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人間的鵲橋散文

時間:2021-03-26 09:33:0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人間的鵲橋散文

  一

人間的鵲橋散文

  一座,一座,又一座,彎虹一般的石橋,臥在潺緩的碧水之上,靜穆,渺遠。

  在薄薄的水意中,一個碎花旗袍的女子,一肩長發,一步一石階,移步換景,款款走上了橋頭。

  石橋下,一葉輕舟犁開月華,悠然行進著。

  那伊人,那小楫輕舟,那枕河人家,一次次在她的心海中滑翔,蕩起童謠般的輕俏與浪漫,撩撥她向著夢中的幻界出發。

  二

  那年春分時節,她和閨蜜隨俠行一族探訪了神州水鄉第一鎮。

  甪端,以黑亮亮的石身和深藏若虛的包容,率先撲進她們的視野。

  甪端,形似麒麟,融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諸種生靈于一體。這只獨角神獸,必定雪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生命奧秘了。

  《甪端故事》里,6個神話涉獵廣泛,內容豐富,上自華夏古文明,下至俗世人生,男女婚慶、孝義奉親、案頭的擺設,始終圍繞著甪端品節,生動地展陳了一個擁有“仁愛、圣智、果敢、剛毅、吉祥、親和“等品性,且能“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的甪端形象。

  摸一摸吧!祥瑞與福運就會垂臨于你哦。地導一煽情,好奇的游伴們,瞻視甪端的同時,也就心有所祈,神情端然地摸上一摸。

  作別神獸,他們這一波人就魚貫匯入了古街。腳下的軟底老北京,與青石板路一吻,她的整個身心便洋溢起楊柳吐綠的古意。

  或東西,或南北,并立的街巷,隔了河水,兩兩對望。最扎眼的是街巷中那些招展的幡旗和高挑的紅燈籠,與古舊的店鋪相伴相隨,鮮氣而新雅。

  珍珠坊,絲綢店,面塑鋪,草編室,剪紙屋,一間連一間的店面作坊,整飭地排列著各式特產。

  臨街的民房,簡潔的河棚,扎包頭巾的大媽,著藍布褂的大叔,穿拼接衫的女子,迎來送往,忙得不亦樂乎。慢討生活,閑做生意,他們循古向新,蔽而新成,如魚得水,活得滋潤。

  青團子,蟹黃湯包,嵌桃麻糕,箬葉芝麻糖,黑黢黢的菱角,黃橙橙的南瓜餅,香噴噴的臭豆腐,紅白湯的奧灶面,浮泛在前村后河,匯成一種粘而甜的稠香,蜿蜒著抵達人的五臟六腑,勾出一些隱秘的“饞蟲”。

  河棚下,廊亭中,石椅上,到處都晃動著花紅柳綠的身影。那些饞極了的觀光客,幾人圍成一小圈,或坐,或站,分享著熱騰騰的小吃、現做的糕點和時鮮的水果,舉箸提勺間,笑聲朗朗。

  你與閨蜜并肩而坐,依古樟,共長椅,就一杯茶水,神態澄凈,靜觀浮華,枕水聽音,怡然不語。

  古樟,煙柳,騎樓,駁岸,石橋,烏篷船,次第入眼,心事初乍,便已微瀾止水,滌除心上塵,拾起一份遠離世故的優雅和靜定。

  三

  享有江南“橋都”的甪直,位于蘇州東部,以水多、橋多、巷多、名人多而著稱。不說古色古香的民居,也不說縱橫交錯的水巷,單那斑駁陸離的石橋,據考證,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就有宋、元、明、清時代石拱橋72座半,現存完整的有41座。石橋古樸,但造型卻是同中有異,各盡其妙:有獨孔也有多孔的石拱橋,有寬敞的拱形橋,也有狹窄的平頂橋,有巧飾也有連成直角的雙橋,更有守望親情的姊妹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橋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富含多層蘊意,既是親情、愛情、友情的生命之橋,亦是通向極樂世界的精神之橋,彰顯著一個地方內在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底蘊。

  他們漫步甪直,置身于古代橋梁的室外博物館,又恍如徜徉于水城威尼斯,沐浴著道不明的驚喜和震撼。

  前街后河,橋橋相望,橋橋相通,幾十座古老的橋連接著兩岸,街上走人,橋下行船,悠然自在,各得其所。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杜荀鶴有詩為證。

  逸動的水岸風景,過來了,又一只烏篷船輕輕慢慢地搖了過來。

  一對青年依坐船頭,十指相扣,呢喃私語,一幅沉醉于熱戀的嬌羞模樣。那少女流瀑似水,隨風輕飏,清麗絕俗。

  除了那對情侶,還有那位著藍衣褂的搖櫓女子。但見清爽的她,怡然地劃著雙槳,輕哼著評彈小調,如若無人之境。一個個綿軟脆生的音符,像一群游魚,在明凈的水面起伏,蹦出一串串跳蕩的波紋,追著迂回的水道,一去不回頭,渥流到任何可以抵達的遠方。

  一座以半舊木板為墻的雕花樓,斜矗在橋頭,與石橋渾然一體。滄桑的木屋,又會默守著一個什么樣的紅塵舊事?

