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完滿散文
蒙田說過“哲學就是教人學會死”,而且哲學是教人聰明的科學,是不是可以推論:最聰明的人就是會死的人?
從生理上講,人都會死,不管是帝王將相,富商巨賈,才子名媛,概莫能外。人死如燈滅,所有的一切都隨著生命的消亡而消失,人類所有的美好都化為虛無,所以人類恐懼死亡。恐懼死亡,所以期待永生。但是,永生是一種天罰。想想永遠重復西西弗的勞役,永遠重復日復一日無休無止而又早已知道答案的生活,那是多大的痛苦!
生命是虛無,生命是痛苦。但是,千年以前的`老子,早就告訴了我們,天地尚不能久,何況人乎?人生,本來就是從無中生出的有,最終還是化為無,根本無可戀。所以,生不必歡,死不必苦,順時應化,方是完滿。道家哲學就是讓人完滿的智慧。
人生的完滿,也許可以理解為自我實現,理解為名車、美人、豪宅,理解為一呼百應前擁后待,理解為“大丈夫當若是”的執掌天下牛耳,但是,為什么多少帝王只恨生在帝王家?人內心的完滿就是如此嗎?人的欲壑難填,永無止境,而人的能力有限,真正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有能有幾人?一只萬人的部隊,元帥只有一人,如果人人都以當上元帥為完滿,那只有一人完滿。可是,真的元帥就會完滿嗎?他會追求更大的目標。其實,完滿,應該理解為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很簡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們在生命中奮斗,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成功了自然欣喜,失敗了自然沮喪,但是,老子告訴我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外其身而身存,為成功欣喜不對,為失敗沮喪也不對,對待成功和失敗,就應該“呆若木雞”。事實上,如果我們時刻能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淡然看待成功和失敗,笑看風云,人生自然淡定。成敗得失都是生活,和其光同其塵,心里自然完滿。
死的完滿更難理解。魯智深的死是完滿,鮑鵬山認為他功成名就,無疾而終,死后榮寵,親人在伴,可謂完滿。也許施耐庵就是這樣認為的吧。但是,這就是完滿嗎?弘一法師的孤身世外就是不完滿嗎?死和生是矛盾的兩方面,是統一的,無生無死,無死無生,不知生不能知死,不知死不能知生。所以,死得完滿就是生的完滿。說到底就一句話;當完滿的走過人世,坦然面對生命無常,自然就是死亡的完滿。
總之一句話,人生無所憾,生死俱完滿。萬物歸焉,而不為主,這就是老子的完滿。
【老子的完滿散文】相關文章: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注釋06-19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校正06-19
不完滿才是人生勵志文章06-25
《老子帛書》楚簡老子校正06-19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乙本06-19
《老子帛書》帛書老子甲本06-19
關于老子的名言警句【經典】04-12
歷史名人老子收徒弟的故事05-28
《老子帛書》帛書乙本復原06-19
《老子帛書》帛書甲本復原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