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小鎮散文
草溝街是皖北的一個集鎮。比照村莊而言,它是一個很是熱鬧且車水馬龍的集市。說它熱鬧,是因為這里有幾條寬敞的街道,有鱗次櫛比的沿街店鋪,還有沿街兩邊放置的兩排水泥案板。說它繁華,是因為每到趕集,街道兩旁,有北貨、南貨、針線雜物,還有豬肉架子,雞、鴨、魚、菜有。在唐河邊上的堰壩,前幾年好像還有一處牛市。平日這里很空曠,只有在逢會日子,這里才有黃牛遍布,哞哞低吟的氣氛。之外就是唐河邊上那幾家小旅社。這些顯現出這個鄉村集市上的人流市景。因此,在我童年的記憶里,跟我老家的小村比,這里簡直就是一個十分繁華的街市。
19XX年師范畢業,我被分配到了這個鄉鎮學校來教書、生活。于是,我便開始了鄉鎮的集市生活,慢慢融入了這個鄉鎮。
也許是那時候剛上班,青春年少,內心中無牽無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平日里,除了學校的備、改、批、講,余下的時光要么上街買買菜,要么就是灑脫地一個人躺在寢室的床上讀書看報,聽音樂。那時候我的工資好像不是太高,草溝街上的豬肉好像賣四塊五一斤,但相比現在物價,幾百塊錢的收入在小鎮上卻也是生活得十分富足與愜意了。記得有時候學校里沒有課了,和一兩個同事上街剪頭理發,如果過了吃飯的時辰,就在小鎮上郵局旁邊的那幾家小吃鋪子里任選一家,炒兩盤菜,燒一條唐河魚,小酌一頓。直到月光朗照,我們才興盡晚回。
那時我雖已初為人師,但畢竟還只是一個青年,青春勃發之中,不諳人情世故。那幾年是我人生中最是悠閑的好時光。白日里一門心思地上課批改作業,晚上乘著雅興,回到宿舍里看一些自考中文的教材,或者一些文學書籍。那時候的.晚上,我所度過的每一天都平靜如水,我的心也靜如止水。這真是我青年時光里一段少有的寧靜,現在回想起來,還十分留戀。
平靜的小鎮生活,安閑的時光并不能阻止一個熱血青年骨子里應有的青春期的唯美與浪漫。在青春韶華的日子里,有時在小鎮上的學校里呆久了,難免也會有心緒不寧之時。對于一個青年來說,一顆太過孤寂的心靈是需要色彩點綴的。擇一個春日的午后,與兩個和我一般年齡的青年老師一起漫步到唐河邊去踏青拾趣。到小鎮之外的碧水藍天之間去郊游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但對于早已是成家立業的同事們而言,這可能是一件令人好笑的事情,但這又有什么呢。很多事情都是這個樣子的,別人看起來費解的事情,可是對于個中人來說卻自有一番滋味。
春日里的鄉村,特別是頭兩天才剛剛下過一場春雨,一切都像是水洗過的一樣清新,滋潤。鄉野的麥田綠油油,幾片油菜花黃燦燦,蜂蝶翩舞,兒童嘻嘻……真叫回歸田園,心曠神怡。
那時,我和學校里的兩個單身老師(他們好像都很另類,或者叫都有一點思想,他們相繼考研離開了那所鄉村學校)一起,我們三個人沿著草溝街東邊的唐河邊上順水南行,時不時還能瞧見唐河邊上有幾戶小漁舟上的漁民劃著槳在撒魚,于是我們三人整整一個下午便都有了一種很有詩意的好心情。我們不時地沖著遠方呼叫,好像要把自己心中淤積的青春激情,以及在學校里呆久了的郁郁之情釋放在這碧水藍天之間。我們還不時地駐足于油菜花叢之中,莫名地對著那一簇簇的油菜花微笑。
上個世紀末的那幾年,書信好像還并沒有完全被冷落。在小鎮上學習看書累了,我便操起筆給昔日校園里的同窗好友書寫心語,或者傾訴思念之情。青少年時光里的友情最是清純,它就如一壇老酒,喝進嘴里,讓你有一種說不出的厚重與香醇滋味在心頭蕩漾。有時候,好友間思念久了,書信好像已經不能完全表達彼此思念情懷,我們便會急切切地擇機一聚,歡暢釋懷。畢竟那時我們都才踏上工作崗位,彼此間都有太多的感嘆需要相互傾訴與交流。
一個秋日的周末,我和同被分配到草溝街的一個同學一起,各自騎著一輛自行車,到另一個鄉鎮我們最要好的一個同學那里去造訪。秋陽里,紅葉翩飛,白鶴排空,炊煙裊裊,詩情碧霄……在鄉野田間秋莊稼所特有的熟稔味道里,我和我的同學騎著自行車行在鄉村公路之上,哼著校園小曲,沐浴習習秋風,心中充滿著詩情畫意。
在另一個鄉鎮的一所小學校里,我們見到了分別已有一段時日的同學,他鄉遇故知,如久旱逢甘霖,其樂融融。整個周末,我們三人情同手足,促膝比肩,侃侃而談。談各自分別后的思念,談在工作崗位上的新鮮感知與況味,談今后如何繼續教好書,談如何自學更高層次的課程,談如何做新生代的名師。
經年累月,曾經在小鎮寧靜安閑的生活,奠定我遠行的基礎;小鎮的那些歷練,豐富我的生活底蘊。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實在令我難以忘卻。
【那年我在小鎮散文】相關文章:
小鎮散文11-09
我在等散文11-11
祭奠那年逝去的散文05-03
那年在探家路上散文05-01
我在人群,望海散文11-11
我的思緒在雨中散文05-01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我在濟南,混的不好散文11-19
那年初夏午后的風散文11-07
在路上散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