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散文
“可能”是一個模棱兩可的詞,表示可以實現,具有能成為現實的屬性。因為具有不確定性,懸而未決,所以既讓人充滿期許,又讓人提心吊膽,卻往往反映了事物的本質。
“可能”是追求著真的。
它能洞穿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它領悟到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此一時彼一時”,事物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它界定范圍卻又不作肯定,它只在宏觀上進行把握,微觀上不進行“必須”、“一定”、“不可能”等的硬性判斷。它總是抱懷疑的態度與眼光看待人與事,它有哲學家一樣睿智的頭腦,也有偵探家一樣的疑心。它不一概而論,不全盤否定或肯定某個人某件事,它不相信一個人會完美無缺,不相信某件事會做得滴水不漏。因此,它是冷靜的、客觀的。
它不是先知先覺,也不是事后諸葛亮。它從不料事如神,但總是謀定而后動。它從不把好事湊在一起,也不把壞事堆在一塊。它總是讓事物相生相克。它要人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它沒有“最”,只有“更”。它相信千里有緣一線牽,也相信會同床異夢,相信會日久生情,也相信會一見鐘情。它理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近在咫尺也許遠隔天涯,遠在天邊也許近在眼前。
“可能”也是表現著善的。
它總是處在事情即將發生的關鍵時刻,但又不處在事物的矛盾旋渦之中。它不處理一觸即發的事故,不解決需要立刻進行決定的問題。即使處在激烈的沖突中,它總是處變不驚,雍容有度,盡量給矛盾雙方提供許多緩沖的方案與機會,化干戈為玉帛,最終達成某種諒解。它在沖突中尋求妥協與完善。它是和平的,也是文明的;是謙虛的,也是謹慎的。它溫文爾雅,一點也不狹隘,一點也不粗暴與簡單。它不偏聽偏信,也不專制與獨裁,它靈活而充滿彈性,不顯生硬。它是抽象的,卻又意象紛呈。
它總是三思而后行,不下結論但提供信息,不作決斷卻提供服務。它每每走在交叉路口,不是徘徊不前的猶豫,而是進行也許艱難的思考。它只是參謀,不作歷史性的判定,不做扭轉乾坤的決策。它不下怒目金剛式的命令,它只對不冷靜的`主帥或者主管進行一定的善意的點撥與提醒,但是它決不缺乏豪邁,也不缺少矜持與莊重。它總是留有余地,不把話說得太滿,不把人看得太死,不把事做得太絕。它是中庸的,它把方方面面都想周全了,然后由別人去選擇。它覺得人的善惡只在一念之差和一念之仁。它相信一失足成千古恨,也相信浪子回頭金不換,它能寬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悔過自新。
“可能”還是顯示著美的。
它是神話,是傳說,讓人充滿幻想。它奇特的想象能夠思接千載,縱橫古今,可上九天,可下五洋。它充滿欲知未知的秘密,蘊含欲說還休的故事。
它看似抽象晦澀,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無中生有,化腐朽為神奇。并富有詩情畫意。它能夠在人們司空見慣的普通平凡中發現美麗。它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
它是現實的,也是浪漫的,是直觀的,也是變幻的。有時它豁達坦蕩,有時又猶抱琵琶,但是它一點也不狹隘。
它不是歷史,而是歷史之迷,讓人探究不停;它不是《三國演義》,而是《紅樓夢》,不是高大全,而是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它不為鮮花插在牛糞上而驚奇,也不排除癩蛤蟆能夠吃到天鵝肉。它是宗教,是運命。
在“可能”的斡旋下,這個世界既開明、開放、開化,也故事多多,精彩不斷。“可能”讓人的生活豐富起來,讓人的思想深刻起來,也讓人的生命紛繁復雜起來。
【可能散文】相關文章:
人類有可能長生不老嗎07-10
可能的同義詞是什么02-25
人生沒有不可能勵志文章06-10
一切皆有可能勵志文章05-29
幸運可能就在一根棒上01-19
幸運可能就在一根棒上04-21
沒有什么不可能勵志故事10-20
沒什么不可能的勵志故事11-19
有關夢見掉牙可能有9種原因10-27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隨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