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我的竹散文
媽媽的文竹,養了二十年。朋友說,那文竹都成精了。
文竹由一株分成了幾株,每一株都蒼郁繁茂。 媽媽不甚喜歡這種纖秀的植物。在我們繁花似錦的小院,有不下三十種植物。媽媽喜歡的是那些開花開到泛濫成災的,比如仙客來、月季、玫瑰、杜鵑之類。那是她的風格,熱情而奔放。但也因為這熱情奔放,對她不是很喜歡的文竹,也抱有寬容博愛的心理。雖然未必精心,卻是一樣盡心。
我沒有習得媽媽的脾性,更喜歡那些綠葉植物,只要是綠色的,就好。文竹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媽來我的新居,總是笑我“養了一屋子花,卻沒有一株能開花的,都是草”。許是看悲情小說太多了,我見不得花的凋零場面,于是,也不喜看開花的熱鬧,因為總會不由地聯想到他們的衰敗。所以滿屋子都是綠植。
我和媽媽養花,也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定要自己養。而不是直接買那些正開旺盛的花。也許只是一種淳樸的感覺,和孩子一樣,自己養大的,親。
媽媽總是搜集各色種子,選擇合適但未必精致的花瓶,然后,種下去。媽媽并不著急,揠苗助長的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在她的身上。可供她釋放精力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養花,種花,只是她的眾多愛好之一。她一任那些瓶瓶罐罐光禿著。
說不定哪一天,小芽小葉子就冒出來啦,并且會很快長成一株粗壯的苗,開花結果。對于那些更適合嫁接扦插的花種,媽媽會在發現新品種的第一時刻,剪一枝回來,泡在水里或者插在土里。
因此,我們的'小院子里,除了繁華,還有一些稚苗,他們潛滋暗長,前途無量,一批一批地成為這小院的風景。
文竹是二十年前從另外一個城市來到我們家的。媽媽去親戚家參加婚禮,回來時不僅帶回了喜糖,并且帶回了文竹。二十年前媽媽還很年輕的,她乘火車長途跋涉,居然帶回了許多花和種子。其中包括文竹。我一直以為這是一件浪漫無比的事情。其實媽媽有時候真是一個特別浪漫主義的人。只是那太多的出人意料的苦難,是她看上去更像一個生存能力極強的現實主義者。
這文竹,一度像是跳高的運動員,一竄老高,纖細高挑的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媽媽會給他們搭個支架。一度不知何故,竟全枯黃了,硬硬的枝條蕭索到讓人不忍卒讀。媽媽將那些枯黃的枝條全部剪掉,放在那里,一任他們默默地休憩。等我下次回家,看到的是又一盆新綠脆滴。
單位新來的行政助理,幾次驚慌失措的跑來問我,說辦公室養的文竹死了,怎么辦啊。聽我說過文竹喜歡甜食,她甚至給她澆了兌了酸奶和糖分的水。我總是坦然的安撫她,把花放在通風的地方,干透了再澆水,一周后她自然就會復活。這樣的幾次,辦公室的文竹果然又重新抽出新的枝條。
我從媽媽那里,習得“救死扶傷”的美德。幾次在樓下的垃圾桶旁,拾得別人丟棄的各色花草。有鳳尾蘭,有火焰、有轉運竹。許多人都是用眼睛來養花的。他們從花市買來最漂亮的花,在他們如火如荼綻放的時候,占有他們的所有姿色,但是在花還沒有完全開敗的時候,就把他們隨手帶到了樓下的垃圾桶旁。她們與他們,只是作為點綴,在逢年過節、雅興偶至時,為他們添得一些酒后的迷離醉色。我把她們撿回來,有時候是當著許多認識不認識的鄰居的面。那些殘留的綠色本還是活靈靈的生命啊。
有一次,拾得一把轉運竹。
竹,一向以有節著稱。但現在在人類的操縱之下,已開始諂媚。他們扭曲著身體和靈魂,只圖給那些迷信的人帶來一些好運。但如果一旦長勢不好,也擺脫不了被遺棄的命運。甚至被遺棄的更快些。哪個想轉運的人,希望自己的轉運竹枯黃憔悴的在眼前晃呢。
我把他們捧回來,他們身上還纏著一些漂亮的彩帶。減去他們枯黃的那些節,插到水中,放上鐵釘。重新扎好那些美麗的袋子,一日日地看著,等待他們復活。我相信,只要有一絲綠色,生命就依然挺立。可是過了兩周,又有一些竹節黃了了,過了一周又黃了一節。我有些擔心。但竹子頂端的葉子還是脆生生的。我一狠心,剪去了枯黃的三節。就這樣不停的觀察,換水,剪節。一把一米多高的竹子,只剩下不足一尺長了。
但是有一天,我發現,在僅有的一個節位置,根毛出現了。嫩嫩的,白生生的,像嬰兒的小腳。
我給他們換了水,在水底放上了海邊帶回來的貝殼。他們的轉運節已經被全被截肢,剩下的一節,中通外直。
有幾人想知道惺惺相惜的含義,請來看我和我這殘損卻可愛的竹。
【媽媽和我的竹散文】相關文章:
想念天堂的媽媽散文12-05
走不出的媽媽菜散文11-15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散文11-08
走吧,和我一起漫游在這個世界的散文11-03
媽媽,你的愛是暖的散文11-17
山竹的簡筆畫步驟11-06
《竹影》說課稿范例05-06
《竹影》教學設計05-01
《竹影》課文原文05-01
簡筆畫富貴竹的畫法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