災,等待明年的收成時,覺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許是我們永遠難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蓮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學問。”難怪作者由衷地慨嘆“再辛苦的收獲也有快樂的一面”。
蓮農感動作者,也感動所有人。一個人,當鐘愛自己的事業,哪怕清掃垃圾,伐木開荒,植樹造林,也覺得是一件件最美妙的事情,因為他們是地球美化師,環境護理師,正是他們給人類居住的家園增光添彩,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熱愛和贊美?
品讀林清玄散文——《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有感 篇2
今天,我聽老師朗讀了林清玄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才忽然醒悟,人生看似精彩,其實飽含著諸多艱辛。
種蓮人用自己的心血去培育那些蓮花,費勁千辛萬苦才使蓮花茁壯成長直至開花、結果。我們只知道蓮花很美,每每看見,都忍不住贊美一番。或許我們認為種蓮人很輕松,既可以欣賞美麗景色,又能夠品嘗美味,還可以養家糊口。然而,我們可曾想到他們的艱辛?種蓮時,當他們聽到風聲時,他們總是大步流星地奔向田野,站在田埂上仰望蒼穹判斷天氣好壞。望著那隨風搖擺的蓮花,在種蓮人心里,蓮就是他們的孩子,如同陶瓷娃娃般易碎,他們無時無刻不掛念著。但他們看見蓮枯萎時,你可知他們的心情?我想你不曾體會,只有父母才能有所共鳴。收蓮時,他們不僅要小心水田中的吸血青蛙,更要小心蓮梗上的荊棘。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欣賞的人。就說那位創造奇跡的孫宇晨吧,盡管他跌跌撞撞考入高中,卻沒有吸取教訓,依舊逃課,沉迷于小說。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然而到了高三,他終于幡然醒悟,認真上課,追求分數,每逢假期,他總是一個人坐在圖書館的角落認真復習。他開始努力,奮斗,不斷的超越他人,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知識的草原上奔跑,又如一塊干燥的海綿,不停地吮吸著知識的甘霖。正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考上了北京大學。
當我們讀到他驚天大逆轉時,除了驚嘆與折服,可曾想過他努力背后所蘊藏的艱辛?正如華羅庚所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沒有付出哪來的回報?孫宇晨為了圓夢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不也如林清玄筆下的種蓮人?看似精彩,卻充滿無數艱辛。
【品讀林清玄散文——《用歲月在蓮上寫詩》有感】相關文章:
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09-23
寫詩的人散文11-27
回憶在江南的歲月散文01-28
歲月靜散文01-29
南蓮小記散文欣賞02-24
在秋風中寫詩現代詩04-12
經年歲月散文02-28
林清玄散文讀后感作文10-10
《林清玄散文精選》讀后感05-18
歲月長流散文欣賞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