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

時間:2021-03-28 15:24:13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1

  星期天中午,妻做了一道菜:干烤魚炒青椒。我用玉米面煎餅卷著吃,有一種久違的親切的味道,思緒不禁回到童年----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個夏日中午,炎炎的烈日炙烤著大地,人一走到太陽下,仿佛要被烤焦了一般,知了沒命的叫著,空氣異常干燥,有一點即著的感覺。我和幾個小伙伴泡在家西不牢河里,游泳、打水仗,為享受在水中的清涼,以免露出水面遭到烈日暴曬不愿上岸。直到太陽偏西,我們幾個忘記了累和餓,聽到母親的叫聲才極不情愿上岸回家吃飯。

  回到家,父親、姐姐簡單吃點,已經午休了。母親從饃筐里拿出一摞柔軟熱乎的烙饃,從菜櫥端出一大盤干烤魚炒青辣椒。母親拿柔軟熱乎的烙饃卷小魚炒辣椒,慈愛的目光看著我連吃三卷,說:“餓透了吧,慢慢吃。”吃得我鼻尖冒汗,滿口流津,辣得吸溜吸溜的,直呼:“好吃,真有味。”還要再吃,母親說:“不能再吃了,吃多了會撐壞肚子的,喝杯水送送。喜歡吃,以后再炒。”

  現在,我才理解,那時,高溫季節母親在廚房做飯燒的是柴草,煙熏火燎做飯做菜是多么辛苦啊!

  “干烤魚炒青椒”這道菜吃起來有味道,但做起來挺麻煩的。先將干烤魚在熱鍋里煎熟,但不能糊了。然后倒進盆里用涼水淘洗一至兩遍,瀝干水放一邊備用,將鍋刷干凈,燒熱,放油,待油熱,放入蔥末、姜絲、蒜片等翻炒,再放入瀝干水的魚一起翻炒,然后再倒入料酒和醋噴一下,以防炒好的菜太腥,最后倒入辣椒絲一起翻炒,辣椒熟,放適當鹽,即可出鍋。

  一盤可口的特色菜就等待主人享用了。這道菜只有趁熱吃才更有味,若涼吃就吃不出辣、魚的松軟香穤的味道了

  妻做的“干烤魚炒青椒”,我吃得也挺過癮,但總覺缺少點什么,缺少的柔軟熱乎的烙饃?不,缺少的是這道平淡的家常菜中裹著的濃濃的母愛啊。

  三十多年了,我外出上學,參加工作,娶妻生子,去過不少大酒店,吃過不少色稥味俱佳的菜肴;也到過許多地方旅游,嘗過當地的風味小吃。大餐、小吃的味道在我的感覺中早已煙消云散,唯獨母親做的這道“干烤魚炒青椒”讓我念念不忘,一些日子不吃就想得慌。

  放暑假一定回一次老家,讓年邁的老母親再做一次烙饃,炒一盤“干烤魚炒青辣椒”,烙饃卷這道菜熱熱地吃下去來慰藉我的味蕾。再品味一次母愛的味道。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2

  來烏魯木齊市參加公選面試,名落孫山。雖說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可畢竟是出局,心情還是有些落寞。從烏魯木齊市委黨校考場所在的杭州西路耷拉著腦袋亂晃到天津南路,已是中午,肚子也餓了,抬眼看見毛家飯店幾個字,心想飯還是要吃的,就一頭攮進去了。

  吃什么好?只要是湘菜,什么都成。看見鄰桌在大嚼蘿卜干炒臘肉,對服務員說,就上這個。

  由這道菜想起了母親。母親和父親都是湖南人,自然能吃到一起,母親會做,父親會吃,珠聯璧合,頗有點像陸文夫在中篇小說《美食家》里寫到的那對特殊年代結合的夫妻。母親最拿手的就是曬蘿卜干,腌蘿卜干,熏制臘肉。蘿卜干炒臘肉我從小就不陌生。有困難找警察,有委屈找母親,今天母親早已去了天國,我就點這道菜替代母親的關愛吧。

  小時候在農業連隊,豬肉稀少,連隊職工每家一年也就是養一口,多了養不活,人還沒有東西吃呢。哪一家殺了豬,差不多給全連漢族職工家都多少送一點,你送我我送你,一年到頭時不時也能解點饞。這豬肉只能稱得上是產品而不是商品。商品豬那時也有,不多,都是地方公社大隊小隊的老鄉偷偷摸摸用拉拉車推來賣的,愈肥愈能賣出好價錢。有四指膘的豬肉是一等肉,一塊四毛五一公斤,三指膘的是二等肉,一塊三毛八一公斤,二指膘以下的'是三等肉,一塊二毛七一公斤。有時肉是晚上送來的,又沒有電燈,用手電照著,黑乎乎地看不清,第二天才知道買的是母豬肉,于是全連人都罵那個缺德的家伙,肉還是照吃,聊勝于無嘛。