  渺遠的歲月里,曾經也有一位又一位芊芊素指的妙齡女子,面向一汪春水,琵琶和鶯囀,撥弄一曲接一曲千回百轉的愛之傳奇。

  然,波光清冽的流溪上,輕舟浪橫,木槳拍歌,也必然搖曳著情郎春潮般的深情回應。

  清越,疏朗,像那一曲《風居住的街道》,隨了季節和日夜的律動,化成了一組組有魔力的哨音,鳴嘯著穿心而過,驚魂動魄。

  這石橋,那石橋,便成了人間的鵲橋。

  四

  小巷深深,雨絲纏綿,空氣里涌動著一縷縷若有如無的煙。這煙,那云,裹了凡塵的情與意,也疊成了若隱若現的橋。

  探賢訪古,他們時而駐足不前,時而蓮步輕移,打撈著散落于河坊的文化珍貝。

  臨河而居的沈宅、保圣寺、萬盛米行、江南文化園、葉圣陶紀念館等主要景點,算得上是甪直的文化名片。

  因了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逸聞趣事,一個名聲在外的沈宅,除了熙來攘往的游人,還備受影視劇組們的青睞,成為《紅樓夢》等電視劇的取景之地。

  明清時代的蕭宅民房,粉墻黛瓦,青磚翹脊,雕門雕窗,連墻壁上也雕有栩栩的花紋,古舊的底色中也不乏時尚元素。

  古銀杏,也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一。保圣寺內的`銀杏,最大一棵已1300年樹齡,高度50米,樹圍三人都難以合抱,高直傲岸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

  一路走來,一路品。

  石橋、波光、垂柳、木屋、烏篷船……蒼茂與斑駁,完美與缺憾,幾許溫潤,幾許輕煙,一片夢回千轉的江南水鄉,古拙而近自然。

  一雙玲瓏的倩影,附身于蒼容的石橋上,對著游人爭涌的水巷,對著夢起航的地方,作著長長的瞻望與回眸。

  在望的江南古鎮,一個譜系般的歷史文化鏈條,在尋夢之旅中逐次打開:蠶絲之鄉震澤,手工藝品之鄉木瀆,江南園林小蓮莊,沈廳酒家的萬三蹄,西塘古鎮的艷遇,同里退思園的殊美,張石銘故居的恢宏,周莊的張揚,南潯的厚重,看不夠的風景,道不盡的水意文化……

  當當當,保圣寺的鐘聲,敲醒了兩顆慣于流浪的心,驚散了一簾綺夢。

  一白一黑兩只水鳥,踏起柔波,對影成三,俄而,從迷蒙的水霧中翩然而上,轉過一串串等距的紅燈籠,棲于狹長帶拱頂的木屋之頂,以一覽眾生小的氣度,俯看著人間萬象。

  自拍或擺拍,自毀與他踐,一群現代呆瓜。

  過度開發的熱鬧,紛然雜陳的俗風,水濁岸亂的失序,后勁不足的環衛……

  我是甪直的鳥,飛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要多得多。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常是老人教訓兒孫輩的口頭禪,卻生生被鳥族銜了去,再以揶揄和憂懼的口吻退還給了貪嗔癡的萬物之靈。

  抬頭,低眉,回眸,處處都不缺少美,只是這“美”中似乎又摻雜了一些不諧和的因子。

  遙聽鳥囀唱。她隱約偷聽到了來自大地生靈的耳語,對照著舊夢與現實,陡然間心生了白居易“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的荒遠之感。

  或許,水清岸綠的時代,果真就一去不復返了。

【人間的鵲橋散文】相關文章:

人間有味是清歡散文11-22

箬寮人間仙境散文11-14

人間四月天散文05-02

汪曾祺的散文《人間草木》讀后感5篇11-23

鵲橋仙的宋詞鑒賞07-04

你若安好,便是人間四月天散文04-01

《鵲橋仙?》的賞析和評解05-10

《鵲橋仙》宋詞鑒賞06-09

《鵲橋仙》原文及其翻譯03-31

人間真情的好詞好句10-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AV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