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扁擔的兩端散文
已經好幾次望著北方的天際發呆,天邊的云不時在我的眼中幻化出一個身影,那是我的父親。是該回家看看了,我搭上黎明的火車返回故鄉,聽著長笛的嘶鳴,火車歡快地穿過田野,天空稀稀疏疏地落著小雨,披著雨具的農人正彎腰整理農田,有的農田正在翻整,翻出的泥土仿佛盛開的春花。偶爾看見整理好的農田,長出了幼嫩的苗,那些苗很細小,只露出一點點的芽尖,在細雨中飄搖,這點綠鮮明的告訴我們,在這片黃色的土地上,有一種生機埋藏在最深沉的泥土里。
看著田野快速地向后退去,我想起父親在土地里勞作的身影。他在土地里種作四十年,是他和土地聯合生養了我們,和土地已經種下了極為根深的感情,他日常的喜怒哀樂全部跟隨土地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收成不好,他最傷心的不是物質,而是情感,在我們所擁有的這一片小小的耕地上,每一尺都留有父親的腳印,每一寸都流淌著父親的血汗。待我回到家時,父親已經下田去了,我坐在院子前等候著他高大的身影,看到父親挑著扁擔自遠方走來,旁邊跟著我大學剛畢業的哥哥,由于哥哥的挺拔,我發現父親的背竟不覺有些彎了。長長的夕陽打在他的身上,在夕陽下他的身影被扯得很長很長……
記得幼年的時候,每天清晨,柔和的'晨光肆無忌憚的伸出雙手,推進我家的院子、大門,大片大片的陽光醉人而溫暖。在這柔和的日光中,父親挑著他的扁擔,穿過院子去田地里工作,爸爸高大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的雄壯,他有時還提著鐮刀,扛著鋤頭。那時,我總是倚在門口,心想:做一個農夫該多么快樂啊!等到我哥哥大一些的時候,父親就帶著我們下田,他用扁擔掛著兩個筐子,哥哥坐前面,我坐后面,我們在筐里有時互相做鬼臉,有時用石子丟路邊的小鳥,使筐子晃來晃去,爸爸也不生氣,如果真鬧得他心煩了,他就用他的手抓住掛筐子的鐵鏈,快速地在原地打轉,直到轉得我們眼冒金星,緊抓住筐子的邊緣大聲地叫喊,他才停下來,接著就聽到他爽朗的笑聲串串響起。童年瓜田的記憶,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在我們田地的盡頭有一條小溪,那條小溪供應了我們土地的灌溉,我和哥哥經常在小溪里捉魚、摸蝦、玩水……每當我們玩累了,就爬上河岸的堤上回望瓜田里辛勤勞作的人們,他們勞作時的“呦嘿”聲與小溪嘩嘩的流淌聲構成了一曲動人的歌謠。當父親的扁擔再也挑不起我和哥哥去田里的路,我和哥哥就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學,父親送我們離家時說的一段話至今還回響在我的耳畔,“只有堅強,才能成長,要你堅強,為了路上的遠方。”這句話一直陪伴著我,每當我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句話,想起父親挑著扁擔去田里工作時意氣風發的姿影。
這時我看到父親自遠方走過來了,他看到我滿臉的欣喜,忙把扁擔放在地上,上前抓住我的手說:“娃,你咋回來了呢?咋不給我說一聲呢?剛從田里回來,來不及給你做飯,這不剛摘的瓜,可新鮮哩,你先嘗嘗,我去給你做飯。”
不知為何,面對著這一連串的發問,當初的不耐煩不知藏去了哪個角落。我點點頭,父親帶著笑容向著廚房走去。我拿起父親的扁擔,感覺它重逾千斤,因為它載滿了父親的情,父親的愛。
【父親的扁擔的兩端散文】相關文章:
《朱德的扁擔》教案11-26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朱德的扁擔》教學案例03-06
名人的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06-21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經典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07-02
名人愛國故事:朱德的扁擔04-22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范文07-06