  板油是單獨賣的,可以煉油。買肥肉也是為了煉油,那時清油奇缺,連隊大人小孩每人一月定量 200克,哪里夠吃?只有用大油也就是豬油彌補了。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鋼精鍋,專門用來存放大油的,炒菜時就挖一勺,香噴噴的,大油炒菜比清油炒菜好吃得多。好吃的還有肥肉或是豬皮煉出油后剩下的油渣,用鹽拌一下,絕對是美味。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3

  當然,這些都是母親抹在我的舌尖上感覺出來的。母親做什么都香,都好吃。辣子炒雞呀,芹菜炒肉呀,西紅柿炒雞蛋呀,油潑辣子呀,尤其是她做的蒸肉。肉必須是五花肉,是母親精心選購的。豆瓣醬是母親親手做的,裝在一個口小肚子大的陶制壇子里,吃的時候就舀點出來。母親把五花肉用豆瓣醬拌勻了放在鍋里蒸,風味獨特。母親六年前病逝后,做豆瓣醬的手藝在我家失傳了,現在我用從超市里買來的郫縣豆瓣醬去蒸,再也沒有當年那種母親的味道了。母親走了,把我的很多快樂、幸福和體驗一起帶走了。

  記憶最深的還是蘿卜干炒臘肉。蘿卜這玩意從來都不缺,向來是人類尤其是窮人的好朋友,什么時候需要都會出現。蘿卜可以生吃,可以切成塊清燉羊肉,清燉排骨,也可以切成蘿卜絲、蘿卜片炒著吃,可以曬蘿卜干,也可以腌蘿卜干,這些活我都幫母親干過。曬蘿卜干是把蘿卜洗干凈,豎著切成厚片,每一片中間切兩到三刀但不能切斷,屋外拉上一道或是幾道長長的細鐵絲,把蘿卜片一排排掛在上面晾曬,直到完全除去水分為止,這時的蘿卜干就可以存放起來隨時炒臘肉了。腌蘿卜干的方法很多,用晾曬過的蘿卜干也行,用沒晾曬過的也行。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4

  母親慣常的做法是用鹽、剁椒把晾曬過的蘿卜干拌好,噴上適量的“八連大曲”,裝在腌咸菜的壇子里密封起來,一個月以后就可以開吃了。一揭開壇子蓋,香氣撲鼻,真是一道下飯的好菜啊!在那蔬菜大棚尚未誕生,反季節蔬菜尚不知為何物,新鮮蔬菜極度匱乏的日子里,腌蘿卜干尤其是在冬季,為延續我們老蔣家四口人的生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自然首先要歸功于母親。

  至于蘿卜干炒臘肉,那自然更是上品。臘肉也是母親熏的,母親用的是連隊隨處都是的柳樹枝,熏出來的臘肉帶有特有的鄉野氣息。我總是整不明白,為什么蘿卜干和臘肉的組合就這么有味道呢?遠比青椒炒臘肉更能吸引眼球,招惹鼻孔,誘惑舌頭,刺激胃液。世間男女都如蘿卜干和臘肉般“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哪里還有分手拜拜這碼子事呢?

  晚飯時分,我走到住所附近奇臺路上的一家川菜館,余興未盡,又點了一份蘿卜干炒臘肉下飯。川湘一家,味道也差不多,但是遠遠趕不上“母親牌”的。不過我已經很滿足,公選面試落榜的不快也漸漸淡了。晚上,我想打開電腦,再看一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明天以一顆平常心,打道回伊犁。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5

  最是喜歡母親做的菜,無論是煎炒烹炸還是腌臘干熏,每一樣都獨具風味,這里面有一種不同于任何人的味道,而這種味道只有母親能賦予。咸菜,或許現在生活條件不同加上為健康考慮,吃的人不多了,只是作為一種調味品存在,而對于我,母親腌制的咸菜卻伴隨著我度過了整個讀書生涯,毫不夸張地講,我是吃咸菜長大的。

  小時候讀書,由于家里條件有限,等到我們姐弟三人開始相繼寄宿學校時,母親就會提前腌制大量的咸菜,由于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在學校的時候就只能靠咸菜維持一周的生活。每周日下午返校時,母親都會炒上兩大盆咸菜,或者是腌制的蘿卜絲,用平時吃罐頭留下的空玻璃瓶裝上,大姐和二姐先裝,她兩裝的不多,剩下的都是我的。由于從小吃菜比較厲害,每次裝菜都要裝滿四個大的玻璃瓶才能夠滿足一個星期的量,以至于母親逢人便說我是一個吃菜大王。如果,碰上那年的年景不好,或是干旱或是蟲災,種下的菜收成不好,這時母親是比較發愁的,因為這就意味著我們姐弟三人上學的菜就不夠了。但是,母親總會想盡辦法準備足夠的菜讓我們帶上,有時同村的阿姨嬸嬸就會拿出自家的咸菜給母親,讓母親給我們炒上,有時母親也會用花生或者黃豆裹上面粉炸,炸的金黃酥脆的當作菜,嚼上一把滿嘴嘎吱響,唇齒留香。周日下午返校,由于晚上沒有晚飯吃,每星期雖然大概都有三五塊錢的零花錢,但是仍然舍不得哪怕是去買包方便面吃,這時候打上一壺開水,把家里帶的咸菜倒在漱口杯里,倒上開水,不出一會兒整個宿舍都彌漫著一股香氣,就這樣的開水加咸菜的搭配我上學時不知道吃了多少。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哪怕是上大學,每次返校都會帶上幾罐母親腌制的咸菜,母親總會問:“那么遠回來就帶幾罐咸菜,這樣好嗎?”“是的,炒點咸菜就夠了。”我如是回答。雖然說已經吃了足夠多的咸菜,但是到現在依然覺得吃不夠,每次過年回家,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母親用腌制的辣椒煮的豬腸,香辣可口,咸香撲鼻,每次吃這道菜,都能吃上幾碗飯。曾經和一位嬸嬸的弟弟一起吃飯,吃飯時他也不停地夾咸菜吃,我很好奇,因為他在東北營口開辦有工廠,在我眼里他可以說算是事業有成的大老板,且不說吃慣山珍海味最起碼也是珍饈嘗遍,我就問他為什么這么喜歡吃咸菜?他說:“從小吃到大,一般人根本不能理解我們對咸菜的情感。”是啊,毫不起眼的咸菜怎么會讓人產生一種情感呢?又是什么樣的一種味道才能讓人保持一種記憶呢?我想最簡單的答案大概就是:咸菜如同血液一樣早已經滲入了我們的骨子里。

  前段時間跟母親通電話,問她在家忙什么,她直說沒忙什么,我說那就好,不要總是閑不住,現在大家都在外面上班一個人在家就不要種那么多田地,不要太辛苦,歇著就好。后來,在同村的家族微信群里得知,母親跟同村的嬸嬸一起上山掰竹筍,挖蕨菜去了,我就知道她閑不住,打電話時總是答應的好好的,背后卻總是另外一幅場景。過了一段時間,二姐在家帶孩子,跟她聊微信時告訴我,母親讓她給我寄包裹,我問寄什么東西,她說是媽準備的一些干菜,我說讓母親在家留著自己吃,母親讓她告訴我說父親也在外上班,她一個人在家吃不了多少,還說現在快遞方便寄過來讓我嘗嘗鮮,我就知道,還是母親最了解我的口味,知道我喜歡吃什么。我告訴母親讓她少寄點,她說不多,里面有兩份的東西讓我和大姐對半分,后來接到包裹打開一看,整整五個袋子,兩份萵筍干和兩份竹筍干,外加一份剝好的花生米,瞬間覺得手里的包裹沉甸甸的。之后我把萵筍干和竹筍干拿給大姐,大姐說;“媽也真是的,就是閑不下來,現在超市什么沒有賣的。”我知道大姐的意思,嘴上看似埋怨,但并不是嫌棄母親費力地大老遠寄這點東西,而是心疼母親,因為母親前年大病一場,手術雖然很順利,但是服用的各種藥一直沒停過。

  現在我們經常勸母親不用再準備咸菜,但是她依然多少會準備一些咸菜和各種干菜,為的就是滿足我們的口舌之欲,有時覺得自己很自私,為了這點嘴里的吃食,連累母親到了時令就得費時費力的準備,后來我看到母親嘴角的微笑時才覺得母親并不這樣想,她認為我們愛吃她做的菜,她高興費時費力的準備,在她心里,做我們喜歡吃的菜就是對她的一種肯定和認可,這樣被需要被依賴也能獲得一種幸福感,在現在的快節奏生活里或許這也是她希望能夠與我們交流的一種訴求的寄托。于是,每次年后返城上班時,就不再抱怨后備箱被塞得滿滿了,這時母親總是一樣一樣的清點,一樣一樣的交代,這是蕨菜,這是黃瓜干,這是筍干,這里還有一點你愛吃的咸菜,看著被塞得滿滿的后備箱,我總笑著說:“還有什么沒帶的,干脆把咸菜缸搬過去吧。”母親聽到后笑呵呵地說:“你裝得下就帶點吧。”

  我其實不想母親如此辛苦,但是又怕她覺得自己被冷落,于是就任她春夏去挖蕨菜,掰竹筍,秋冬腌咸菜,熏臘肉,只要她身體允許,只要她高興。相比病怏怏的樣子,我更希望看到她精神奕奕的忙碌身影。

【舌尖上的母愛散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愛作文08-23

舌尖上的西雙版納作文04-05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04-19

舌尖上的糖畫作文600字03-19

舌尖上的中國初中觀后感02-16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作文范文04-15

影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多篇04-06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2篇02-04

這春雨沉醉的上散文11-03

無名指上的戒指散文11-1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九色九热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